<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5日深夜,東航MU703絲滑地起飛了?,F(xiàn)在的飛機與30年多前的舒適度,速度,條件不可同日而語了。記得1987年8月第一次參加招生工作,從廣州白云機場到???,乘坐波音737,起飛降落飛機顛簸,讓人耳鳴心跳,那種體驗著實不舒服,再后來飛機越來越大越平穩(wěn),條件越來越好。這些年的旅游,雙層的大飛機,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上</span>16人的小飛機,直升機,上百次的乘坐經(jīng)歷,海關(guān)進進出出真的是,乘坐飛機已經(jīng)是一個越來越方便的出行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 6 月 6 號清晨,一覺醒來,打開飛機舷窗的遮光板,浮云下面,一個向已久又陌生的城市時隱時現(xiàn),伊斯坦布爾。此刻,我正從高空俯瞰這座傳奇都市,視野中,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歐亞大陸的連接處,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地處土耳其西北部,扼守著黑海進出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堪稱得天獨厚。博斯普魯斯海峽如一條靈動的絲帶,將城市一分為二,西邊是歐洲部分,東邊則屬于亞洲,伊斯坦布爾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橫跨兩大洲的城市,可謂左手歐洲,右手亞洲。</p><p class="ql-block">從空中俯瞰,伊斯坦布爾不僅是一座地理意義上的交通要沖,更是歷史、文化、經(jīng)濟的匯聚之地,不同的色彩、風(fēng)格與元素在這里交織,構(gòu)成了一幅獨一無二的城市畫卷了。</p> <p class="ql-block">從高空俯視,向北望去,是浩瀚無垠的黑海,它宛如一塊巨大的藍(lán)寶石,深邃而神秘,無數(shù)商船在這片海域穿梭,駛向遠(yuǎn)方。南面,馬爾馬拉海波光粼粼,這片相對較小的海域卻連接著地中海,成為伊斯坦布爾與更廣闊世界溝通的重要紐帶,海面上星星點點的船只,如同跳躍的音符,譜寫著城市的繁榮樂章 。</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飛機就盤旋在伊斯坦布的上空,朵朵白云之下,一座座高樓,一條條古老的街道,阡陌縱橫,一片繁忙</p> <p class="ql-block">鄰坐土耳其藝術(shù)家,他的作品在中國無錫國際動漫節(jié)參展,一路上為我熱情地介紹了他的家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從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出來,馬不停蹄2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土耳其行程的第一個景點,阿邦特湖。這是一個海拔約1530米的火山口湖泊,面積約5平方公里,湖水碧藍(lán)清澈,四周群山環(huán)抱,形成獨特的湖光山色景觀。湖水溫度清涼適宜,湖岸野花盛開。湖中水淸魚肥。1150公頃的阿邦特湖在1988年被評為自然公園。</p> <p class="ql-block">湖邊我們吃午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公園內(nèi)設(shè)有木質(zhì)棧道延伸至湖邊,漫步其間近距離感受自然之美。棧道沿途還設(shè)有觀景臺和休息區(qū),棧道兩側(cè)野花盛開和高大的樹木與湖面倒影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肥大的虹鱒魚在水中嬉戲</p> <p class="ql-block">再經(jīng)過約2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番紅花城。番紅花城(Safranbolu)原名薩夫蘭博盧,位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中北部,距離首都安卡拉約200公里。這里因17世紀(jì)成為番紅花貿(mào)易和種植中心而得名。1888年被評為世界遺產(chǎn)名錄,也是最后一個奧斯曼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上最著名的旅游景點,辛西公共浴室,16世紀(jì)建成的浴室,至今仍在使用中,在這里可以體驗土耳其傳統(tǒng)洗浴,躺在搓澡床上看著穹頂,滿滿一場神秘的儀式感。</p> <p class="ql-block">Caris街區(qū)的老街巷,多為400年前鋪設(shè)的古石板路,保留完整??、表面為古樸的天然石材,帶有歷史磨損痕跡??,街道蜿蜒曲折,沿山勢起伏,兩側(cè)為白色墻壁紅瓦的木結(jié)構(gòu)房屋??,多數(shù)是小小的店鋪和民居旅館,部分街道中央設(shè)有暗設(shè)的溝渠,與石板路平行??,也可能用于古時排水或雨水的收集。</p> <p class="ql-block">Carsi街區(qū),是當(dāng)?shù)爻侵泻苊匀说膮^(qū)域,4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在18世紀(jì)到19世紀(jì),番紅花城的居民興建了大量具有奧斯曼時期風(fēng)格的民居,鑄就了小城獨特的風(fēng)貌。這些民居通常為三層小樓,白墻朱頂,裝飾著精美的鏤空木雕,內(nèi)部劃分為男士生活區(qū)、婦女生活區(qū)和兒童房等,反映了當(dāng)時穆斯林大家庭的生活特點?</p> <p class="ql-block">6月6號恰巧是土耳其傳統(tǒng)的古爾邦節(jié),全國放假3天當(dāng)?shù)厝?來自各國游客,熙熙攘攘,大轎車被禁止開入小鎮(zhèn)內(nèi),我們只好下車徒步了,走入小鎮(zhèn)。走石板路上,如果沒有厚厚的鞋底,將是一種很受罪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市政博物館,可惜我到達的時候近剩下5分鐘時間就要關(guān)門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兩張照片是地面和地下的組合,能猜出是做什么用的嗎?</p> <p class="ql-block">我和領(lǐng)隊同住一間房,看這小碎花的窗簾,是不是很溫馨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