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兒媳的娘家在南昌。恰逢一個機會,我和老公決定去探視親家夫婦。得益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我所在的八線城市也有了直飛南昌的飛機,一小時五十分鐘,打一個小盹的工夫,我們就從地處黃河入??诘谋狈叫〕堑竭_了地處南方的革命老區(qū)江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昌作為江西省省會,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國民黨左派,在此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也讓歷史永遠記住了“南昌”這個偉大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在南行的飛機上,我感嘆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使得一日千里早已不是夢想。有了飛機的承載,人人都變成了孫悟空,騰云駕霧,一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里。一個多小時的短暫閑暇,我的思緒也像空中一閃而過的云朵慢慢堆積又漸漸消散起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緣份”這個詞,由此想到了兒子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就應了那句有緣千里來相會。況且東營至悉尼,南昌至悉尼,又何止是一個千里的路數(sh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八年前,郝、胡兩家不約而同地將兒子、女兒送往澳大利亞悉尼留學。其間,我兒子因為學生簽證問題與當時在移民咨詢公司打工的兒媳相識。兒媳的老板和同事,都一眼認定他(她)倆是很般配的一對,于是好心撮合,促成了兒子兒媳的美好姻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是畢業(yè)找工作、考雅思拿永居、結(jié)婚生子,兒子似乎是托了兒媳的福氣,工作生活像揚起的風帆一路順風順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直相信,兒子兒媳的姻緣,從郝、胡兩家做出送孩子去悉尼留學的那個決定之時,就已注定。剩下的只是恰當?shù)臅r間相遇而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托舉”這個詞,由此想到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付出。父親是一名普通工人,母親是一名農(nóng)村婦女,他們沒有讀過書。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們堅定支持我讀書的念頭和決心。深深印到腦海里的父母經(jīng)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你有這個才分,就是砸鍋買鐵也要供你上學。他們省吃儉用供我讀書,讓我得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考上名牌大學,成為鹽堿地里飛出的一只“金鳳凰”。我是他們的榮光和驕傲,我彌補了他們未讀書不識字的遺憾和痛苦,我也成為他們養(yǎng)兒防老的期待與后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沒有父母的無私托舉,我的人生之路怎會有今天這般幸福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對我的托舉是根基。正是有了父母對我的全力托舉,讓我達到了人生的某一個高度,從而凝聚了托舉兒子的能量和氣力。而我對兒子的托舉又實現(xiàn)了一個更大的跨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年前,出國留學是很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由于多種原因并不能全部如愿。兒子是幸運的,他不僅順利出國深造,而且學業(yè)有成,沒有辜負我們的付出和期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澳洲留學,獲取獎學金的概率幾乎為零。一年二三十萬人民幣的留學費用讓我們這個工薪家庭舉步維艱。向朋友借、賣房子、上銀行貸款等等,想盡一切辦法,解決了兒子的后顧之憂。為了籌措學費,我們不僅遠到濟南中信銀行辦理貸款,而且還利用在建行工作的機會向建設銀行香港分行申請了貸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在回想起來,一切似乎云淡風輕,但是當時面對那樣的困境,我們得靠著一種多么強大的信念才能堅持下來?今天,謎底揭曉,這個信念就是希望兒子過得比我們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接力”這個詞,由此想到了傳承和責任。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我不僅延續(xù)了父母的血脈,而且還承接傳續(xù)了父母的精神基因;并將父母的血脈和精神基因傳遞給了兒子。這血濃于水的親情是上蒼的贈與,是前世的修行,是命中的注定。人啊千能萬能,都不能選擇自己的親生父母,更不能改變自己的出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身體里流淌著父母的血脈,我的長相是父母的翻版,我的性格和情緒里復制著父母的印跡,我的生活習性、行為舉止也大多來自父母的熏染。我從父母手中接過了人生的接力棒,又再傳遞給兒子,兒子再傳給他的兒女。上下五千年,人類無一例外的如此繁衍生息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時候我想:我為什么要生下來?我活著的意義何在?于是陷入迷茫甚至是無助和絕望。世界上也許有很多人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形,但我與絕大多數(shù)人一樣,還是選擇了堅強地生活下去。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潛意識中的那份責任感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份責任感來自要滿足父母的期許和對父母的回報;來自為兒女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目標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作為一個沒有崇高理想的普通人,我時常被眼前的小幸福感動著。這個小幸福就是我兒子的工作能力和生活狀態(tài)已經(jīng)超越了父母,達到了一個新高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國留學、研究生畢業(yè)、創(chuàng)辦自己的事務所,最讓人欣慰的是在適宜的年齡做了應該做的事情:當結(jié)婚時就結(jié)婚了;當生娃時就生娃了,而且接連生了兩個娃,一個女兒,一個兒子,湊了一個“好”字。這些都符合我的預期,讓我心滿意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我而言,不信奉血統(tǒng)論和出身論,相信寒門出貴子也不再是神話,但是對于目前中國很多家庭來說始終走不出出身的桎梏,深受命運的捉弄。慶幸的是,我們經(jīng)過三輩人的不甘和努力以及兩輩人的托舉與堅持,實現(xiàn)了所謂的“階層”跨越,從教育程度、工作事業(yè)到社會地位、生活處境實現(xiàn)了一代更比一代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的兒子兒媳正是事業(yè)上升期,心中的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也在逐步實現(xiàn)。我想對他們說的是:開創(chuàng)事業(yè)很重要,但經(jīng)營好家庭、享受生活的樂趣更重要。愿你們二者兼顧,實現(xiàn)事業(yè)和家庭的和諧統(tǒng)一。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已經(jīng)失去了托舉你們的能力,但我們會照顧好自己,不給你們添麻煩和負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們,輕裝上陣,努力前行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