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閱覽歷史文化的人應(yīng)該知曉,中國有四大古城,這就是安徽的徽州古城,四川的閬中古城,山西的平遙古城,云南的麗江古城。其中,享譽中外的平遙古城,是我國境內(nèi)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從而,為我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及其宗教發(fā)展的完整畫卷。</p><p class="ql-block"> 本篇就從平遙古城展開,以及太原古縣城的舊貌新顏。</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 。至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開始建筑城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墻垣基礎(chǔ)上重建擴修。城內(nèi)的重點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間。民居建筑布局嚴(yán)謹,軸線、層次分明,城墻方正,城樓高聳雄偉,集中體現(xiàn)了公元14—19世紀(jì)前后,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墻建筑結(jié)構(gòu)復(fù)雜且精巧,墻體高8—12米,底寬9—12米,頂寬3—8米,整個周長6142米,有6公里多長。城墻建構(gòu)一應(yīng)俱全,防御設(shè)施齊備,有城門、城樓、敵樓、垛口、甕城、護城河、角樓、馬道等。</p> <p class="ql-block">甕城城樓</p> <p class="ql-block">歷史遺跡,深深的車轍印,在訴說著當(dāng)年的車水馬龍與興旺。</p> <p class="ql-block">黎明時分的城樓</p> <p class="ql-block">早晨8點的城樓一角</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建城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fēng)貌。</p><p class="ql-block">我住宿在古城外賓館,凌晨獨自趕到古城西大街,看到靜謐的街道,古樸的店鋪,迎來東方日出,朝霞滿天。我不勝感慨,往日的繁華定格在這無聲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是晉商發(fā)祥地之一,平遙票號曾在清代盛極一時。</p> <p class="ql-block">古城西大街,曾被譽為清代“華爾街”。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日后增加至20多家,分號遍布全國各大商埠及日本、新加坡等地。</p> <p class="ql-block">古城南大街(夜晚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平遙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新建地址在古城外。</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2010年9月21日參觀“平遙縣署”以及古街拍攝的照片。在此,特將平遙縣署大門兩邊的一幅對聯(lián),抄錄于此:</p><p class="ql-block"> 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 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p><p class="ql-block">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 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p><p class="ql-block"> 未予考證誰人所寫,但覺得其通俗易懂的詞面下富有教誨深意,即倡導(dǎo)百姓與人為善,警示官員勤政為民,以營造清廉、和諧之風(fēng)。</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縣城,坐落于太原市晉源區(qū),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城內(nèi)擁有豐富的歷史建筑遺產(chǎn),十字街的布局鮮明,街巷的肌理保存完好,繼承了晉陽古城“城池鳳翔余”的傳統(tǒng)建筑風(fēng)格,承載了2500年晉陽古城的文化精髓。</p><p class="ql-block">這座古縣城,是在舊城原址上重建整修后,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的。</p> <p class="ql-block">高聳的城樓,古樸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筆直的街道,整齊的鋪面</p> <p class="ql-block">莊嚴(yán)的縣署,清明的察院</p> <p class="ql-block">燦爛的文化,厚重的底蘊</p> <p class="ql-block">塔樓,石刻,匾額,楹聯(lián),古典雅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