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0日</p> <p class="ql-block">晨雨沾衣七十一歲</p><p class="ql-block">今天七十一歲的我,清晨推開窗便撞見了這場蒙蒙細雨。雨絲細的像珠網(wǎng),輕輕敷在玻璃上點點滴滴,把遠處的樓群暈染成水墨畫。地面剛泛起濕潤的光澤,晨練的人也不用撐傘。空氣里漫著泥土和石板上的雨水味道,還有不知誰家飄來的飯香——這突如其來的細雨,倒像是時光特意送來的生日禮物,把七十一年的光陰都洗得清亮。</p> <p class="ql-block">電腦前的光影自語</p><p class="ql-block">我坐在電腦前,看屏幕映出自己的影子,黑發(fā)中夾著少許銀絲,在微光里格外清晰。指尖敲下“致自己”三個字,卻被桌角上的相冊吸引住。想起去年梨園的風,想起四十歲時啤酒瓶的脆響,想起母校那熟悉的操場——原來每個年紀的自己都沒走丟,它們只是化作了此刻窗外的雨、杯中的奶、屏幕上的光,在七十一歲的清晨里,與我靜靜相對。</p> <p class="ql-block">四十歲的啤酒瓶與年輪</p><p class="ql-block">還記得四十歲那天,幾個同齡人擠在一個不大的飯店里,桌上擺著簡單的炒菜,啤酒瓶碰得叮當響。我們聊工作的疲憊、孩子的成長,也聊少年時沒說出口的夢想。有人說“四十不惑”,可我們分明還在困惑里打轉(zhuǎn),只是碰杯時那句“加油”,讓中年的迷茫有了回聲。</p> <p class="ql-block">如今想起,那些泛紅的臉頰和爽朗的笑聲,早就在時光里釀成了醇厚的酒。</p> <p class="ql-block">六十歲母校的風與舊時光</p><p class="ql-block"> 六十歲那年,我們幾個老同學揣著懷舊的心,溜進了小學母?!獎倮W。教學樓翻新了,操場鋪了塑膠,但學校旁那些老樹還在,樹皮上隱約能看見年輪。我們在操場站成一排,模仿著少年時的隊列,卻發(fā)現(xiàn)再也挺不直佝僂的背。當我們行少先隊禮時,一位同學笑著說:“看,我們和它一樣,都成了‘標本’?!笨赊D(zhuǎn)身時,我看見她偷偷抹了抹眼角——原來時光帶走的不只是年輪,還有藏在書包里的青澀時光。</p> <p class="ql-block">六十歲的紅領巾之約——雷鋒園里的青春</p><p class="ql-block">回溯?六十歲這年,我們相約雷鋒園。站在雷鋒雕像前,兒時在二一九公園嬉戲的畫面如潮水般涌來。那時的我們,奔跑在綠意里,笑聲傳得很遠。如今,雖已過花甲,紅領巾系在頸間,舉手敬禮的瞬間,仿佛回到年少。雷鋒故事伴隨成長,激勵著我們走過歲月。在這兒,緬懷雷鋒,也緬懷逝去的青春,那些純真美好的時光,成了心底最珍貴的寶藏,讓我們在人生后半程,仍保有溫暖與力量,繼續(xù)傳遞這份對生活、對奉獻的熱忱 。</p> <p class="ql-block">七十歲梨園的花雪與鴿哨</p><p class="ql-block">去年七十歲,我們約在鴿子山的梨園。四月的梨花開得像雪,落在頭發(fā)上,竟分不清是花瓣還是霜。梨園里的口琴,吹起童年的歌謠,鴿子在頭頂盤旋,哨音穿過花海,恍惚間,我們又成了當年在公園里追蝴蝶、捉迷藏的孩子。一個老同學指著梨樹說:“你看,老樹也能開新花?!笔前?,七十歲不是終點,是另一場盛放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新衫里的牽掛與串小院重逢</p><p class="ql-block">午時的陽光已帶著夏的熱意,我特意穿上了孩子寄來的生日禮物——那件黑白相間格的“沐蘭”半袖上衣。料子柔軟透氣,樣式端莊大方。老伴笑著幫我整理衣領:“看這料子多舒服,孩子眼光真好?!弊咴谛^(qū)里,衣擺隨步伐輕輕晃動,仿佛把春天的氣息穿在了身上,連路過的風都帶著孩子電話里那句“媽,生日快樂”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鐵盤上的時光切片</p><p class="ql-block">妹妹和我倆一起來到“串小院”,鐵招牌被歲月磨得發(fā)亮,推開門的瞬間,孜然與炭火的香氣裹著熟悉的煙火氣撲面而來。木質(zhì)方桌上,鐵盤里的烤串正滋滋冒油--肥瘦相間的羊肉串泛著焦糖色,青椒邊緣被烤得微焦卷起,脆骨在齒間發(fā)出清響。我抬頭時,看見墻面上的東北方言,不由自主的笑岀聲。恰好掠過烤豆角上的調(diào)料的紅色與那抹溫柔的綠意,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感謝串小院對我生日的禮物和祝福</p><p class="ql-block">這是最感動、最難忘的“生日宴”。</p> <p class="ql-block">生日歌里的歲月回聲</p><p class="ql-block">當服務員送來冰鎮(zhèn)啤酒,瓶蓋開啟的“?!甭曄翊蜷_了時光的閘門,細密的泡沫里翻涌著過往的點滴。飯店送來的生日蛋糕與長壽面,長壽面上放著用胡蘿卜雕刻的“生日快樂”和服務員唱起的生日歌,陽光映亮了我、老伴和妹妹的笑臉,頓時我忽然濕了眼眶。七十一歲的日子,有家人的陪伴,有煙火氣里的溫暖,有被用心對待的感動。</p> <p class="ql-block">愛在歲月褶皺里生花</p><p class="ql-block">原來生日的意義,從來不止于年歲的增長,更是在時光的褶皺里,撿拾那些被愛包裹的瞬間。這件新衫、這桌烤串、這瓶啤酒、這場生日歌以及妹妹和外甥女,都在告訴我:人間值得,歲月溫柔,有牽掛可盼,有溫情可依,便是最好的人生。致我七十一歲的生日,愿往后的日子,繼續(xù)與愛同行,溫暖相伴。</p> <p class="ql-block">文字為伴:記第500篇美篇精選,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p><p class="ql-block">今天握著手機翻看美篇時,看到《七十一歲生日:歲月褶皺里的光與影》被標上“精選”字樣,心里像被溫水泡開的茶,漾起細細的暖意。這是我在平臺發(fā)布的第500篇精選作品,恰逢71歲生日,倒像是時光特意遞來的禮物。</p> <p class="ql-block">回想七十年光陰,年輕時總覺得日子像拉滿的弓,奔著事業(yè)、家庭一路往前沖,直到鬢角染霜才驚覺,原來歲月早把故事藏在褶皺里。退休后拾起筆寫美篇,本是記錄生活碎片,卻不想在文字里重逢了許多被忽略的細節(jié)——晨霧里老伴澆花的背影、老相冊里泛黃的畢業(yè)照……這些被時光打磨的片段,竟成了讀者眼里的“光”。</p><p class="ql-block"> 特別想謝謝美篇平臺和陌生的讀者們,你們的點贊與留言像冬日里的暖爐,讓我知道平凡人生也能被看見。七十一歲不是終點,而是帶著過往星光重新出發(fā)的起點。往后的日子,我還想繼續(xù)用文字焐熱生活,把柴米油鹽寫成詩,讓更多人看見歲月褶皺里的溫柔與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