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法國巴黎之4:先賢祠&盧浮宮

高山流水

5.07<br>今天只約到了中午進盧浮宮的時間,為了保險起見,早上先去盧浮宮外踩個點,然后去參觀其他景點。<div>到達盧浮宮邊的藝術橋(Pont des Arts)。該橋始建于1804年,重建于上世紀80年代。這座造型簡單的木質行人橋因為影視作品《沖上云霄2》而名聲大噪。</div><div>藝術橋也叫鎖橋,源于情侶們熱衷在此掛愛情鎖。2014年6月部分橋段因不堪愛情鎖重負倒塌。之后愛情鎖被政府拆除,鎖被慈善拍賣得約25萬歐元,捐給了負責安置難民的3個組織。<br></div> 橋的這頭就是我們下午要參觀的盧浮宮。 踏上藝術橋,看到塞納河上連接兩岸和西岱島的最古老的橋——新橋(Pont-Neuf)。1578年開建,1607年完工,真是歷久彌新啊。 藝術橋的那一頭正對法蘭西學院(L’Institut de France)。法蘭西學院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學術機構。 來到盧森堡公園外的皇家宮殿盧森堡宮。宮殿始建于1615年,原為法王亨利四世遺孀瑪麗·德·美第奇王后的寢宮,現(xiàn)已改為政府機構,法國參議院開會場所。我還去問了一下,衛(wèi)兵說不能參觀,也不能通過,去公園走旁門。 繞道從邊門進入巴黎市內最大的公園——盧森堡公園(Jardin du Luxembourg)。這是在公園內看到的盧森堡宮的背面。 公園內的美第奇噴泉(Fountain Medicis)。<div>17世紀初期,意大利出身的王后瑪麗·德·美第奇(Maria de' Medici)在丈夫亨利四世去世后,思念自己的故鄉(xiāng),于是委托意大利工程師建造了盧森堡公園。浪漫的噴泉也以她名字命名。</div> 盧森堡公園各處還有100多座雕像和雕塑作品。 比如女王和杰出女性系列雕塑展示了法國歷史上出色女性。這個系列有20座雕塑,這是其中之一。<div>公園內還有法國送給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的原始藍本——一座石雕的自由女神像。距離有點遠,沒過去參觀。<br></div> 離開盧森堡公園去拜訪居里博物館。學化學的人怎么可以過居里博物館而不入?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現(xiàn)在不開放。 仔細看了下門口告示牌,原來只有周三到周六的下午一點到五點才開放。來之前知道周三開放,卻沒查到要到下午才開,終是妥妥的錯過了。 到達先賢祠時還也沒開放,需要等到十點。<div>先賢祠始建于1744年,最初為圣日內維耶大教堂。由于其立面仿照羅馬萬神殿,故又稱為巴黎萬神殿。</div><div>廊前有22根立柱支撐著三角楣。大衛(wèi)·丹杰斯創(chuàng)作了浮雕《在自由和歷史之間的祖國》。浮雕下是著名的銘文:偉大人物,祖國感恩。<br></div> 這是廣場一邊的巴黎市第五區(qū)的市政廳。 廣場另一邊是巴黎大學法學院。 <p class="ql-block">側面是建于19世紀的圖書館,圣熱納維芙圖書館(BSG)。這是一座大學間共用的公共圖書館,說是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其實沒有學生證就不讓進。</p> <p class="ql-block">進入先賢祠大殿,物理學家傅科(Foucault)于1849年利用從穹頂上懸下的擺錘,完成了著名的證明地球自轉的實驗——“傅科擺”至今仍在徐徐轉動。</p> <div>先賢祠(Panthéon),源于希臘語,最初的含義是“所有的神”,通常以供奉諸神而著稱。1830年“ 七月革命”之后,先賢祠脫離了宗教,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div><div><div>大廳正中本該是供奉耶穌的位置,矗立著一組“國民公會”大型群雕。大廳正面是一組勝利女神手持寶劍的雕像,右邊是在泥濘中前行的士兵騎士軍陣,左邊是一組向勝利女神效忠致敬的紳士們。<br></div></div><div>墻壁上和穹頂?shù)睦L畫不再完全是宗教內容,而主要描繪的是法蘭西歷史事件。<br></div> 現(xiàn)在先賢祠是偉人的安息地,祠內安葬著居里夫婦等72位對法蘭西做出非凡貢獻的人物,其中僅有11位政治家。<div>沒有先賢祠里的這些偉人,法國就缺少了靈魂,就不是今日的法蘭西了。向那些為法蘭西而戰(zhàn)的陣亡無名英雄們獻上敬意。</div> 先賢祠的模型,看清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 離開時遠觀先賢祠。 先賢祠的背后是圣艾蒂安教堂(église Saint-étienne-du-Mont)。這座最初是教區(qū)一個地窖中的簡陋小禮拜堂,建于1222年。經(jīng)過幾百年的修建,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如今門口立著巴黎歷史保護遺產黑底白字的標牌。<br> 如今的教堂有些特別的文物,擁有巴黎的女守護神圣日內瓦的框架碎片。 它還擁有巴黎最古老的管風琴 (1631年)。 還擁有教友慷慨解囊的一系列15世紀的絕美的花玻璃窗。 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 Company)。<div>作為巴黎文化標桿的莎士比亞書店,海明威,斯坦因都曾是這里的常客。就是街邊的一個二層老樓。一樓為書店,二樓為圖書館。 書堆間還有床鋪, 為潦倒的書生免費提供臨時棲居地。限流進入?yún)⒂^,內部不讓拍照。</div> 去盧浮宮的路上,經(jīng)過新橋上亨利四世的銅像。 來到盧浮宮的金字塔廣場??粗坪跤慰筒欢?,因為在幾道鐵欄桿外面就被查預約單限入了。原來盧浮宮比凡爾賽還要凡爾賽,沒有預約單連等在外面排隊的資格都沒有。<div>盧浮宮(Musée du Louvre)始于建12世紀末,最初是一座皇家宮殿,法國大革命期間改為博物館。<br></div> 經(jīng)檢查預約單后終于進到了華裔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處排隊。<div>盧浮宮主要收藏1850年前至公元前7000年的藏品。<br>全館文物多達40多萬件,平時展出4萬件不到。也就是說,即使每分鐘看一件作品,一個月也看不完。<br>我們的目標是三大鎮(zhèn)館之寶必看,其他就隨緣了。<br></div> 從入口坐自動扶梯來到負一層,拿了盧浮宮平面導覽圖。<div>場館有三個電梯分別前往三個主展館上下五層展廳:黎塞留館(Richelieu)、德農館(Denon)和敘利館(Sully)。這三大展館的命名分別取自法國歷史上三位杰出人士的姓氏:亨利四世的大臣敘利、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和盧浮宮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德農。</div><div>電梯口有對應場館的著名作品。這個有蒙娜麗莎的德農館人太多了。</div> 我們先選擇電梯上人較少的黎塞留館。 <p class="ql-block">黎塞留館。從負1到2層,共分布在四個樓層。</p><p class="ql-block">盧浮宮里的展品中雕塑作品占了不少比例。</p><p class="ql-block">負1層有眾多的雕塑。</p> 《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Artémis chaseresse dite Diane de Versailles)。表現(xiàn)的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姐)狩獵的場景。<div>這座雕像作為法國王室收藏中的第一件重要古代藝術品,以其動態(tài)的身姿引人注目。它曾隨法國王室輾轉各處:1556年在楓丹白露,1602年進入盧浮宮的古代藝術館,1696年遷至凡爾賽宮,一個世紀后又回到盧浮宮,所以又被稱為凡爾賽的狄安娜。<br></div> 《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Hermaphrodite)。<div>感嘆意大利雕塑家貝爾尼尼竟然將冰冷的大理石雕刻出如此有柔軟質感的真皮床墊。然而這不是睡美人,從正面看是一個陽剛男,這是雌雄同體的古希臘雕塑。</div><div>他原來維納斯女神的兒子,水仙子薩拉瑪西斯追求他被拒后,為了能永遠和他在一起,便請求宙斯將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從此海爾瑪弗狄忒就成了雌雄同體人。<br></div> 《年老的半人馬被愛羅斯捉弄》(Centaure ?gé tourmenté par éros (Cupidon), dieu de l'amour)。<div>半人馬是希臘神話中一種性格溫順的動物。愛羅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小蛋蛋鬼正在捉弄老人家呢。<br></div> 黎塞留館的一層有拿破侖三世套房。金碧輝煌,極盡奢華。 拿破侖三世畫像。 拿破侖三世夫人畫像。 《圣母懷抱圣子》。 從二樓可以俯瞰負一層的雕塑。 二層的油畫《織花邊的少女》(La Dentellière)。荷蘭大畫家維梅爾作品,創(chuàng)作于1669年—1670年間。<div>少女手中聚焦了眾人視線的花邊以極度細致的手法表現(xiàn)了出來,尤其是少女指間那根纖細無比的白色繡線。<br></div> <p class="ql-block">敘利館。從負1分布到2層,共分布在四個樓層。</p><p class="ql-block">敘利館0層16號展廳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相傳是古希臘亞歷山德羅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發(fā)現(xiàn)于愛琴海的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遺址旁,是一尊手臂殘缺的大理石立像雕塑。</p> 通常我們看到的是半身像。微胖優(yōu)美的臉龐,精致的五官,反映了當時的審美觀。 展廳的廊頂也很美。 1層的古埃及文物。<div>《盤腿而坐的書吏》。雕像是盧浮宮古埃及文物部最聞名于世的雕塑之一。</div><div>大約4500年前,在埃及古王國,一位抄書吏盤腿而坐。他的眼睛專注地看向前方,左手拿著半卷莎草紙,右手執(zhí)筆,正在記錄著什么。</div> 古埃及文物木乃伊。 二層的法國繪畫展。<div>《瓦爾平松的浴女》(The Valpin?on Bather),安格爾1808年的作品,原名坐著的浴女,后被瓦爾平松收藏而改名。</div><div>看這位坐在床上的女性,白色床單和紅花包頭巾的褶皺畫得如照片一般。<br></div> 《方塊A的作弊者》(The Cheat with the Ace ofClubs)。左邊男人在出老千,看眼神中間兩個是同謀,右邊的女人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p class="ql-block">德農館。從負1到1樓。共分布在三個樓層。</p><p class="ql-block">德農館1層6號展廳是游客最擁擠的地方。</p> 著名的展品達·芬奇油畫《蒙娜麗莎》(Mona lisa)。蒙娜麗莎的畫前被拉出了一個矩形空間,防止游客靠作品太近而損害了文物。幸運的我站在人群后被不自覺的擠到第一排。雖然不是最正面,已經(jīng)很滿意了。 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含蓄嫵媚的微笑,被稱為神秘的微笑。因為在這幅名畫前,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你似乎總能看到她在注視著你微笑。<br> 德農館1層達魯樓梯頂端的古希臘文物:《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div>傳說公元前190年羅得島人民為戰(zhàn)勝敘利亞的艦隊而立的紀念碑。勝利女神被稱為samothrace是因為samothrace是一個希臘島嶼的名字,勝利女神的雕像是在該島的圣山上被發(fā)現(xiàn)的。</div> 勝利女神高展雙翼,昂胸挺立于戰(zhàn)船船首,衣裙迎著海風舒展舞動。雖然勝利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仍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的杰作,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者都能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喜悅。 英美繪畫區(qū)里的《公園里的交談》(Conversation in a Park)。托馬斯·庚斯博羅在1745-1746年的作品。<div>郁郁蔥蔥的樹木間,擺著一張長凳,一對正在交談男女,極具有浪漫主義氣息。<br></div> 法國繪畫:《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作品。 在二樓看盧浮宮廣場一側。 這是廣場另一側,這才看到,金字塔邊上還有一個小金字塔。 來到負2層的出口離開。居然這里還有一個倒金字塔,下面對著一個小小的金字塔。這兩個金字塔是針尖對著麥芒哦。 終于可以坐自動扶梯上來啦。 此時廣場入口處那里人比剛才更加擁擠了。 盧浮宮旁的卡魯索凱旋門(l'Arc du Carrousel),也稱小凱旋門,是為慶祝拿破侖1805年一系列戰(zhàn)爭勝利而建。<div>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門頂端的四匹駿馬以前是從意大利圣馬可教堂搶來的鍍金奔馬?,F(xiàn)為復制品,原物已于1815年歸還給意大利。青銅戰(zhàn)馬旁是鍍金的和平與勝利女神。</div> 薇薇安拱廊街(Galerie Vivienne),始建于1823年,也是巴黎歷史保護遺產。 <p class="ql-block">它是巴黎現(xiàn)存的拱廊街中最華麗也是最著名的一條。除了摩登的服裝配飾店鋪之外,薇薇安拱廊街上還有一家擁有近兩百年歷史的書店Librairie Jousseaume,以及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酒窖Legrand Filles et Fils,酒窖擁有百年醇香的各種美酒,絕對是巴黎數(shù)一數(shù)二的品酒天堂。</p><p class="ql-block">這里讓我想到了年歲尚小的上海新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