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童年的記憶(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尜尜(嘎嘎) 蹦到房頂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以前,兒時的玩具很少有買的,大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做的。有一種玩具叫“尜尜(ga ga)”,七O后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這種玩具了,也不知道怎么玩兒了?!版冁佟笔怯瞄L約10厘米、直徑約3厘米的圓木棍,兩頭削尖而成,形狀如橄欖核。打板則像是一塊打衣板,長約半米,寬6厘米左右,手柄部分略細。做尜尜時不費力,我都是找一根比較硬一點的木棍,兩頭用刀削上尖尖。</p><p class="ql-block"> 打尜尜的場地要寬敞一些,打的時候用打板窄面敲擊尜尜的一頭,使其彈起,在其落地之前用板子將尜尜打向預(yù)定目的地。說得容易,真打起來可不那么簡單,不僅要力大而且要眼疾手快,力求穩(wěn)準狠,是一項頗有技術(shù)含量的游戲。記得當時有不少十多歲的大孩子也參與其中。有一次,我用力過猛,一下打偏了,打到了人家的房頂上,想了半天招,也沒辦法夠下來,這個尜尜就算報廢了。</p><p class="ql-block"> 玩尜尜以先將尜尜打到目的地者為勝,有時贏幾個泥彈球,有時贏幾張毛片等,一般不為贏取什么,只為勝利而戰(zhàn),只為開心而戰(zhàn)。</p><p class="ql-block"> 那些日子,孩子們的笑聲總是在村子里回蕩。每到黃昏時分,大人們收工回家,我們便聚在一起,找一塊空曠的地方,拿出自己做的尜尜和打板,開始一天中最歡樂的時光。有時候,夕陽的余暉灑在我們的臉上,汗水混合著塵土,卻掩蓋不了那份純粹的快樂。</p><p class="ql-block"> 偶爾,村里的老人也會停下腳步,站在一旁看著我們玩。他們或許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一個青年大哥哥給我們講起了他年輕時玩尜尜的故事,他說那時候沒有現(xiàn)在的打板,他們用的是破木板,甚至有時候直接用手扔。聽完他的講述,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同時也對這項活動增添了樂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