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至一陰生?!兑捉?jīng)》乾卦卦辭“元亨利貞”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夏至雖然陰氣開始漸增,陽氣開始消減,但陰氣產(chǎn)生于地下,地上的陽氣正在揮發(fā)蒸騰,炎熱的天氣才剛剛開始,小暑和大暑還在后頭。</p><p class="ql-block"> 夏至一到,山里的夏收就開始了。成熟了的麥子把天空和大地暈染成一片金黃。黃色是土地的顏色,麥子的從綠到黃,是一種生命的發(fā)展歷程,也是生命的往復(fù)循環(huán)。沉甸甸的麥穗和刺向天空的麥芒,是麥子成熟的宣言。</p><p class="ql-block"> 農(nóng)人一年最忙的時候是夏收。早晨還嫩黃的麥子,被中午火辣辣的日頭一烤,下午就變黃了。黃了的麥子兩三天不收割,麥粒就脹鼓鼓地撐破麥殼,鐮刀一挨上去,刷刷刷地往地上掉,稍一怠慢就又回歸土地了。麥子是土里長出來的,最后還要原始反終,從土里來,到土里去。但這樣的回歸有點太倉促太直接了,他省略了人對麥子最初的目的,——經(jīng)過收割打碾,磨成面,做成飯,進入人的欲望之腹,穿腸而過,然后變成糞土返歸自然這樣一個六道輪回的過程?;貧w土地是麥子最終的結(jié)局,但麥子對于人來說,過程比結(jié)果重要。就像人生下來到死去,必須要經(jīng)歷一個復(fù)雜曲折漫長的過程一樣。如果省略了過程,人生的意義就無從談起;麥子如果省略了過程,人長年累月的勞作就未免顯得有些單調(diào)、枯燥、蒼白,沒有任何意義。</p><p class="ql-block"> 夏收的時候,農(nóng)人不怕白花花的日頭,曬脫一層皮也不怕。汗流下來了,撩起衣襟擦一下;沒風了,摘掉頭上的草帽扇幾下;胳膊被牛虻叮了,用手輕輕揉一下;腰彎累了,把身子直一下;口干了,抿一口泉水潤一下,太累了,吸一鍋旱煙,把乏氣緩一下……麥子是農(nóng)人寫在土地上的詩,是春天播種在土地上的希望,是土地對農(nóng)人勞作的肯定和饋贈,是農(nóng)人來年豐衣足食的定心丸,是男人用鐮刀演繹的“風、雅、頌”,是女人用搟面杖指揮的交響樂。</p><p class="ql-block"> 土地沒有承包到戶的時候,一到夏至搶收麥子的時節(jié),男女老少齊上陣,一塊田里擺戰(zhàn)場。隊長是“夏收戰(zhàn)役”的總指揮;青壯勞力是戰(zhàn)斗中的先遣隊,急先鋒,青年女子是巾幗不讓須眉的花木蘭,奮勇爭先沖向前。偌大的一塊望不到頭的麥田,不聞男女嬉戲語,但聞一片嚓嚓聲,割倒的麥子捆成捆,蹲在田里像老農(nóng)。太陽照射在鐮刀上,錚亮的鐮刃閃銀光,幸福的“花兒”飄過一座山,兩道梁,摩擦得樹葉沙沙響。螞蚱在草叢中喳喳喳地叫,麥蟬兒在樹上“炎熱”、“炎熱”地唱,土地不負莊稼漢,手中有糧心不慌。</p><p class="ql-block"> 夏收時節(jié)的雨是農(nóng)人的克星,麥子黃了的時候,連續(xù)三天五天的陰雨,麥子不是倒伏在地上,就是穗兒上長出麥芽,讓辛苦了一年的農(nóng)人心情惆悵。這樣的麥子,抓一把放在手心,輕飄飄的,沒有重量;灰頭土臉的,沒有光澤;蔫不拉饑的,沒有精神;像瘦骨嶙峋的老人,精氣神已經(jīng)被歲月掏空。這樣的麥子磨出的面黑乎乎的,出鍋的饅頭能黏掉牙齒,搟面條時面粘在搟面杖上推不開,喂進嘴里品不出生活的味道,吃進肚子里給人增添不了力量,招待客人端不出手,喂狗喂豬又嫌糟蹋了糧食,這樣的麥子做成的飯,人沒有飲食的欲望,干起活來一年都提不起精神。</p><p class="ql-block"> 農(nóng)人最不能接受的是辛苦了一年的莊稼,被幾場雨給毀了,就像煮熟的鴨子飛了,炒股票股市跌了,做生意賠了,談對象吹了,放在家里的錢遇上賊了,趕路程沒到目的地天就黑了,和情人約會碰見鬼了……多么鬧心的事?。∷?,農(nóng)人把夏收時節(jié)的雨比作老虎,把夏收稱作虎口奪糧,以分秒必爭的速度跟老天爺較量。</p><p class="ql-block"> 夏天原本夜短晝長,男人們前半夜熱得睡不著,女人們被蚊子咬得睡不著,老人們被青蛙吵得睡不著,孩子們被螢火蟲照得睡不著。剛剛閉上眼睛,雞就叫了,天就麻麻亮了。場院里響起了霍霍的磨鐮聲,還有隊長出工的吆喝聲。男人們頭上頂著東邊的太陽,女人們頭上頂著西邊的月亮,男人女人都肩上搭一根麻繩,手里握著削鐵如泥的鐮刀,懷里揣著豐衣足食的希望,腳踩著黎明的小路,褲腿趟著小草上的露水,向黃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麥地走去。</p><p class="ql-block"> 人睡覺麥子不睡覺,昨天剛黃了一半的麥子,經(jīng)過了一夜,就偷偷地全黃了。放眼望去,眼前是金色的麥浪,黃燦燦、沉甸甸的麥穗兒在風中搖弋,搖墜了麥芒上的露珠,灑落了一地,地濕了,腳踩上去軟軟的,農(nóng)人的心像晶瑩剔透的露珠兒,亮晶晶的。</p><p class="ql-block"> 趕著天氣晴好,農(nóng)人的腰彎的像弓似的,虔誠地面朝土地,把心兒貼近土地,向土地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謝今年的收成;把袖子挽起來,把鐮刀揮舞起來,像原始的舞蹈,將夏收舞蹈成一種開鐮儀式,將胳膊揮舞成招展的旗幟,直指夏收的核心問題,——在發(fā)白雨之前,把麥子全部割倒在地,運輸回來,打碾干凈,裝進倉里。</p><p class="ql-block"> 為了搶收麥子,男人中午不回家吃飯,女人把搟好的面條送到地頭,男人臉上的汗珠子掉進碗里,和面條一起吃進肚里,狼吞虎咽的是豪情,細細品味的是心情,匝巴匝巴嘴唇,一半是咸苦,一半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山里的早晨很涼快,孩子們吆著牛上山了,一只母牛哞哞地叫著,呼喚著跑遠了的小牛犢——不要亂跑,抓緊啃一會兒青草,太陽再升高一點,媽媽就要拉碌碡去了,不吃飽肚子,一整天戴著籠嘴在打麥場里轉(zhuǎn),會累得暈頭轉(zhuǎn)向。</p><p class="ql-block"> 老人們和不下地的婦女把麥垛上的麥捆拆開,一圈一圈鋪在打麥場里,碌碡是去年的碌碡,木叉是新做的木叉,還有揚長的簸箕,木锨,掃麥子的掃把,有新的,有舊的。今年新的農(nóng)具,用到明年就成了舊的農(nóng)具,就像拿著木叉的農(nóng)人,當年的小伙,現(xiàn)如今的老人,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人老的時候,比麥子黃起來還快。人不知道一輩子用過了多少農(nóng)具,多少農(nóng)具不知道自己被人用過;一張鐮刀不知從鍛打淬火到鈍得割不斷一把麥子,它一生到底被人在石頭上磨了多少回,究竟割倒了幾茬麥子?農(nóng)具在收割打碾中一點點被磨損,磨損農(nóng)具的罪魁禍首是人;人在使用農(nóng)具中慢慢老去,歲月是讓人變老的罪魁禍首。碌碡是石頭做成的,在一圈一圈旋轉(zhuǎn)中被柔軟的麥草磨平了棱角,磨瘦了身子。人的骨頭是硬的,在一年一年的四季交替中消磨掉了銳氣,被日月風化了筋骨。人說碌碡的磨損是轉(zhuǎn)的太快了,人一揮鞭子,拉碌碡的牛就加快了步伐,碌碡就加快了旋轉(zhuǎn)的速度。按說碌碡轉(zhuǎn)得越快,與麥秸接觸的面積越小,摩擦的力就小,為什么反而會老的快呢?農(nóng)人搞不明白,但農(nóng)人知道,他們自己是在年年歲歲虎口奪糧的忙碌中被日頭一點一點曬干的,被瘋一點一點吹干的,被雨一點一點泡朽的,被日子一點一點掏空的。掏空樹的是螞蟻和啄木鳥,掏空人的是人永運無法滿足的欲望,人的心眼要轉(zhuǎn)起來,比碌碡轉(zhuǎn)得還快。</p><p class="ql-block"> 人經(jīng)受的風雨,就是麥子經(jīng)受的風雨,麥子的一生,就是人的一生;既像金色的麥穗一樣輝煌,又像土地一樣平實……</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