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延安市、安陽市考察。說“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耙笮嫖蚁蛲丫谩薄?lt;/p><p class="ql-block">引發(fā)我對安陽的刮目相看,對此行興致勃勃。</p><p class="ql-block">安陽市,河南省轄地級市,古稱殷、鄴城等,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處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安陽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殷墟所在地、世界記憶遺產(chǎn)甲骨文出土地,被譽為“文字之都”。安陽市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周易》的發(fā)源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后有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此建都,故安陽市素有“七朝古都”之稱。有盤庚遷都于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請纓、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fā)跡、三朝宰相韓琦三治相州、抗金名將岳飛盡忠報國等名人軼事。</p><p class="ql-block">安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基座上刻有“魏武揮鞭”四字,取自毛澤東手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突出三國時期黑紅為貴的主色調(diào),外觀借鑒漢代建筑深出檐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雄渾大氣的建筑形象。“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span></p> <p class="ql-block">(墓葬平面呈“甲”字型,把挖掘現(xiàn)場與紀念館合為一體,游客經(jīng)墓道進入)</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石枕?!拔何渫醭K梦宽検笔恚瑸椴懿偕八?</p> <p class="ql-block">(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連年動亂下,中原大地出現(xiàn)“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悲慘景象,東漢王朝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白馬之戰(zhàn),在官渡之戰(zhàn)初期,曹操采用聲東擊西戰(zhàn)法,解圍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襲斬袁紹大將顏良的作戰(zhàn))</p> <p class="ql-block">(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卓然而立,綻放出別樣的光彩。歷史自有評說)</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曹操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p> <p class="ql-block">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一時期主要包括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quán),時間跨度為220年至280年,標志著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時期。</p><p class="ql-block">公元190年,曹操統(tǒng)一北方之戰(zhàn)歷時17年,先后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軍閥,基本上統(tǒng)一了北方。官渡之戰(zhàn)被人們津津樂道,這是曹魏的立國之戰(zhàn),并為后來西晉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p><p class="ql-block">曹操葬在安陽,令我未曾想到,十分驚奇。</p><p class="ql-block">我們先去曹操高陵。大巴車行駛在一坦平原上,尋找高陵遺址博物館,轉(zhuǎn)了幾個圈未果,有點邪乎。這一轉(zhuǎn)識得安陽地貌,安陽位于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的交會處,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太行巍峨、溝壑縱橫、山丘綿延,東部沃野千里,屬于黃河故道風沙區(qū)。曹操高陵在哪?大巴車就這么轉(zhuǎn)悠著。上了107國道,才算有了眉目。9:30,我們進入曹操高陵。博物館分為兩部分,一是遺扯挖掘現(xiàn)場;二是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突出三國時期黑紅為貴的主色調(diào),外觀借鑒漢代建筑深出檐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雄渾大氣的建筑形象?!巴略角?,魏武揮鞭”。廣場上矗立著曹操騎著戰(zhàn)馬的銅像,策馬揮鞭,指點江山。一個高大的曹操形象撲面而來。</p><p class="ql-block">進館,便是墓道,步階梯而下。誰發(fā)現(xiàn)了高陵?高陵是文獻中記載的曹操歸葬之處。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于洛陽,葬于瘠薄之地,之后撤除陵墓地面建筑。曹操生前提倡“不封不樹”(不建墳丘、不立石碑),從此湮沒于歷史的塵埃之中。歷經(jīng)1789年之后塵埃散去,高陵重現(xiàn)。源于一村民掘土時發(fā)現(xiàn)一塊墓志,墓志記載了魏武帝陵與魯潛墓的相對位置。根據(jù)這一記載,在西高穴村找到了魏武帝曹操陵墓。</p><p class="ql-block">生時曹操以高調(diào)的姿態(tài)活躍于歷史舞臺,死后非常低調(diào)。</p> <p class="ql-block">三國兩晉南北朝,又稱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quán)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主要分為三國、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由于長期的封建割據(jù)和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xiàn)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p><p class="ql-block">三國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間,以及在三十余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jié)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fā)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于復雜化。</p><p class="ql-block">曹操是這一段歷史時期的開創(chuàng)性人物。</p> <p class="ql-block">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使用時間從公元196年1月至公元220年3月。這個舞臺屬于曹操,他掌握了東漢朝廷的政治大權(quán)。軍事與文學,似乎不搭界,但曹操不然。這一時期文學領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p><p class="ql-block">為民鼓與呼,順應時代潮流。建安文學的風格特點包括文格的清峻、文思的通脫、文氣的馳騁以及文藻的華麗,被譽為“建安風骨”,具有慷慨悲涼、雄健深沉的藝術特色。</p><p class="ql-block">建安是在漢末歷史中最精彩的一個時期,一些著名戰(zhàn)役都發(fā)生于在這一時期,如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渭南之戰(zhàn)等。</p><p class="ql-block">曹操一系列的改革與親民政策,讓他在舞臺上玩得風生水起,大放異彩。</p> <p class="ql-block">中午12點,大巴車到達殷墟博物館。烈日當下,熱浪似火。殷墟是中國商朝后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兩岸,以小屯村為中心,面積約30平方千米。商后期叫北蒙,又稱殷。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都于此,至紂亡國,共傳8代12王,前后達273年。周滅殷后,曾封紂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亂被殺,殷民遷走,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館的建筑風格呈現(xiàn)為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銅色的大門上方有甲骨文字“大邑商”三個字,象征著商代文明的重要性。 建筑外觀采用青銅飾面幕墻,仿佛是一座從商代走來的青銅鼎。建筑設計不僅體現(xiàn)了對商代文化的尊重,也與周圍的環(huán)境地貌渾然一體,維持了殷墟遺址原有的面貌。博物館建于2005年。俯瞰,從平面上看,建筑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我先進了“車轔轔,馬蕭蕭,車馬遺跡展”館。精妙絕倫、氣勢磅礴的商代文物訴說著輝煌燦爛的商文明。裝飾華麗、結(jié)構(gòu)精巧、機動靈活的馬車,展現(xiàn)著商王朝卓越的制造技術,是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馬車實物標本,更是對3000多年前商文明的生動詮釋。</p><p class="ql-block">馬車不僅用于日常交通,還用于戰(zhàn)爭、禮儀、田獵等方面,更是商王、貴族的重要身份象征,也作為隨葬品埋于其墓葬附近或墓道內(nèi),繼續(xù)為亡者服務。</p><p class="ql-block">歷史更迭,木銅朽蝕,一代王朝的恢弘盛景已隨歲月悠然遠去。</p><p class="ql-block">觀展,觸及心靈,現(xiàn)代中國的大飛機、航母、高鐵等無一不是受眼前這些古代馬車的啟廸。</p> <p class="ql-block">(馬車——精妙絕倫、氣勢磅礴的商代文物訴說著輝煌燦爛的商文明)</p> <p class="ql-block">(至今,殷墟已發(fā)掘車馬坑90余座,考古學家使商代馬車結(jié)構(gòu)得以復原,車馬配飾逐漸清晰)</p> <p class="ql-block">(殷墟馬車均為木質(zhì)雙輪單轅車,由轅、軸、輿、輪、衡、軛等幾大構(gòu)件組成。轅與軸十字交叉,輿置于其上,輪分立兩旁,衡駕于前方,雙軛分置于衡左右,套于馬頸。馭手策馬,馬以軛牽引衡,衡帶動轅,轅拉動軸,軸帶動雙輪前行)</p> <p class="ql-block">車馬館只是拉開序幕,二樓“偉大的商文化”才是典藏之展。</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偉大的文明。</p><p class="ql-block">“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以玄鳥為圖騰,以青銅為禮器,以文字為記載,商人匯聚燦若群星的史前文明,繼承夏代王朝初態(tài),在交融與共中形成輝煌壯美的商代文明。</p><p class="ql-block">商文明鞏固了以中原為中心的天下體系,形成了后世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版圖。</p><p class="ql-block">“中原文化殷創(chuàng)始”“觀此勝于讀古書”。</p><p class="ql-block">商文明中以商王為核心、宗族為單元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牢固的組織結(jié)構(gòu),奠定了早期中國“家國同構(gòu)”的社會秩序。</p><p class="ql-block">商文明中的青銅器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的最高成就,其中蘊含的禮儀與禮制、秩序與地位,是世界青銅文明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商代文字距今3000多年,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其文字體系一脈相承,發(fā)展至今,維系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是真正的中華基因。</p><p class="ql-block">每一個王朝都為今天的中國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應該激勵國人為國之奮斗。</p> <p class="ql-block">(商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部族,文獻記載商人的始祖契助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商族不斷發(fā)展,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先商文化。公元前約1600年,商族首領成湯率領各方國聯(lián)軍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夏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起中國第二個王朝一—商王朝。自公元前約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成湯立國至帝辛失國)</p> <p class="ql-block">(商王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tǒng)帥,步兵、車兵、射兵均已齊備,還有一定數(shù)量的騎兵和舟兵,構(gòu)成商王朝在軍事上的絕對優(yōu)勢)</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旅行,在中國的歷代王朝中穿行。夏商周是泱泱中華文明史開啟的三大王朝,一代又一代總是逆流而進的,任何一個王朝都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三國兩晉南北朝,盡管亂,但各種思想迸出的火花,還有亂世中的英雄人物,都值得頌揚。歷史的塵埃已定,放聲歌唱吧。</p> <p class="ql-block">(中國文字博物館建在安陽,館前有一“字”坊,特別有意義,進館問了才明白)</p> <p class="ql-block">(大廳內(nèi)仍是“字”字作序,在一片龜甲上造型)</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館與中國文字博物館相鄰。字字博物館建筑設計體現(xiàn)了宮廷文化和漢代建筑風格。首先讓人體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外部最具特色的“字坊”,采用了金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展現(xiàn)了商代中晚期青銅器上最常見也最為尊崇的紋樣——玄鳥紋(也稱為鳳鳥紋)。我在這打卡,有一種刻骨銘心的獨特意義。入館后,總算問了個明白。對玄鳥紋亦是。</p><p class="ql-block">這一設計不僅象征著文字的重要性,還體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此外,博物館外部還設有由28片銅質(zhì)甲骨片組成的碑林,隱含了殷商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元素——甲骨文和青銅器,進一步強調(diào)了博物館的文化主題和歷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此行,看到中國珠算博物館設在南通,文字博物館設在安陽,其根淵不言而明。</p><p class="ql-block">夜宿地址不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