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大吉巷成巷于明朝,當時稱“打劫巷”,因地勢偏僻常有打劫事件得名,清朝乾隆年間改稱“大街巷”,清末為圖吉利諧音改名為“大吉巷”。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時,南側的羊肉胡同改稱“南大吉巷”,原大吉巷則被稱作“北大吉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吉巷近鄰北京地鐵4、7號線車站,距離天安門2.5公里,5公里范圍內覆蓋金融街、西單、王府井、崇文門等多個商圈,交通便利,客源豐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吉巷自金代起就是繁華街市,明代隨著前門商業(yè)中心向周邊輻射,菜市口一帶逐漸繁榮,清代時周邊市場眾多,北京最早的烤鴨店便宜坊就開設在米市胡同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6年開始城市更新工作,歷經(jīng)9年改造,從擁擠的胡同“大雜院”蛻變?yōu)槿诤衔谋?、商業(yè)、辦公、綠地的城市綜合體,成為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城市更新的標桿項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將古香古色的京城建筑美學與現(xiàn)代時尚設計相結合,灰瓦坡頂、雕花門窗等傳統(tǒng)元素與通透的玻璃幕墻相映成趣,構建出層次豐富的立體商業(yè)空間,呈現(xiàn)出“四合院商圈”的獨特風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一帶曾是會館和名人故居集中地,是“宣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如康有為故居(南海會館),魯迅曾居住的紹興會館等。民國時期,這里成為梨園行和曲藝界名人的聚居地,李萬春、白云鵬等京劇名流曾在此居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吉巷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宣南文化的集中承載地區(qū)之一 。下沉式商圈設計秉持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理念,將胡同四合院元素與現(xiàn)代商業(yè)空間相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充分利用空間,基于“地上控規(guī)模,地下挖價值”思路,在有限的地面空間基礎上,深挖地下空間潛力,構建多層地下商業(yè)區(qū)域。在地下空間布局上,通過合理規(guī)劃通道、天井等設施,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風,解決地下空間壓抑和封閉問題,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下一層為特色零售區(qū)。匯聚各地特色文創(chuàng)產品、非遺手工藝品以及潮流時尚單品。設置“宣南記憶”主題文創(chuàng)店,售賣以宣南文化為主題的紀念品、書籍、明信片等;引入多家非遺工作室,現(xiàn)場展示剪紙、京劇臉譜繪制、傳統(tǒng)刺繡等技藝,消費者可參與體驗和購買成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下二層規(guī)劃成美食天地,匯聚各地特色美食和北京傳統(tǒng)小吃。設立北京小吃街,匯聚豆汁焦圈、鹵煮、炒肝、炸醬面等地道美食,還原老北京小吃攤的熱鬧氛圍;同時引入全國各地特色美食,如重慶火鍋、四川串串香、廣東腸粉等,滿足不同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商圈總體量達36萬平方米,集“城市文化會客廳、市民休閑廣場、商業(yè)綜合體、生態(tài)樓宇集群”四位一體。其中中海金融中心作為北京首個商業(yè)辦公零碳建筑,成為中軸線上的“綠色地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吉巷項目修復了48處有保護價值的院落、61處傳統(tǒng)院落及5條歷史胡同,康有為故居、《每周評論》舊址等文保建筑重煥光彩,“共生院”“共生街區(qū)”的設計延續(xù)了四合院居住美學,編織了社區(qū)紐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沉廣場打造為中央設置舞臺,定期舉辦京劇、相聲、雜技等傳統(tǒng)文藝演出,以及時尚新品發(fā)布會、音樂節(jié)等現(xiàn)代文化活動,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潮流的碰撞融合;周邊設置休閑座椅、花壇、噴泉等景觀設施,為消費者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進大吉巷的人心情一定會是多元的,有世代在此挑水生火的原土著,回到這里感觸一下這里的變遷,尋找一些兒時的痕跡,也會有打拼在京城的新居民,來瀏覽一下南城的新地標,品嘗一下老北京的各色美食有多美,感觸一下各種奢飾品有多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出這里后感悟或許各有不同,也許有人會因告別小巷的靜謐,感受到外界的開闊與喧囂;或許有人會贊譽巷里新的時光,明白每段旅程的結束都意味著新的開始,要帶著回憶繼續(xù)前行。無論感觸如何都會思緒萬千,因為大吉巷就是充滿了故事的小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