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英雄的冀魯邊

齊桂榮

<p class="ql-block">作者:武金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時間的推移,80多年前發(fā)生在滄州大地上的那段冀魯邊區(qū)波瀾壯闊的歷史,或許從人們的記憶中已經淡淡的忘去,有許多年輕人更是根本上就不知道這段紅色歷史。但歷史是不能忘記的。紅色的冀魯邊區(qū),曾是一片燃燒著革命者激情、潑灑著民族志士鮮血、高昂著共產黨人斗志的紅色土地,是一部由無數(shù)先烈用犧牲、用大義、用忠誠書寫的雄渾史詩,是一座展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怕犧牲地反抗壓迫、抗擊侵略的“民族魂”的精神豐碑。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我們應當重溫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讓它的旗幟永遠?立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成為激勵我們?yōu)閺妵ㄔO、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的強大動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冀魯邊區(qū)領導在研究作戰(zhàn)方案</span></p> 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戰(zhàn)時期的冀魯邊區(qū),是指河北省南部和山東省北部相連的大片土地,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包括隸屬于山東的德縣、陵縣、德平、樂陵、陽信、商河、無棣、惠民、臨邑、濟陽等縣及平原、禹城兩縣的津浦路東、齊河的津浦路北,濱縣、沾化兩縣的一部分和河北的鹽山、東光、南皮、吳橋、寧津(今屬山東?。?、慶云(今屬山東?。⑿潞#ń顸S驊市)以及滄縣、青縣兩縣的津浦路東部分。這里是中國南北交通的樞紐,北控京津,南迫濟南,東鎖渤海灣,西扼津浦路和大運河,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當時這一地區(qū)隸屬于中央北方局和山東分局領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冀魯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形成于1937年至1938年之間。1937年七七事變后的7月15日,為了建立抗日武裝,由馬振華、周觀波、邸玉棟、王俊峰、劉子芳、崔吉章、邢仁甫、李子英、傅炳翰、呂墨翰等人,在鹽山縣的舊縣鎮(zhèn)(今千童鎮(zhèn))宣告成立了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在華北平原上建立起第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民眾武裝。隨之,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把樂陵、無棣、慶云、寧津、新海、滄縣東部、鹽山東部等抗日武裝聚集在自己的旗幟之下,隊伍不斷壯大,由開始的幾百人逐步發(fā)展到數(shù)千人。由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需要,這支隊伍后改稱為“國民革命軍敵后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簡稱三十一支隊),組織冀魯邊的民眾與駐這一地區(qū)的日偽軍展開了英勇的斗爭。到1938年5月,三十一支隊收復鹽山、攻克無棣、智取慶云、光復樂陵、占領董村,冀魯邊抗日根據(jù)地初步形成,為八路軍進入邊區(qū)奠定了基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為冀魯邊區(qū)區(qū)域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開展敵后抗日武裝斗爭,在華北建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1938年6月,根據(jù)中央軍委研究,由毛澤東同志親自提議,八路軍永興支隊、津浦支隊和—一五師三四三旅政委蕭華率領的一支由200人組成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先后抵達冀魯邊區(qū),由蕭華任司令員兼政委,統(tǒng)一領導抗日武裝斗爭,開辟和建立新的抗日根據(jù)地。在蕭華司令員的帶領下,立即著手干了四件大事:一是統(tǒng)一整頓整編部隊,發(fā)展抗日武裝;二是放手發(fā)動群眾,建立抗日政權;三是大力開展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團結友軍,共同抗日;四是開辦黨校和抗日軍政干校,培養(yǎng)抗戰(zhàn)急需的干部。在蕭華司令員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奮斗,很快建立起了冀魯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抗日武裝逐步發(fā)展到近20000人,使冀魯邊區(qū)成為全國開展抗日戰(zhàn)爭最大的平原根據(jù)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冀魯邊抗日根據(jù)地大約經歷了三個階級:第一階段是創(chuàng)建時期,于1937年10月,中共冀魯邊區(qū)工委成立,標志著邊區(qū)有了統(tǒng)一的黨政領導機構;1938年7月,又成立了冀魯邊區(qū)軍政委員會;同年9月,蕭華司令員率部隊到達邊區(qū)后,又成立了以蕭華為書記軍地合一的軍政委員會。這一時期,在蕭華司令員的帶領下,通過軍民的共同努力,打了許多大勝仗,殺的敵人聞風喪膽,對支援全國的抗戰(zhàn)斗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第二階段為慘酷斗爭時期。1939年未,蕭華司令員領導的主力部隊奉命開往魯西,從這以后,敵人向邊區(qū)瘋狂開展了圍剿,到處實行搶光、燒光、殺光政策,使邊區(qū)進入最困難時期,許多黨組織遭到破壞,一些軍地干部在斗爭中犧牲,尤其是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邢仁甫叛變事件,使邊區(qū)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第三個階段為勝利時期。1944年以后,隨著國際反法西斯斗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和日本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的失敗,日本的銳氣大減,兵力也越來越不足,這時的冀魯邊區(qū)與山東的清河區(qū)合并建立了渤海區(qū),在渤海區(qū)黨政軍的統(tǒng)一領導下,邊區(qū)的抗日斗爭節(jié)節(jié)勝利,使大片的土地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戰(zhàn)斗在冀魯邊區(qū)的蕭華司令員</span></p> 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八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中,冀魯邊區(qū)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zhàn),頑強抗敵,充分運用游擊戰(zhàn)術,巧妙地打擊敵人,僅根據(jù)蕭華司令員在冀魯邊區(qū)時的日記記載,一年多的時間里共進行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177次,擊斃日冠1923名,擊斃偽軍3845名,俘虜偽軍1368名,繳獲步馬槍2123條,駁殼槍173支,手槍133支,輕機槍21挺。</p><p class="ql-block"> 冀魯邊區(qū)在抗戰(zhàn)中打了不少大勝仗。如在東光縣組織的三打燈明寺,共殲滅日偽軍500多人,繳獲步槍400多支,機槍4挺和大批物資。在陵縣打響的鏖戰(zhàn)大宗家,共擊斃日軍多人,連日軍頭目安田大佐也沒跑脫被打死的命運,打出了邊區(qū)抗日部隊的威風。在商河縣沙高村,我軍在敵人層層包圍的況下,組織突圍,共打死打傷敵人500多人,創(chuàng)造了平原突擊戰(zhàn)的奇跡。在吳橋縣發(fā)起了消天張國基頑軍的戰(zhàn)斗,一舉活捉張國基以下1000多人,斃傷800多人,繳獲迫擊炮兩門,機槍數(shù)10挺,長短槍2000多支,軍用電臺、地圖若干,徹底消滅了這股無惡不作的頑軍。組織攻克無棣縣大魏庒(今屬海興縣)日偽據(jù)點,共斃傷、俘虜敵軍300多人,繳獲輕機槍3挺,步槍300多支,從而打通了冀魯邊區(qū)與山東清河區(qū)聯(lián)系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冀魯邊區(qū)軍民英勇殺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最著名的是1939年1月在鹽山縣韓集村組織的一次伏擊戰(zhàn)。我挺縱六支隊獲悉,1月21日鹽山有一支200余人的日軍中隊,將用幾十輛大車拉著物資,準備經過鹽樂公路到舊縣鎮(zhèn)(今千童鎮(zhèn))安據(jù)點,于是決定在敵人路過的韓集村打一場伏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天拂曉,六支隊七團在副團長仉鴻印和政委陳德的帶領下,埋伏在韓集村外公路兩倒的墳地、樹林和挖土的灣子里。早晨太陽剛剛升起,日軍隊伍出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待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一齊開火,日軍驚慌失措,死的死,傷的傷,受驚的騾子駕著載滿輜重的大車亂踏亂竄,人仰馬翻。中午時,韓集村及周圍村莊的群眾聽到八路軍把日軍圍困在公路上,紛紛拿著大刀、紅纓槍、七節(jié)鞭,甚至鐵銑、木棍跑來參戰(zhàn),為支隊戰(zhàn)士助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中午打到黃昏,敵人幾次反撲都被支隊擊退。這時,戰(zhàn)士們越戰(zhàn)越勇,躍上公路與敵軍展開白刃戰(zhàn),中隊長西村被擊斃,日軍全軍覆沒。這一仗共繳獲步槍200余支,擲彈筒4個和大量彈藥,還有糧食、軍毯、軍服、藥品、醫(yī)療器械等物資60余車。韓集伏擊戰(zhàn)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冀魯邊區(qū)軍民的斗志,同時也為八路軍堅持平原游擊戰(zhàn)樹立了典范。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抗戰(zhàn)兩年的總結中,把韓集伏擊戰(zhàn)作為平原作戰(zhàn)的光輝范例予以表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為韓集伏擊戰(zhàn)舊址</span></p> 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時,冀魯邊區(qū)孤懸于華北腹地,牽制日偽軍數(shù)十萬之眾,四面受敵,屢陷危局,是山東乃至全國最艱苦的抗日根據(jù)地之一。我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不怕犧牲,英勇奮戰(zhàn),先后粉碎敵人萬人以上的“掃蕩”5次,3000人以上的“掃蕩”10余次,粉碎敵人5次“治安”強化運動,殺傷大量日偽軍。龍其一些共產黨員,頭可斷,血可流,但抗擊外辱、忠誠于黨,盡忠于國的意志巋然不動,先后有縣團級以上干部90多人壯烈犧牲,10多萬軍民流盡最后一滴血,譜寫了一部艱苦卓越、氣貫長虹、撼天動地的英雄史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3年9月下旬的一天,冀魯邊區(qū)先是擔任《逢火報》后是《冀魯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的傅國光,在慶云縣小魏莊一帶布置報社工作時不幸被敵人抓捕,日軍見他手上沒有老繭,又見他衣服上有墨水痕跡,懷疑他是八路軍,對他審訊逼問。傅國光堅決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敵人便對他施用了酷刑,灌涼水、灌辣椒水、用香頭燒腋下……但他緊咬牙關,只字不吐。敵人又把他綁在大樹上,以死相威脅,他仍不屈服。殘暴的敵人見無計可施,惱差成怒,兇狠的用刺刀殺害了傅國光。傅國光犧牲時年僅27歲。當敵人走后,戰(zhàn)友們把他的遺體秘密送回老家鹽山縣百尺桿村,在給他沖洗遺體時,發(fā)現(xiàn)他全身被刺十多刀,但他的面容卻坦然、安詳,毫無驚恐之色,表現(xiàn)了一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像傅國光這樣的英雄,在冀魯邊區(qū)有很多很好。如為 了爭取新??h大趙村頑軍頭子孫仲文聯(lián)合抗日,卻被慘殺的冀南區(qū)第六專員公署專員兼軍區(qū)司令員的楊靖遠; 因叛徒告密,被敵人包圍后, 在突圍中犧牲在寧津縣薛村的津南地委書記馬振華 ;帶領縣委機關人員在鹽山縣 高灣一帶開展工作時,被叛徒王連壁慘遭殺害的鹽山縣委書記王俊峰;在跟隨一地委轉移,在東光縣劉大甕村遭到包圍時,毅然決然與敵人戰(zhàn)斗,堅持到最后犧牲的冀魯邊區(qū)婦救會主任崔蘭仙;在東光縣四柳林突擊戰(zhàn)中,英勇無畏,為國捐軀的一地委書記杜子孚、組織部長邸玉棟、專員石景芳;為了策反偽軍頭子,孜身一人在新??h常郭鎮(zhèn)李子扎村,被偽軍包圍壯烈犧牲的新??h縣長姜思民;在被敵人抓捕后,被敵人先后刮去兩只耳雜、挖眼割舌、砍去一條胳膊的情況下,仍頑強站立並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而壯烈犧牲的回民武裝大隊副大隊長張風亭;因在無棣縣曹莊子(今海興縣)與頑六旅戰(zhàn)斗中犧牲的老紅軍、回民支隊參謀長何仕興;因從事宣傳工作被敵人抓捕后,為保守秘密,寧死不屈,慘遭敵人殺害的滄縣蔡家胡同英雄少年吳金嶺;等等。還有的在受到敵人重重包圍的情況下寧死不當俘虜,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有的為了不使情報落到敵人的手里,在犧牲前把情報硬是塞進了自己負傷的傷口里;有的在戰(zhàn)斗中拉響最后一顆手榴彈,與撲上來的敵人同歸于盡……。他們的英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用共產黨人的鮮血、烈火和斗志,在冀魯邊區(qū)大地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豐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中,冀魯邊區(qū)就有29名赫然在列,當時全國有37個縣以烈士名字命名,冀魯邊區(qū)就有5個縣,如黃驊縣、靖遠縣、振華縣等,表達了黨和人民對英烈的懷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光榮犧牲的《冀魯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付國光</span></p> 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冀魯邊區(qū)戰(zhàn)斗的日子里,軍愛民,民擁軍,結下了魚水深情。邊區(qū)的人民把最后一把米、最后一尺布、最后一點鹽,都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的軍隊。許多正在風華正茂的青年,義無反顧地拋妻別子,扔下手里的鋤頭、算盤、毛筆,加入了抗日的隊伍。廣大婦女組織起來,做軍鞋,照顧傷員,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掩護自己的子弟兵。其中最感人的是流傳在冀魯邊區(qū)的三位大娘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八路軍干部戰(zhàn)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滄縣小莊鄉(xiāng)吳小莊(今屬鹽山縣)的魏大娘。由于受地下黨員劉漢杰的影響,走上了革命道路。她兒子魏希榮在魏大娘的鼓勵下成為吳小莊第一個共產黨員,并組建黨支部擔任了支部書記。很快,魏大娘家成了抗戰(zhàn)的堡壘戶,縣區(qū)干部把他家作為聯(lián)絡點,經常在這里聚集開會,把這里都當成最保險的地方??h委書記孫軼青、區(qū)長王志遠等都是她家的常客。1940年冬的一個夜里,區(qū)委組織部王部長到魏大娘家住宿,不幸村子被敵人包圍,並挨戶搜查。魏大娘一看王部長不能突圍,便急中生智,讓王部長躺在炕上,蓋上被子,裝作自己的兒子生了傷寒病。當偽軍闖進門后,一再追問坑上躺的是誰時,魏大娘平靜的一口咬定是自己的兒子,得了重傷寒病。隨來的村長也幫腔說是魏大娘的兒子,于是偽軍頭目哼了一聲帶隊離開了。偽軍前腳走,魏大娘立即護送王部長轉到房后,通過聯(lián)絡洞,走出交通溝脫離了危險。象這種機警保護八路軍干部的故事還有很多,有八路軍感動得把魏大娘稱作為自己的親娘。</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是鹽山縣塔上村的邢大娘。由于她接觸到幾個當?shù)氐牡叵鹿伯a黨人,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后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于是她家在抗戰(zhàn)之初就成了我黨地下交通站,由她負責接送我黨的情報工作。在革命形勢最嚴酷的時候,為掩護革命同志,她與全家人利用晚上的時間在院子里偷偷挖了一個地洞,發(fā)揮了大的作用,區(qū)縣的領導在這里研究過工作,傷病員在里邊養(yǎng)過傷病。有一天夜晚,突然有三個人跑進了她家,她一看是自己的同志,立即讓他們藏到了洞里,上面蓋上了柴草。趕來的敵人翻箱倒柜也沒找到個人影,于是氣急敗壞的偽軍把邢大娘捆起來,帶到村南一個場院里吊到一棵棗樹上,邊用皮鞭子打邊問邢大娘把人藏在哪里,邢大娘怒視著敵人一字不吐。這時天色已亮,日偽軍怕八路軍得時消息把他們包圍了,便放下邢大娘倉皇逃回了據(jù)點。</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位是樂陵縣大常莊的常大娘。常大娘有個本族的叔叫常洪鱉,是本村的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由于常聽他講共產黨抗日的故事,便有了想接近共產黨的思想,于是常大娘很快成了聞名冀魯邊三分區(qū)、靖遠縣響當當?shù)谋緫?,遇到緊急情況到她家去成了共識。1942年冬的一天,常大娘正在打掃院子,忽然跑進兩個陌生人,看后立即斷定是自家人,馬上領到屋里掀起土坑上的席子,撤掉幾塊磚,讓二人迅速藏進下面的地洞,然后又蓋好炕磚,還原了炕席。當敵人闖進來后,反復逼問常大娘,常大娘和他們打起了啞巴纏來,氣的敵人翻箱倒柜、敲桌子打板凳,結果是一無所獲。于是敵人氣狠狠地踢了常大娘腰上一腳,氣哼哼轉身而去。原來這個地洞,是常大娘從1938年秋開始著手挖的,可容納120多人,有多個出口,即便是敵人圍住了院子,我工作人員都能由此脫身,可謂萬無一失。這里成了冀魯邊三分區(qū)軍政機關、靖遠縣黨政機關以及靖遠縣二區(qū)抗日軍政人員的經常性聯(lián)絡點和會合處。常大娘曾經自豪地說:“這些年敵人沒在俺家搜出一個同志來?!?lt;/p><p class="ql-block"> 在冀魯邊區(qū),三位大娘的故事,是全區(qū)人民英勇無畏支援抗戰(zhàn)的縮影,還有千千萬萬個“大娘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保護著自己的子弟兵,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之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老大娘救助傷員</span></p> 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3年,正當冀魯邊區(qū)黨政軍機關由山東省樂陵縣遷至河北新??h邢王文一帶不久,廣大軍民以新的姿態(tài),準備度過黎明前的黑暗的時候,邊區(qū)發(fā)生了一起震驚全區(qū)乃至全省和全國的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6月30日,根據(jù)冀魯邊區(qū)黨委擴大會議的要求,在新??h大趙村一個地主的院落里,由軍區(qū)副司令員、教導六旅副旅長黃驊主持,召開全區(qū)偵察通訊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軍區(qū)參謀處長陸成道,司令部軍訓股股長遲田、偵察股副股長崔光華、政治部保衛(wèi)科科長陳之彪,第一軍分區(qū)偵通股股長齊耀亭、作戰(zhàn)參謀董興根,第二軍分區(qū)偵察參謀兼?zhèn)赏ㄕ鹃L劉金財、司令部管理股副股長解玉山。會議進行到下午6點多鐘時,軍區(qū)手槍隊隊長馮冠奎手握兩把匣子槍,帶領手下11人突然闖入會場,并立即開槍,首先打中黃驊。齊耀亭、遲田等人正要還擊,被馮的手下先開火,中彈倒在血泊中。在馮冠奎等人火力屠戮下,黃驊、陸成道、陳之彪、董興根、崔光華5人當場犧牲,其他四人身負重傷。黃驊的警衛(wèi)員李天佑聽到槍聲疾速趕來,正與行兇外逃的馮冠奎相遇,被馮開槍擊中犧牲,在馮又相繼打死兩名警衛(wèi)戰(zhàn)士后逃向海邊的馮家堡一帶。</p><p class="ql-block"> 山東分局和一一五師接到邊區(qū)報告后,立即開展了調查,幾經周折,查清這起事件的背后推手是軍區(qū)司令員、教導六旅旅長邢仁甫,原因是上級組織準備調他到延安學習,計劃讓黃驊接任他的職務,他認為這是上級組織不信任他,再加上在工作中與黃驊有矛盾,便將一腔怨恨灑向黃驊,故產生了殺害黃驊之心。事情敗露后,邢仁甫先是投靠了日軍,后又投靠了國民黨,成為可恥的叛徒。直到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時,邢仁甫被捉拿歸案,1950年被押回他的原籍鹽山縣舊縣鎮(zhèn)(今千童鎮(zhèn))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判處死刑就地被處決。</p><p class="ql-block"> 黃驊被刺事件和邢仁甫叛變事件,對冀魯邊區(qū)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邊軍民在山東分局、軍區(qū)的正確領導下,采取有理有利有度的應對措施,爭取了受邢仁甫的蒙敞者,穩(wěn)定了軍心民心,度過了這個最艱難、最危急的時期,經受住了特殊的考驗。為了更好地領導冀魯邊區(qū)的斗爭,1944年1月,經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央軍委批準,將冀魯邊區(qū)與南臨的清河區(qū)合并,成立渤海區(qū)黨委、渤海軍區(qū),從此,冀魯邊區(qū)作為一個地理、軍事、政治、經濟概念,消弭于烽煙戰(zhàn)火之中。</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戰(zhàn)形勢如星火蹦進干枯的草原,瞬間成燎原之勢。在渤海區(qū)委、渤海軍區(qū)的領導下,先后攻克了原冀魯邊區(qū)所轄的慶云、陵縣、德平、臨邑、寧津、惠民、鹽山、新海、無棣、商河等20多個縣,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被叛徒邢仁甫殺害的黃驊副司令員</span></p> 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冀魯邊區(qū)在我國革命史上雖然只存在了僅僅7年的時間,但是卻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p><p class="ql-block"> 鍛造了一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善戰(zhàn)、無堅不催的人民軍隊。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原冀魯邊區(qū)的軍隊合并到渤海區(qū)后,很快又投入了全國解放戰(zhàn)爭,作為勁旅開赴東北戰(zhàn)場,參加了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直至解放海南島和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一部先后參加了青滄戰(zhàn)役、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淞滬戰(zhàn)役,直至解放閩贛大地,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有許多干部戰(zhàn)士犧牲在異國他鄉(xiāng)。建國后,曾經在冀魯邊戰(zhàn)斗過的軍事干部,有1人晉升為上將,7人晉升為中將,17人晉升為少將,多人晉升為師團干部,他們?yōu)樾轮袊能婈牻ㄔO作出了卓越的貢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冀魯邊區(qū)最后一任黨委書記王卓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育了一支忠于黨、忠于人民、善于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作風優(yōu)良的干部隊伍。在解放戰(zhàn)爭初期,為了支援南方一些省份的工作,根據(jù)中央的要求,原冀魯邊區(qū)所轄縣先后派出南下干部3000名,主要支援浙江溫州、杭州、寧波、衢州等地的新政權建設和恢復經濟。這些南下干部入鄉(xiāng)隨俗,學習地方方言,很快適應了當?shù)丨h(huán)境的需要,積極建設新政權,幫助群眾發(fā)展生產,受到了當?shù)厝罕姷臍g迎。其中鹽山縣派出南下干部160名,主要幫助浙江衢州地區(qū)的江山縣、龍游縣、江蘇嘉定縣等建立新政權。年僅19歲的女干部張風俊在幫助當?shù)亟朔酥?,不幸被土匪抓捕,但她寧死不屈,慘遭土匪殺害,被當?shù)刈u為“劉胡蘭式的女英雄”,至今當?shù)厝诉€經常來鹽山為張風俊掃墓。解放后,有大批干部走上地廳級、省部級領導崗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紅色資源,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寶貴財富。建國以后,原冀魯邊區(qū)的各縣都修建了烈士陵園,每逢重大節(jié)日,成千上萬的干部、群眾、學生都到烈士陵園祭祀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近些年來,又興起了一股興建紅色紀念館熱,最引人注目的是山東樂陵市修建的“冀魯邊區(qū)革命紀念館”,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展出了當年冀魯邊區(qū)那段可歌可泣的不朽歷史,到這里來接愛國主義教育的人員絡繹不絕。目前“華北民眾抗日紀念館〞又正在鹽山修建中。在一些重要村莊、重大事件發(fā)生地、—些英雄犧牲地,修建的紀念館、紀念碑更是比比皆是,形成一個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勵著后人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文化,為建設中國式現(xiàn)代化而奮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圖:武金琢老人在學生中傳承紅色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冀魯邊區(qū)是英雄的冀魯邊,苦難輝煌的冀魯邊,在抗戰(zhàn)中形成的愛國抗敵、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團結奉獻的冀魯邊精神,永遠是激勵這塊土地上人民奮發(fā)圖強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冀魯邊的紅色歷史將永遠刻在人民的心里、留在人民的記憶中。冀魯邊區(qū)在我國革命史上雖然只存在了僅僅7年的時間,但是卻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作者:武金琢</p><p class="ql-block">編輯:桂榮</p><p class="ql-block">圖片:4、7張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p><p class="ql-block"> 其他圖片作者提供。</p><p class="ql-block">配樂:精忠報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