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000年很遠(yuǎn) 山西很近。到太原一定要到中國最早的皇家園林——晉祠博物館。不到晉祠枉來太原!</p> <p class="ql-block">晉祠(3000年歷史)是一座比頤和園還早千年的古建筑瑰寶,近百座建筑錯落于山水間,自然與歷史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晉祠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知名于北魏、北齊,興盛于隋、唐,到了宋元明清,晉祠早已功成名就。</p><p class="ql-block">3000年前的西周還是奴隸社會,等于說晉祠跨越了整個封建社會。也就是說下圖的后兩排,真的是相當(dāng)恐怖。</p> <p class="ql-block">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甕山麓、晉水發(fā)源處,山西簡稱晉省,就是從這里來的。這便是晉祠名字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晉祠是皇家祠堂,最初是為周文王之孫、周武王之子、晉國的首任諸侯唐叔虞祠所建的一所祠,名為唐叔虞祠。</p> <p class="ql-block">唐叔虞和周成王是親兄弟,他們的母親就是晉祠中圣母殿供奉的人。也就是說是唐叔虞為了祭奠母親所建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唐叔虞(姬虞)名字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晉祠在之后的朝代不斷地修繕、擴(kuò)大,到了今天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一座中國歷代古建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露天博物館</span>。晉祠博物館也改變了我們腦海中刻板的室內(nèi)博物館印象。</p> <p class="ql-block">晉祠的集稱就是“三絕三寶三匾”。</p> <p class="ql-block">三絕:周柏、難老泉、宋代彩塑</p> <p class="ql-block">三寶:獻(xiàn)殿、魚沼飛梁、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三匾:“水鏡臺”、“對越”和“難老”</p> <p class="ql-block">游覽晉祠,需慢慢行、細(xì)細(xì)看,這里風(fēng)光秀美優(yōu)雅,樹木蔥蘢如蓋。</p> <p class="ql-block">晉祠古建筑中,從宋代至清代均有遺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塑、壁畫、碑刻收藏其內(nèi),</span>亭臺樓閣、宮觀祠廟、塔橋廊坊,古典建筑中的樣式幾乎都能在這里看到。</p> <p class="ql-block">沿中軸線走,可以經(jīng)過晉祠三大國寶級建筑——獻(xiàn)殿、魚沼飛梁和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有8根紅色廊柱,每一根上都裝飾著木雕盤龍,神態(tài)不一,造型各異,從宋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龍所帶有的威嚴(yán)凌厲絲毫不減,身上的鱗甲片片分明,讓人對當(dāng)年工匠高超的手工技藝除了贊嘆還是贊嘆。</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有42尊彩繪侍女像為晉祠“三絕”之一,侍女們身材纖細(xì),面容飽滿,高額頭、柳葉眉,帶著宋時美人特有的風(fēng)姿。</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另一側(cè)便是晉祠“三絕”中的另一絕——難老泉。難老泉是晉水主源頭,常年溫度恒定且清澈見底,被譽(yù)為“晉陽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不僅泉水頗有來頭,其上藻井繁復(fù)華美,龐大壯觀,來打卡時一定不要只顧低頭,也要看看抬頭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到山西要趁早哦!??!</p> <p class="ql-block">修祠堂是古人感恩的頂級方式,敬天法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是對先人的緬懷,心靈的慰藉,更是文化傳承的紐帶。這也是晉祠留存至今的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