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個名字大有深意,“寂”,指心性的本體寂靜不動,如鏡子的本體;"照"是指能清楚地映現(xiàn)一切事物,如同鏡子如實照見外物,這是一種修行所追求的境界,即心在寂靜中能明了一切,在明了一切時又保持內(nèi)心的寂靜。</p><p class="ql-block"> 李白的《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中"澄慮觀此身,因得通寂照"一句,提到"寂照",是說通過澄凈思慮觀察自身,從而達到一種與寂靜、觀照相通的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 大理太美了,即使沒看過劉亦菲的電視劇,我也超級愛這個有風的地方。大理絕對值得多花時間。把行程從兩天調(diào)整到三天,查小紅書看到了很多人少景美的地方,但是距離時間都不太允許,基本還是走了大眾線路。寂照庵是按我的意見增加的點。她是一個以多肉庭院出名的地方,跟我來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慕名而來。都在向路邊的大娘打聽走哪條路。從蒼山感通索道下來,寂照庵方向有兩條路,一條路近,臺階多,拔高快,十幾分鐘到達。平一點的路能開車,走起來舒服,但是遠一些,二十幾分鐘也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穿過開滿繡球花的密林,吹著涼涼的風,光線透過樹葉的縫隙,打在花瓣上,樹干上,安靜又浪漫。山坡上盛開著大片的藍色繡球,配上五顏六色扎染桌布,隨風飄舞,很云南的感覺。一瞬間覺得那滿山的藍色,似乎也是從蠟染坊里借來的,比天空湖水更純粹的藍色。</p> <p class="ql-block"> 在寂靜中照見萬象,也照見自己。一路爬上來氣喘吁吁,一轉(zhuǎn)眼,就看見它靜靜地在古樹懷抱里,飛檐翹角,那么精致地站著,門前的水池有魚,繁花盛開,游客很多,但是沒有人喧嘩。一到這,心開始慢慢靜下來,說話也自覺不自覺地降低音量,生怕打攪這一方凈土。</p> <p class="ql-block"> 寂照庵始建于明初,曾被戰(zhàn)亂摧毀,民國時期重建。</p><p class="ql-block"> 鮮花禮佛,別處也這么說,也供花,但是買來的那一盆盆一束束,太像花店的產(chǎn)品。只有在這里,感覺到精致用心,平時自然,卻又無比莊嚴,讓人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也許因為沒多少錢,尼姑們用自己的雙手,透過時間,打理出了這樣一個多肉的世界。愛與敬,不拘于形式,用心就好,堅持就好。照片發(fā)給閨蜜,她說都是老樁啊,長得真好。確實,長此以往的堅持,才有如此的魅力。堅韌,是這座庵堂的底色。喜歡這里的氛圍,可以吃齋,品茶,看書,也可以什么都不做,靜靜地發(fā)呆。</p><p class="ql-block"> 吹著風,看光影在花瓣上行走,感受時間緩慢卻從不停滯地流淌,難得的自在,靜下來,關(guān)照自己的內(nèi)心,關(guān)照這個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