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親愛的老師、家長、同學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園本應是知識的殿堂、成長的樂園,是充滿陽光與歡笑的地方。然而,校園欺凌卻如陰霾般侵蝕著這份美好,給無數(shù)孩子的心靈蒙上創(chuàng)傷。為守護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安全、和諧、友善的校園環(huán)境,我們在此鄭重向全體師生及家長發(fā)出倡議,讓我們攜手向校園欺凌堅決說“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認清校園欺凌,拒絕模糊認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園欺凌是指在校園內外,發(fā)生的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行為。它不僅包括拳打腳踢、推搡辱罵等明顯的暴力行為,還涵蓋起侮辱性綽號、傳播謠言、孤立排擠、網絡暴力等隱蔽形式。這些行為不僅損害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也會對施暴者的價值觀產生不良影響,更破壞了校園的和諧秩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多方協(xié)同行動,筑牢防護屏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家長:成為孩子堅實的后盾</p><p class="ql-block">保持與孩子的密切溝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行為異常及學業(yè)波動,鼓勵孩子分享校園生活點滴;教導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與勇氣,培養(yǎng)孩子敢于說“不”的意識;若發(fā)現(xiàn)欺凌跡象,及時與學校溝通,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解決問題;以身作則,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引導孩子樹立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價值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當事人:勇敢捍衛(wèi)自身權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對欺凌,首先要保持冷靜,盡量避免激怒對方,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及時向老師、家長或可靠的成年人求助;不隱忍、不沉默,遭受欺凌后,及時將事情經過、時間、地點等細節(jié)告知家長和老師;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應對欺凌的技巧,積極參與心理健康課程,提升心理韌性;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要因他人的錯誤行為否定自己,堅定維護自身尊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旁觀者:拒絕冷漠,傳遞溫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遇到校園欺凌時,切勿做沉默的“看客”。不圍觀、不傳播欺凌過程,避免助長不良風氣;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向老師或保安報告,或召集更多同學共同制止欺凌行為;給予被欺凌者關心與支持,用善意的陪伴和鼓勵幫助他們走出陰霾;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敢于對欺凌行為說“不”,用實際行動維護校園正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老師:守護校園凈土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強班級管理,及時察覺學生間的矛盾與異常,定期開展校園欺凌防治主題班會,普及相關知識與應對方法;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鼓勵學生主動反映問題,認真對待每一起欺凌事件報告,做到及時調查、公正處理;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對欺凌者進行教育引導與心理干預,幫助其認識錯誤、改正行為;與家長保持密切合作,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共同守護學生成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學們、家長們、老師們,抵制校園欺凌,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以愛與責任為鎧甲,用行動和智慧驅散陰霾,共同構建一個充滿尊重、理解與包容的校園環(huán)境,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大慶市新潮學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6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應對校園欺凌,除了引導外,我們也需要法律的保護,讓悲劇不再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與校園欺凌有關的法律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依照前三款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履行下列監(jiān)護職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三)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遵紀守法、勤儉節(jié)約,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九)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并進行合理管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jù)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制度。學校應當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學生欺凌發(fā)現(xiàn)和處置的工作流程,嚴格排查并及時消除可能導致學生欺凌行為的各種隱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告知刪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