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女兒上班了,她很高興的在我面前手舞足蹈,我也很高興,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忐忑不安,送走女兒的路上本來有很多話,又一個不知道為什么此時卻語塞了,也許我的情感太過于復雜,一個父親面對女兒有什么不能說的?自己想想都有點好笑。女兒轉(zhuǎn)過身來,看我一言不發(fā),爹!我上班了你不囑咐我?guī)拙??我敷衍的說到,我閨女做的很好不用囑咐。女兒上班去了!我卻翻來覆去睡不著,孩子她媽說!咋滴,你閨女剛走你就想了,沒出息!你懂啥?我反問到。對!給女兒發(fā)微信,漆黑的房間內(nèi)打開了手機,頓時手機強光晃的我睜不開眼睛,奮筆疾書慷慨陳詞寫了一大堆發(fā)過去了,我開心的等著女兒回復信息中慢慢睡著了,天亮了,我第一時間拿起手機看看女兒有沒有回復信息,信息通知你有一條未讀消息,我開心的打開微信,我在一次語塞!女兒回復只有三個字“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手機刺眼的光芒在濃重黑暗里猝然亮起,如一道凌厲之劍劃破了夜的幕布。我下意識瞇起眼睛,女兒那三個字的回復卻已穿透強光,深深鐫刻入我的腦?!爸懒恕薄N夷@簡單至極的回復,一時竟如木偶般呆立,仿佛突然被推入了一個無聲的陌生世界。</p> <p class="ql-block">此刻窗外天光微明,剛剛送別女兒上班時的情景卻清晰重現(xiàn)眼前:她如初生鳥兒般雀躍,仿佛腳下踩著無形的節(jié)奏,輕盈地蹦跳向前。陽光慷慨地灑落下來,她蹦跳著的身影在我腳旁拉得老長,忽前忽后搖曳著,像是無聲宣告著一種漸行漸遠的自由。我心頭纏繞著千言萬語,可話至嘴邊,卻如同被無形堤壩攔截,最終只能匯成一句干澀的“我閨女做的很好不用囑咐”。</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靜,輾轉(zhuǎn)難眠,我終是忍不住爬起摸黑打開手機。那熒熒藍光在黑夜中亮起,刺得眼睛酸痛,我仍固執(zhí)地伏在枕上,拇指在屏幕上疾走如飛,如當年伏案批改學生作文一般認真。那些久藏心底的叮嚀如決堤之水奔涌而出——從“遇事別慌”的叮囑,到“晚上鎖好門”的憂慮,甚至“同事關(guān)系要融洽”的世故……屏幕上的字越堆越高,如同父親心中千層疊疊、密不透風的愛意圍城。按下發(fā)送鍵的瞬間,心中竟涌起一種近似如釋重負的輕松,仿佛完成了某種神圣儀式,我這才沉入無夢之眠。</p> <p class="ql-block">可這安眠并不長久。翌日晨曦初露,我早已急不可耐地抓起枕邊手機,心頭盛滿期待。微信里確實躺著一則新回復,可女兒僅回復了那三個字:“知道了”,后面還跟著一個點頭的小狗表情包,如此輕巧簡潔,甚至沒有半分漣漪。我手指懸停在冰涼的屏幕上,竟一時僵住。剎那間,昨夜洶涌傾訴的千言萬語,忽然像失去了重量的羽毛,輕飄飄地懸停在半空,卻又沉沉壓在了我的心上。</p> <p class="ql-block">我茫然無措地踱步到陽臺,晨風帶著一絲涼意。目光漫無目的游移,偶然落在樓下小廣場上。一位白發(fā)老者正仰首專心放飛一只風箏,他手中的線軸緩緩轉(zhuǎn)動,那細線在晨光中若隱若現(xiàn)。風箏越飛越高,老人手中的線軸越轉(zhuǎn)越快,他臉上卻浮現(xiàn)出欣慰笑容。我心中一動,可這安眠并不長久。翌日晨曦初露,我早已急不可耐地抓起枕邊手機,心頭盛滿期待。微信里確實躺著一則新回復,可女兒僅回復了那三個字:“知道了”,后面還跟著一個點頭的小狗表情包,如此輕巧簡潔,甚至沒有半分漣漪。我手指懸停在冰涼的屏幕上,竟一時僵住。剎那間,昨夜洶涌傾訴的千言萬語,忽然像失去了重量的羽毛,輕飄飄地懸停在半空,卻又沉沉壓在了我的心上。然大悟:原來那根線,并非為了束縛,只為讓風箏在更高遠的天空里尋得方向;而風箏飛得愈發(fā)高遠之時,地上的人,卻須學會松開手,讓線軸自如轉(zhuǎn)動。</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想起女兒幼時第一次學步,跌跌撞撞撲進我懷里的溫熱;又憶起她高考前夜,我悄悄放在她桌角那杯熱牛奶氤氳的霧氣……所有那些因愛而生的叮嚀與牽掛,曾經(jīng)是傘,是港,是堅實壁壘;而如今,她終是跨出大門走向世界了。也許,“知道了”這三個字,并非冷漠的冰墻,倒更像是一扇門——是她以自己的方式宣告獨立,是她踏上人生新旅程后,用最簡潔的方式遞給我的一張“請放心”的通行證</p> <p class="ql-block">我默默拿起昨夜輾轉(zhuǎn)時攥在手里摩挲了許久的鋼筆——那是原打算送她的入職禮物,終究因擔心顯得笨拙老套而藏回了抽屜。此刻,晨光漫溢,遠處風箏已化作碧藍畫布上一點微小而堅定的墨跡。我心中釋然:愛,終究需要姿態(tài)的更新。為人父母,最大的深情,有時恰在于那聲咽下的囑咐,那道目送的視線,在于學會在子女親手繪就的地圖上,悄然退后成為一枚沉默的坐標。</p> <p class="ql-block">我重新點開與女兒的對話框,指尖懸停片刻,最終只輕輕敲下:“天熱,多喝水?!?發(fā)送完畢,我放下手機,讓目光再次追隨那只遠空的風箏——它御風而行,姿態(tài)舒展而自由。</p> <p class="ql-block">放手非是愛的減損,而是其更為深沉的進化。當兒女留給世界一個奔向遠方的背影,父母所能贈予的最好禮物,或許便是收回那本能伸出的手,將萬語千言凝練成目光里無聲的守望。從此,那道背影愈行愈遠,而我們的心,卻以另一種方式悄悄拓寬了邊界——因為生命中最遼闊的祝福,常常誕生于語言止步之處;所謂成長,不正是兒女“知道了”背后的獨立宣言,與父母“不再說”之下的信任成全?</p> <p class="ql-block">那風箏飛得再高,也未曾掙脫引力的牽連;正如孩子走得再遠,也走不出那用目光織成的無形港灣——因為真正的守望,從來無聲,卻足以托舉每一次飛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