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歷被指尖一頁頁翻過,距離奔赴陜西紅河谷與恩師李海水先生重逢的日子越來越近。從定下行程起,我便掰著指頭數(shù)日子,6月16日這個日期,在心里默念了無數(shù)遍。自從今年春天相聚后,師父熟悉與高大的的身影不時的腦海里顯現(xiàn),想想即將重聚的師兄弟姐妹們,連夢中都泛起按捺不住的期待與興奮。</p> <p class="ql-block"> 這幾天,寧夏銀川的陽光依舊熾熱,可我的思緒早已飄向紅河谷的青山綠水間。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存著往日學習太極的珍貴回憶;每一縷清風,仿佛都帶著師父耐心講解動作時的溫和話語。如今再度啟程,滿心都是對重逢的憧憬與對新知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還記得上次在紅河谷,師父總是在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訓練場時,就已等候在那里。他一招一式地示范,汗水浸透衣衫卻渾然不覺,只是專注地將太極拳的精髓拆解成最易懂的模樣。手腕的運用、勁力的延伸、腰胯的松平......,那些細致入微的講解,那些不厭其煩的糾正,“準確+重復”、“汗水+時間”諄諄教誨,至今仍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極于我,早已不是簡單的拳法。在等待重逢的日子里,每當我獨自練習,都仿佛能感受到師父目光中的期許。它教會我在浮躁時沉靜內(nèi)心,在困境中保持從容,更贈予我面對生活的底氣與力量。如今,我愈發(fā)明白“師父”二字背后,是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是跨越歲月的深厚情誼。</p> <p class="ql-block"> 倒計時的鐘聲每響一聲,思念便愈發(fā)濃烈。我盼著踏上高鐵的那一刻,盼著紅河谷的輪廓在視線中逐漸清晰,更盼著能早日向師父鞠躬問候:“師父,我回來了!” 這份難得的師徒緣、同門情,定要好好珍惜,將太極的智慧與溫暖,永遠傳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今日,當我終于踏進紅河谷扎西拳藝培訓中心的大門,往昔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眼前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讓我想起第一次跟隨扎西師奶學習太極拳的場景。那時,師奶手把手糾正我的動作,用沙啞卻堅定的聲音反復強調(diào):“太極拳要以意領(lǐng)氣,以氣導形?!彼簧`行的“堅韌不拔,恒專不驕,尊師重道,無私奉獻,品高拳粹”的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弟子心中,不僅是習練太極的準則,更成為我們立身做人的燈塔。</p> <p class="ql-block"> 完成報到手續(xù)后,我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師父?!皫煾负?!”我快步上前,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fā)顫,伸出的手也忍不住顫抖。近距離看著師父,他憔悴的面容讓我心疼不已——深陷的眼窩、略顯蒼白的臉色,想必是為籌備此次培訓日夜操勞,幾天都未曾好好休息。師父卻只是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目光中滿是欣慰。望著師父轉(zhuǎn)身忙碌的背影,紅河谷的風裹挾著草木清香拂過臉頰。我知道,扎西師奶的諄諄教誨、師父的言傳身教,早已化作太極路上不滅的明燈。未來,我愿做一?;鸱N,將這份跨越歲月的師恩、歷久彌新的太極精神,傳遞給更多熱愛傳統(tǒng)武術(shù)的人,讓紅河谷畔的太極薪火生生不息,讓“感恩、仁愛、執(zhí)著、奉獻的”扎西精神永遠相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扎西拳藝寧夏銀川輔導站</p><p class="ql-block"> 宋莉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