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吉薩金字塔群位于開羅的西南郊,那兒矗立著三座大金字塔,它們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祖孫三代法老——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的陵墓。還有獅身人面像、太陽船和河谷神廟。</p> <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約建于公元前2670年,原塔高146.5米,現(xiàn)高136.5米,塔底為邊想約230米的正方形。塔身由230月塊重量達1.5噸到160噸不同重量的巨石砌成。胡夫金字塔的建造耗用了十萬人工和二十年時間。</p> <p class="ql-block">從河谷神廟進入去看看獅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獅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斯,阿拉伯語的意思是“恐怖之父”。這座獅身人面雕像座落在哈夫拉金字塔旁,它高達21米多,身長57米。雕像的頭是按照哈夫拉法老的樣貌雕刻的,臉部寬達5米,頭戴奈姆斯王冠,額頭上有圣蛇。傳說從他的一個耳朵下面打開機關(guān)就能進入下面的地宮。遠處的兩塊石頭分別是真理之石和賢者之石也有神奇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游覽吉薩金字塔后我們在尼羅河畔的一家餐廳用晚餐。餐廳的裝飾風(fēng)格很養(yǎng)眼。</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去機場搭乘前往阿斯旺的飛機。途中車拍的開羅夜景。</p> <p class="ql-block">抵達阿斯旺入住尼羅河畔的酒店。清晨隨拍了幾張酒店周邊。</p> <p class="ql-block">驅(qū)車前往目的地——阿斯旺大壩。</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大壩全長3830米,壩高111米。大壩始建于1960年1月,1971年1月完工,耗資9億美元。1964年5月15日尼羅河完成改道。1967年第一臺機組投入運行,1970年全部機組投入使用,有12組裝機容量為17.5萬千瓦發(fā)電機,設(shè)計年發(fā)電量100億度。</p> <p class="ql-block">大壩頂層寬40米。大壩一側(cè)是納賽爾湖。</p> <p class="ql-block">大壩另一側(cè)的電力設(shè)施。</p> <p class="ql-block">瀏覽一下展示窗柜。</p><p class="ql-block">阿斯旺大壩的橫截面圖。</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大壩發(fā)電站橫截面圖。</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大壩的電力系統(tǒng)。</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大壩南面的納賽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第七的人工湖。納賽爾湖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它延綿500公里,平均寬度達12公里,深達210米。</p> <p class="ql-block">對阿斯旺大壩的建設(shè)最初美國曾答應(yīng)提供七億美元的貸款,但由于埃及正式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毀約了。當(dāng)時的蘇聯(lián)在1958年加入了大壩的建設(shè),并提供了工程造價的約三分之一的資助,以及工程技術(shù)人員和重型機械裝備的支持。這座埃蘇紀(jì)念碑是兩國友誼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紀(jì)念碑的造型很獨特,五個似如蓮花的花瓣高托起一個齒輪狀的圓環(huán)。走進里面可以看到花瓣上的雕刻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從這個門進去可以登高望遠。</p> <p class="ql-block">埃蘇友誼紀(jì)念碑的碑文分別用埃及文字和俄語書寫。碑下部有埃及國徽和前蘇聯(lián)的國徽。右側(cè)上方是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和薩達特的頭像。</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的采石場遺址。</p><p class="ql-block">采石場距阿斯旺市區(qū)約兩公里,它沿著尼羅河而建。這里開采出來的粉紅色花崗巖通過尼羅河水運到埃及各地。</p> <p class="ql-block">制作于埃及新王國時期的一塊沒有完成的方尖碑。它全長達四十一米,因在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裂縫被棄存在采石場。</p> <p class="ql-block">釆石時用的研磨工具。</p> <p class="ql-block">去阿布辛貝神廟途中觀看沙漠日出。</p> <p class="ql-block">游客們迎著朝陽,沿著納賽爾湖,前去阿布辛貝神廟。</p> <p class="ql-block">阿布辛貝神廟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公里努比亞地區(qū)。由于阿斯旺高壩的修建,納賽爾湖的湖水威脅了阿布辛貝神廟的安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各國呼吁,發(fā)起募捐,派出回際頂流科技專家,運用最先進的手段,將阿布辛貝神廟向上移位了60米。</p> <p class="ql-block">原位置上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網(wǎng)絡(luò)圖片)</p> <p class="ql-block">圖示阿布辛貝神廟從原位置遷移到新位置。下方是奈菲爾塔莉小神廟,上方是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廟。</p><p class="ql-block">(網(wǎng)絡(luò)圖片)</p> <p class="ql-block">神廟遷移施工現(xiàn)場。(網(wǎng)絡(luò)圖片)</p> <p class="ql-block">主神廟是(受阿蒙寵愛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為愛妻柰菲爾塔莉王后修建的小神廟。</p> <p class="ql-block">阿布辛貝神廟前的納賽爾湖。</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建于公元前1300-1233年間。是新王國時期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廟高三十米、寬三十六米,縱深六十米。</p> <p class="ql-block">神廟門前的四座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每尊石像高二十米,自左向右是拉美西斯從少年到老年的雕像。像的周邊有他的母親圖雅、妻子奈菲爾塔莉和子女們的小雕像。</p><p class="ql-block">(掉落的法老頭和部分軀體現(xiàn)存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神廟正門的高墻上面有22個舉起雙臂的狒狒雕像。古埃及人認為狒狒是太陽神的崇拜者。</p> <p class="ql-block">神廟的門口上面的太陽神拉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神廟入口左側(cè)的大壁畫中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和奈菲爾塔莉王后腳踏著赫梯人。</p> <p class="ql-block">神廟入口走廊上的壁畫。</p><p class="ql-block">發(fā)型不同、服飾不同的眾人整齊劃一地下跪著,是迎接法老嗎?</p> <p class="ql-block">神廟的多柱大廳。</p><p class="ql-block">八根被神化成奧西里斯形象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柱分別排列兩側(cè),像高達11米。左側(cè)的法老戴著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右側(cè)的法老戴著上下埃及統(tǒng)一的雙王冠。</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在位長達67年。他被認為是古埃及最有權(quán)力的、最受尊重的法老之一。柱庭兩側(cè)墻上的許多壁畫講述了公元前1299年在敘利亞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王國之間的一場戰(zhàn)役——卡迭什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最終于公元前1283年雙方簽訂了和約而結(jié)束。和約的埃及文本和赫梯文本都被保存下來。這個和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和平條約。聯(lián)合國總部的墻上懸掛有卡迭什和約的放大復(fù)本。</p> <p class="ql-block">卡迭什和約。(網(wǎng)絡(luò)圖片)</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抓住了眾多赫梯人的頭發(fā)擊殺他們。</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手持弓箭駕戰(zhàn)車赴戰(zhàn)。</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腳踏赫梯人和赫梯人搏殺。</p> <p class="ql-block">神廟的小柱庭的壁畫大多數(shù)是講述了法老和王后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和奈菲爾塔莉王后。</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向太陽神拉敬獻。</p> <p class="ql-block">奈菲爾塔莉王后向拉美西斯二世法老敬獻。</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奈菲爾塔莉王后和敏神(右)在接受獻祭。</p> <p class="ql-block">神廟盡頭的圣壇上供奉著四尊雕像。最左邊的是普赫塔赫冥界神,依次是阿蒙-拉太陽神、拉美西斯二世和拉哈拉赫梯保護神。</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陽光能從神廟的大門射入,穿過60米的長廊照在長廊盡頭的三座雕像上,而冥神是永遠照不到陽光。</p> <p class="ql-block">神廟側(cè)室的壁畫大都是講述法老和王后獻祭眾神邸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小神廟是拉美西斯二世為妻子柰菲爾塔利而建并獻給女神哈托爾。神廟門口兩側(cè)的六座雕像中有四座是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兩座是奈菲爾塔莉王后。據(jù)說雕像旁的墻上的象形文字寫的是法老對妻子的贊美之詞。</p> <p class="ql-block">柱庭兩側(cè)分別立有哈托爾女神的頭像的三根方形柱子。</p> <p class="ql-block">柱子側(cè)面的奈菲爾塔莉王后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這幅雕像的中間是柰菲爾塔利王后,兩邊是哈托爾女神正在為王后注入自己的思想,使得王后成為哈托爾女神的人間代理人。</p> <p class="ql-block">前廳門楣上的圣船。</p> <p class="ql-block">第一道石門上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和王后一起祭拜哈托爾女神。</p> <p class="ql-block">手持紙莎草和叉鈴的奈菲爾塔利王后向哈托爾女神獻祭。</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向神邸獻祭。</p> <p class="ql-block">離開阿布辛貝神廟已經(jīng)是中午時分了。在返回尼羅河游船途中遇見了沙漠海市蜃樓。導(dǎo)游讓司機停車,大家下車拍照拍個不停。這是我第二次遇見海市蜃樓,第一次是在山東蓬萊閣,好幸運哦!</p> <p class="ql-block">胡芷華寫于2025年6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