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鴨綠江斷橋是戰(zhàn)爭遺跡型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斷橋",橋身漆為淺藍色,意不忘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戰(zhàn)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扁上的"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為遲浩田題寫。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yè)跡。橋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橋頭飛翔的群群白鴿,把戰(zhàn)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畫面同時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p><p class="ql-block">歷史</p><p class="ql-block"> 1909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中國,強行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大橋 ,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為當時殖民機構日本駐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1943年4月當時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實行殖民統(tǒng)治的日本人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p><p class="ql-block">丹東鴨綠江斷橋</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期間,兩座鴨綠江大橋成為中國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美軍為切斷中方供給線,多次對大橋狂轟濫炸。1950年11月8日炸斷此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被稱為"鴨綠江斷橋"。這座橋問世近100年來,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起抗爭,從歷經挫折到不斷勝利,從當家作主站起來到改革開放富起來的艱難歷程。站在斷橋之上,不僅可以回顧歷史,增強愛國熱情,更可以飽覽丹東市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