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圖是廣東省汕頭市南澳島明代晚期沉船“南澳一號”出水文物展覽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 2007年5月,廣東省當?shù)貪O民在廣東省汕頭市南澳島附近(距離南澳島約為3公里)發(fā)現(xiàn)了一艘明代晚期(明代嘉靖至萬歷年間)的沉船,后來被命名為“南澳一號”。“南澳一號”長約27米、寬約7.8米,共有25個艙位。出水文物中沒有關(guān)于船主信息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2009~2012年,廣東省文物局等有關(guān)單位進行了三次打撈,共打撈出文物約為27000件,其中瓷器9711件(大多數(shù)都是青花瓷)、陶器131件、金屬器約100件,還有鐵鍋、銅板、錫壺、木器、水銀、多種果核、塊根作物等。另外還有銅錢24000多枚(大多數(shù)是北宋的)、珠管串飾29000多粒等等。</p> <p class="ql-block"> “南澳一號”出水文物的瓷器主要是粵東、閩南和江西一帶民間瓷窯生產(chǎn)的青花瓷器,其中以福建漳州平和窯的青花瓷器最多。瓷器的主要類型有: 青花瓷大盤、碗、缽、杯、罐、瓶等。</p> <p class="ql-block"> 專家們認為: “南澳一號”可能是一艘民間的走私商船,因為明代官方是明令禁止銅錢出口的。</p> <p class="ql-block"> “南澳一號”出水的文物大多數(shù)都收藏在廣東省博物館,不過也調(diào)撥了一部分給汕頭市博物館和南澳縣博物館。第一批調(diào)撥給汕頭市的精品文物為543件。從2016年2月起,汕頭市博物館的《南海遺珍——“南澳一號”出水文物精品陳列》將長期免費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從“南澳一號”上打撈出來的部分瓷器展示)</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南澳一號”出水的部分瓷器圖一)</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南澳一號”出水的部分瓷器圖二)</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南澳一號”出水的部分瓷器圖三)</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廣東省汕頭市南澳島簡圖)</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參考了《絲綢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話說絲綢之路》(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