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次英國之行,我們走了英格蘭、蘇格蘭幾個小鎮(zhèn),這些小鎮(zhèn)或典雅,或古樸,或優(yōu)美,或靈動,猶如顆顆明珠鑲嵌在大不列顛島上,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jī)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 莎翁小鎮(zhèn)</p><p class="ql-block"> 英格蘭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鎮(zhèn),是英國文學(xué)巨匠威廉. 莎士比亞的出生地與安葬地。這個人口不到3萬人的小鎮(zhèn),完整地保留都鐸王朝時期的風(fēng)貌和莎士比亞相關(guān)遺跡,因而成為英國文化的地標(biāo)。</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小鎮(zhèn),但見草坪青綠,鮮花盛開,廣場高高的塔座上,青銅雕塑的莎翁身披風(fēng)衣,神采奕奕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攥著一支筆,左手拿著劇本,似正在構(gòu)思一部新的劇作,周圍的四座小雕像則是莎翁作品中的人物:哈姆雷特和小丑。雕像旁邊便是埃爾河,它溫柔地懷抱小鎮(zhèn),水流輕緩,微起波紋,此時陽光正盛,水面上金光點(diǎn)點(diǎn),一群白天鵝和小麻鴨在水中嬉戲,不時扇開翅膀,掠起道道水花。一座小橋連接兩岸,橋古舊而簡樸,宛若我國江南水鄉(xiāng)的小石橋,河岸邊柳枝垂地,風(fēng)吹葉擺,猶如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岸邊有一小碼頭,??恐鴰字挥未袼坪┒瓜壬膹V告畫直立船頭,在古樸的境界中跳出一抹現(xiàn)代感。</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聚集著五洲四海的游客,各色人種民族都有,流浪歌者在吟唱,吉他手在彈奏,行為藝術(shù)者裝扮成莎士比亞劇中的人物站立著,仿若一尊雕像。一個妙趣橫生的廣場,是莎翁幾百年文化的積淀,亦是小鎮(zhèn)著力打造的文化氛圍,這個小鎮(zhèn)的鎮(zhèn)徽就是一支鵝毛筆呢!</p> <p class="ql-block"> 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座落在廣場的另一側(cè)。1986年,為紀(jì)念莎士比亞逝世370周年,小鎮(zhèn)建起了這座劇院,因是根據(jù)一幅天鵝劇場的素描設(shè)計(jì)建成,這座劇院也叫天鵝劇院,主要上演莎士比亞的劇作。由于是白天,劇院沒有演出,我們走進(jìn)空曠的劇場,只見華燈高懸,帷幕垂地,黑色的莎翁雕像立于大廳,墻上亦懸掛大幅莎翁畫像,莎翁深邃的眼神直視我們,仿佛在吟誦“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莎翁逝世已400年,但他的作品依然跨越時空和文化的限制,觸動不同民族、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引發(fā)人們對人性、社會和人生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位于亨利街46號的木筋小屋,是莎士比亞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進(jìn)入街口,人流更加密集,已可用“接踵摩肩”來形容,這是歐洲旅游很難遇到的狀況,也是,這個小鎮(zhèn)每年接待的游客高達(dá)270多萬人,自然是擁擠的。莎翁的雕像站立在街口,瀟灑飄逸,風(fēng)度翩翩,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紛紛和雕像合影,帶著無限的崇拜和敬仰。亨利街不寬,小石塊鋪成的路顯示出歲月的痕跡,莎士比亞故居是一棟古舊的二層木制小樓,臨街而建,門樓上掛著的鐵牌表明建筑年代為1531年。莎翁的父親是一位手套商人,他的童年和少年,充滿迷茫和不安,他想認(rèn)識世界,表現(xiàn)世界,他想探究“生存和毀滅”這永恒的人生命題,他想描寫愛情這人世間最美好且又最殘酷的感情,于是,23歲時他離開故鄉(xiāng)來到倫敦,將所有的思考和探索凝于筆端,創(chuàng)作出39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及多首長詩,開創(chuàng)了人性探索的文學(xué)范式,成為全球文化傳播的經(jīng)典符號。</p><p class="ql-block"> 1614年,50歲的莎翁離開倫敦回到故鄉(xiāng),兩年后的4月23日,他在生日那天逝世。</p> <p class="ql-block"> 亨利街街尾站著一個小丑雕像,有人說他是莎翁悲劇《李爾王》中的弄臣,有人說他是喜劇《皆大歡喜》中的“試金石”,其實(shí),這座雕像并非特指某一部劇中的具體人物,而是代表莎翁作品中所有的弄臣和小丑,他們看似愚笨,卻比看似聰明的活得更通透,誠如莎翁所言:“愚者是戴著帽子的智者”、“笑話里藏著真理,而真理常被當(dāng)作笑話”,莎翁慣常用小丑的詼諧承載深刻的智慧,揭示殘酷的真相,剖析人性的本質(zhì),這也是人們喜愛小丑的主要原因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 莎翁只活了52歲,但他的作品不僅在當(dāng)時引起轟動,更跨越時空,深遠(yuǎn)影響著當(dāng)今世界。他的全部作品表現(xiàn)的基礎(chǔ)核心是人文主義,通過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揭示善與惡的矛盾沖突,進(jìn)而在這些沖突中碰撞出人性的閃光點(diǎn)。作品的偉大使他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世紀(jì) ;不屬于一個英格蘭 ,而屬于地球上所有人類。莎翁小鎮(zhèn)作為其文化傳承的一個載體,受到游客的頂禮膜拜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