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無意中翻到了1987年的一頁日記。這一天,記錄了觀看電影《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的點滴感想。</b></p><p class="ql-block"><b> 1987年 10月13日 星期二</b></p><p class="ql-block"><b> 觀看彩色影片《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雖然讀過劇本,但仍然感到耐看。影片較原劇本深挖了幾場戲:</b></p><p class="ql-block"><b> 軍營露天電影場,部隊官兵和家屬、孩子們看《大閱兵》。銀幕上的女兵與現(xiàn)實中的家屬感情似乎也在交流,融在一起。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b></p><p class="ql-block"><b> 虹妹與王海城新婚之夜,王海城離開新房,導演沒有讓王海城“重重的靠在床上”。而是任“她在反鎖的門內窗前焦急地向外察看,并且流淚呼喚,請求把門打開”。而王海城則靠在門外,屏住呼吸忍受著虹妹的不理解,這場戲比劇本更動人。</b></p><p class="ql-block"><b> 鳳英殺豬是置于雨天里,在幾個家屬的幫助下,鳳英最終還是狠下心來,把刀尖捅了下去。這頭豬最終是死了,滿地的血水。意圖是表現(xiàn)出鳳英的不忍心和復雜的思想斗爭?原先想好好做個隨軍家屬,把豬養(yǎng)大,改善家庭生活,如今因為軍令,她的最樸素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令人遺憾。</b></p><p class="ql-block"><b> 藍于蘭生病離隊,丈夫許雷不是讓她送部隊醫(yī)院醫(yī)治,而是送火車站,回北京治療,沒有一點特殊性。</b></p><p class="ql-block"><b> 原作僅僅是一句:許雷背起妻子走過人群,走下長長的斜坡,一級一級走到平地,走過隊列整齊的軍人隊伍,走到救護車旁。他的臉上流淌著汗水還有淚水。而影片用一個長鏡頭表現(xiàn)他背著妻子走過的情景,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表現(xiàn)出崇敬的心情。</b></p><p class="ql-block"><b> 影片結尾部分增加了下面一節(jié)劇本中沒有的:</b></p><p class="ql-block"><b> 月臺下的鐵軌間,小寶吹著口哨在枕木間翻越,他的身邊落下了幾只美麗的鴿子。最后,他跌倒了,一雙大手——團長把他抱起,仿佛抱起了和平。這一幅畫面:孩子與白鴿很美。它啟示人們,正是有了我們的戰(zhàn)士走向前線,抗擊來犯之敵,這才有了孩子們安寧的和平環(huán)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增就有減。劇本第92節(jié),月臺上鴉雀無聲,只有幾只鴿子咕咕的叫著,在車廂上面探頭探腦……鴿子飛下來,在戰(zhàn)士中間的邁著碎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個小戰(zhàn)士在地上撒了些干糧渣,鴿子啄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只鴿子跳到戰(zhàn)士的懷里,又跳到沖鋒槍上,“撲”地一聲又飛到候車室門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影片中這一部分,鴿子與戰(zhàn)士的浪漫,有了變化,那些鴿子現(xiàn)在停留在坦克的履帶上,安祥,恬靜??赡芨捌械哪荷嘘P。此外,既然小寶和團首長已經有了象征意義,所以刪除了鴿子跳到戰(zhàn)士的懷里和沖鋒槍上的內容;再說鴿子飛到戰(zhàn)士的懷里,遠不如鴿子停在小寶跟前自然、和諧。</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感到疑惑的是,看了上面的觀影記錄,我根本想不起來當年看過這部電影,甚至還看過這部電影劇本?38年過去,居然沒有任何一點點印象,更無論它的情節(jié)和內容。但文字記錄了觀影的存在,于是把家中所有的紙箱打開翻尋,(至少有十年,我訂閱了《電影創(chuàng)作》和《電影新作》)紙箱,木箱,皮箱一個一個打開,雜志一本一本尋找,終于發(fā)現(xiàn)了,是在1986年第5期的《電影新作》首篇。</b></p> <p class="ql-block"><b> 影片《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通過中國軍人家屬被迫撤離軍營的故事,揭示了戰(zhàn)爭背景下女性的隱忍犧牲。影片中參謀長張大壯臨產的妻子廖永惠、王海城剛舉行新婚儀式又旋即將別離的新娘虹妹,即將出國的多多才與軍人男友林小林見面,卻被“無情”地冷落,直到多多發(fā)現(xiàn)了女人們的離開,以及沿線軍車運輸?shù)漠惓?,才察覺了男友的情懷……這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重新走入了我的腦海。</b></p> <p class="ql-block"><b> 重讀劇本,再看影片,令人怦然心動是虹妹和王海城婚禮的氣氛和虹妹唱的家鄉(xiāng)小調。</b></p><p class="ql-block"><b> 虹妹唱起一首家鄉(xiāng)小調,歌聲甜里帶點兒苦味:</b></p><p class="ql-block"><b> 才說哥哥要遠行,</b></p><p class="ql-block"><b> 我搖小船兒采蓮蓬,</b></p><p class="ql-block"><b> 咿呀呀呀小船兒,</b></p><p class="ql-block"><b> 妹去采蓮蓬。</b></p><p class="ql-block"><b> 蓮蓬兒綠,蓮藕兒白,</b></p><p class="ql-block"><b> 綠蓮白藕本是一條水里生。</b></p><p class="ql-block"><b> 漿打個慢,浪打個輕,</b></p><p class="ql-block"><b> 哥走的這天喲,妹數(shù)那蓮子滴溜溜溜到天明!</b></p><p class="ql-block"><b> 許雷見焦永太悶著臉:"老焦,新娘嗓子不錯嘛!"狠狠地踩了他一腳。</b></p><p class="ql-block"><b> 焦永太一動不動。</b></p><p class="ql-block"><b> 許雷扔給焦永太一支煙:"喂!"給他點著了火。</b></p><p class="ql-block"><b> 歌聲在繼續(xù):</b></p><p class="ql-block"><b> 才說哥哥要遠行,</b></p><p class="ql-block"><b> 我搖小船兒采蓮蓬,</b></p><p class="ql-block"><b> 咿呀呀呀小船兒,</b></p><p class="ql-block"><b> 妹去采蓮蓬,</b></p><p class="ql-block"><b> 剝呀蓮子,煮呀蓮羹,</b></p><p class="ql-block"><b> 哥妹好比兩粒蓮子一個蓮蓬。</b></p><p class="ql-block"><b> 天上明月,水中月明,</b></p><p class="ql-block"><b> 哥走的這天喲,妹數(shù)那蓮子滴溜溜溜算路程。</b></p><p class="ql-block"><b> 八十年代的影片沒有配字幕,無法細細品味詞的深意。重讀與再看,讀者會發(fā)現(xiàn),這家鄉(xiāng)的小調,比喻獨特:綠蓮白藕同根生,蓮子蓮蓬不離分。生動揭示了伉儷情深。從下文來看,更是內含深意。字里行間,已經不是普通的送郎遠行依依不舍,對于新郎王海城來說,是一種悲壯,過了今夜,這個普通的戰(zhàn)士,“遠行”無疑就要面對生離死別。他必然要考慮虹妹的未來——如果失去了王海城——她如何面對長長的未來。這就有了他把妻子反鎖在房內,新郎逃離洞房花燭夜,直到第二天部隊開拔,才以“負疚”的情狀現(xiàn)身(劇本沒有反鎖虹妹這一節(jié))。這場戲的新人婚禮是一種樂景,是喜景,但對已經作了上戰(zhàn)場準備的每一個戰(zhàn)士來說,包括營長許雷都寫了遺書,上戰(zhàn)場即意味著有犧牲,令人哀傷!古人云:以樂景襯哀情,倍增其哀,犧牲令人悲傷。而在這里,卻是一種悲壯,是中國軍人的高尚情懷。原故事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沒有字幕,在影院里觀看,也就一晃而過,這次再讀再看,細品,加深了對這一節(jié)的理解,這的確是一場動人心弦的好戲。</b></p><p class="ql-block"><b> 其次,鳳英殺豬這一場戲,重看后恍然明白這場戲的真正意義。先是焦永太身為連長,大戰(zhàn)在即,師團首長下令正月初一上午所有家屬必須離開軍營,而聞聽鳳英擬長期居住,急火攻心,磨刀霍霍,要親手宰豬,夫妻倆為此爆發(fā)激烈爭吵,摔破了熱水瓶,嚇哭了小寶。待鳳英知道了全團上下已經進入了戰(zhàn)前準備,她明白了丈夫的難處,于是下定決心,親自操刀。這里用了對比的手法,原先的不舍得殺豬,是想改善家庭的平常生活,這是每一個正常人本來就有正常思想;但是軍令如山:正月初一上午所有的探親家屬,必須要離開軍營。在小家與國家利益面前,她毅然決然選擇了后者。正如她招呼藍于蘭來幫忙抓豬時說的:“男人們要打仗去啦,我還留著這畜生干什么?殺了給連隊!”這是最鮮明的舍小家而為國家。這一場戲里,沒有漂亮的豪言壯語,只有人物最樸素的行為舉止,卻展示其豐富的內心世界。這也是電影形象語言的典型案例。</b></p><p class="ql-block"><b> 影片的尾聲令人難忘:滿載著兵員的列車進站了! 當戰(zhàn)士們走下車。站長說起有軍人家屬正在生孩子,師團首長當即下令∶“通知部隊,一律不許喧嘩,不準進入候車室?!笨磻?zhàn)士們隊列整齊,寂靜無聲,只有小寶在隊列當中呼喚“爸爸”,尋找“爸爸”,那一幕幕多么令人動容!小寶在鐵道枕木與路基碎石之間,一步一頓蹣跚邁步,他終于摔倒了,就在這時,一雙溫暖的大手把他抱起,那是師團首長,當首長凝視手中的彈殼口哨,思緒萬千。就在這時候嬰兒啼聲突然嘹亮響起——新生兒降生了。接著一幕是等待出發(fā)的所有參戰(zhàn)部隊,他們就地過新年。一只只酒杯斟滿紅酒,但是“家屬席”,卻空無一人。首長的迎新詞是:“同志們,今天的酒是春節(jié)的酒,也是出征酒,這第一杯酒,讓我們?yōu)檐娙说募覍賯?,為偉大的中國女性干杯!”“干杯!干杯!”全場呼應聲地動山搖!這時,站長把一位戰(zhàn)士送來的一枚軍功章鄭重地隨同鮮花獻給母親們,這無聲的鏡頭,有著強烈的喻意——這是獻給光榮的中國女性的禮物——軍功章上有你們的偉大奉獻!</b></p><p class="ql-block"><b> 下面的畫面也是原作沒有的:</b></p><p class="ql-block"><b> 當參謀長張大壯的妻子廖永惠抱起新生兒,走到窗前,目送遠去的坦克軍車,為出征的戰(zhàn)士們送行。候車室里妻子們含著熱淚,為自己的丈夫送行。</b></p><p class="ql-block"><b> 傍晚的鍍金太陽沐浴在血色的霞光里,漸漸顯現(xiàn)的字幕∶本片謹獻給以瘦弱肩膀承擔起重負的偉大的中國女性。</b></p><p class="ql-block"><b> 這神圣的畫面加強了人們對影片主題的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滄海月明珠有淚,軍令如山,每一個探親的家屬,包括可愛的小寶,面臨離別的親人,“走開”時哭泣淚目,誰解其中味?</b></p> <p class="ql-block"><b> 上面的這幅星空圖,是根據(jù)劇本提示重看影片發(fā)現(xiàn)截圖的。電影語言講究的是形象性,追求的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效。</b></p><p class="ql-block"><b> 劇本中原文如下:</b></p><p class="ql-block"><b> 46.營房一側的汽車、炮車場</b></p><p class="ql-block"><b> 劉老兵向焦永太敬了個禮:“下一班崗是七班長?!?lt;/b></p><p class="ql-block"><b> 焦永泰說:“讓他們睡吧?!彼痤^,凝望天上迷迷茫茫的星空。</b></p><p class="ql-block"><b> 一道銀河綽約可見,哪顆是迢迢牽牛星,哪顆是皎皎河漢女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這幅星空圖,在銀幕上閃爍的時間大概就是兩三秒鐘,這短暫的一瞬間,觀眾能夠看懂這幅無聲的畫面嗎?只有看原劇本才能夠明白編劇要表達的內容,“牽牛星”即指傳說中的“牛郎星”,而“河漢女”星就是織女星。這里通過銀河上的美麗傳說,來喻指當代的軍人們和妻子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相聚,是多么不容易!</b></p><p class="ql-block"><b> 在這時,看電影,如果有機會了解原作,體會獨特的電影語言,能看懂的內涵就豐富了!</b></p><p class="ql-block"><b> 再如:93.站長室外</b></p><p class="ql-block"><b> 月亮升上來了。蒼山的月,洱海的風。</b></p><p class="ql-block"><b>? 繁星閃爍的夜空,那廣漠的銀河,把趕來相會的“牛郎”“織女”隔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以上是劇本文字,影片中僅僅是一個鏡頭,觀眾不可能看過劇本。誰能意識到個中的內涵呢?這一節(jié),編劇試圖再次運用比喻手法,形象揭示出軍人與家屬無法相聚的深層含義,從而展現(xiàn)他們那令人動容的偉大情懷。</b></p> <p class="ql-block"><b> 上世紀八十年代,處于繁忙的工作狀態(tài),觀影后草記,無暇再思考。退休了,有足夠時間重看重讀再品,于是就補充了以上文字。當然,因為有幸留下了一點文字,才促使我去尋找消逝的記憶,也就發(fā)現(xiàn)并彌補了當時觀影的不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