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韶山毛主席故居和寧鄉(xiāng)花明樓劉主席故居等地參觀實錄

毛廟根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0日下午,與北京知青吳戰(zhàn)友結束了廣州的旅行,相約去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及寧鄉(xiāng)花明樓鎮(zhèn)劉主席故居參觀游覽。此前,韶山毛主席故居我已去過兩次,劉主席故居我也去過一次。而吳戰(zhàn)友第一次來湖南旅行,先去參觀游覽毛主席故居和劉主席故居。</p><p class="ql-block"> 從酒店出發(fā)坐地鐵二號線,緊趕慢趕到廣州南站已下午兩點多了,我們走老年人綠色通道,順利乘上直達韶山的6156次高鐵。因事先已預訂了韶山民宿并請老板娘幫我們預約第二天上午參觀毛主席故居及聯(lián)系下午去花明樓劉主席故居參觀的包車事宜,所以我們篤篤定定的在高鐵上打了個盹。五點多,一陣手機鈴聲把我吵醒,是民宿老板打來的,他告訴我來接車的車牌號及停車位置。很順利,準點到達韶山南站,出站后坐上老板親自駕駛的小車去民宿。</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韶山南站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很快到了預訂的民宿,辦了入住手續(xù)后,老板幫我們把行李拿進房間。我倆簡單洗洗后去餐廳吃晚飯。</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我們在攜程網(wǎng)預訂的民宿“毛公茗宿”牌樓隨拍。該民宿(正對面)離毛主席故居很近,服務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  晚飯,我們點了份毛家紅燒肉等菜,要了瓶當?shù)禺a(chǎn)的、二兩裝的“毛公酒”,慢慢悠悠的喝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我們吃晚飯時的情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飯后,與老板娘最后敲定落實毛主席故居參觀預約和花明樓劉主席故居包車事宜后,回房間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晚飯我們點的酒、菜隨拍。老板娘推薦說,到韶山一定品嘗毛家紅燒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7點多,我們走到離民宿幾十米距離的公路旁看看。公路上小車、摩托車等車輛不時駛過,隱隱約約的聽到公路對面?zhèn)鱽淼?,參觀毛主席故居排隊處觀眾的陣陣紅歌聲。</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公路景觀及指示牌隨拍。</p> <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在公路旁拍攝的,遠處的參觀毛主席故居的排隊處。</p> <p class="ql-block">  早飯后,我們穿過公路從毛主席故居南門進入,隨散客人流快速往排隊的地方走去。(來韶山參觀毛主席故居的群體,有單位組織的、有跟旅游團的、也有個人結伴自己來的(散客))。</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途中遇到的散客參觀游覽者隨拍。</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鄉(xiāng)韶山村土地沖南岸上屋場,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故居坐南朝北,為土木結構,成凹字形,俗稱一擔柴式,占地面積為566.39平方米,建筑面積472.92平方米。東邊13間青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5間茅草房,是鄰居家;堂屋(瓦房)為共用。大門匾額“毛澤東同志故居”,為鄧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題寫。故居1929年曾遭到國民黨政府的破壞,1950年以后經(jīng)多次修葺恢復原貌。1951年2月6日春節(jié)正式對外開放至今。</p><p class="ql-block">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于此,并在此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1910年秋,毛澤東為尋求真理,離家外出求學,寒暑假多次回鄉(xiāng)。1919年、1920年毛澤東母親父親相繼過世。1921年2月,毛澤東動員弟弟、弟媳和堂妹舍家為國、舍己為民,離家外出參加革命,帶領他們先后走上革命道路。1925,毛澤東在韶山開展農(nóng)民運動,曾在此召開小型會議、培養(yǎng)農(nóng)運骨干,同年6月,創(chuàng)建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在此考察韶山農(nóng)運情況時表示:“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就不回韶山”。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xiāng)。26日,他參觀故居,走訪鄉(xiāng)鄰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摘自(故居門口擺放的毛澤東同志故居簡介牌)。</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散客與指示牌隨拍。</p> <p class="ql-block">  走到排隊的地方一看,我們符合告示欄所規(guī)定的70歲以上可走綠色通道的要求且已預約,故徑直到綠色通道刷身份證進入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在景區(qū)外面排隊等待驗證進入景區(qū)的隊伍隨拍。</p> <p class="ql-block">  進入毛主席故居景區(qū)后,如要參觀毛主席故居,還得排很長的隊伍。</p><p class="ql-block"> 圖片是排隊參觀毛主席故居的情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  看見故居門口了,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攝。</p> <p class="ql-block">  由于現(xiàn)在參觀毛主席故居室內不能停留拍照。所以,隊伍行進的很快,沒有多久輪到我們進入,隨人流走一圈后結束了故居的參觀。</p> <p class="ql-block">  出故居后,拉吳戰(zhàn)友在毛澤東同志故居門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圍著毛主席故居前的池塘“荷塘”繞了一圈。</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主席故居在“荷塘”中的倒影隨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故居前“荷塘”對岸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南岸“南岸塘”景觀隨拍。南岸“南岸塘”是毛主席少年時代游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去參觀南岸私塾舊址。</p><p class="ql-block"> 南岸位于毛澤東同志故居西北約200米處,是一棟青磚青瓦、風格典雅的古建筑。是毛澤東同志少年時代讀過書的私塾舊址。</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從小熱愛學習,追求真理,少年時代,先后在南岸、橋頭灣等地私塾讀書六年。</p><p class="ql-block"> 摘自(南岸私塾門口簡介牌)</p> <p class="ql-block">  南岸私塾舊址入口處矗立著毛主席少年時代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南岸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原為鄒姓祠堂。毛主席的啟蒙老師鄒春培曾住在這里,并在家里開辦私塾。</p><p class="ql-block"> 圖片南岸私塾舊址一開敞的房間,原為鄒姓祠堂“范陽堂”。</p><p class="ql-block">兩旁對聯(lián)為:祖澤流長遙溯源泉從吉水</p><p class="ql-block"> 孫枝秀發(fā)叢生奕葉附松林</p> <p class="ql-block">  在南岸私塾舊址參觀后,我們出毛主席故居景區(qū),步行到游客換乘中心站,乘景交車去滴水洞參觀。</p><p class="ql-block"> 圖片是步行途中風光隨拍。</p> <p class="ql-block">  游覽換乘中心站旁的民居、民宿隨拍。</p> <p class="ql-block">  韶山滴水洞又稱“吊水洞”,位于韶山市韶山鄉(xiāng)韶山村,距離毛澤東銅像約4公里,長約2.8公里,面積10萬多平方米,是一個三面環(huán)山的狹長山谷,《毛氏族譜》贊之曰:“一鉤流水一拳山,虎踞龍盤在此間;靈秀聚鐘人莫識,石橋如鎖幾重關?!?lt;/p><p class="ql-block"> 滴水洞始建于1960年,1962年一、二、三號主體工程連同韶山?jīng)_至滴水洞的公路同時竣工。1970年增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等設施。1986年9月1日,經(jīng)湖南省、省政府批準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 滴水洞是毛澤東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毛澤東主席稱之為“西方的一個山洞”,是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2002年,韶山滴水洞被評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滴水洞游客服務中心建筑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滴水洞景區(qū)有一號樓(毛主席居住過的地方)、虎歇坪等景點。因時間關系,我們坐電動游覽車直接到一號樓參觀,順便到旁邊的二號樓門口看了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滴水洞電動游覽車運行路線圖隨拍。</p> <p class="ql-block">  滴水洞一號樓始建于1960年,1962年竣工,1970年又增建了防震室、防空洞。整個建筑青磚灰瓦,流檐飛角,古樸自然。</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17日至28日,毛澤東最后一次回韶山,在此辦公、休息和召開座談會,接見湖南省、湘潭地區(qū),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同志。</p><p class="ql-block"> (摘自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一號樓正門口隨拍。</p> <p class="ql-block">  門廳正中是毛主席于1959年6月創(chuàng)作的詩詞《七律?到韶山》。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lt;/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主席詩詞《七律?到韶山》展板隨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號樓南側走廊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會議室</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毛澤東在此召集湖南省、湘潭地區(qū)、韶山管理局、韶山公社黨政負責人會議。室內陳設大多為原物,正面左四為毛澤東當年座位。</p><p class="ql-block"> (摘自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會議室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辦公室</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毛澤東在這里辦公常常至深夜。辦公桌、藤椅、臺燈、菊花硯等為原物。</p><p class="ql-block"> (摘自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主席辦公室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臥室</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在滴水洞的主要活動是休息和讀書,他習慣臥床看書。工作人員專門為他設計了一邊高一邊低的大木床,一邊睡人,一邊放書。</p><p class="ql-block"> (摘自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主席臥室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副套房</p><p class="ql-block"> 1963年8月至12月,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書記胡耀邦在這里養(yǎng)病,期間將“四清”工作的經(jīng)驗寫成總結報送省委。</p><p class="ql-block"> (摘自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副套房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一號樓衛(wèi)生間,娛樂室、廚房、飯廳、理發(fā)室等輔助設施一應俱全。</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衛(wèi)生間局部隨拍。</p> <p class="ql-block">  滴水洞二號樓房間共24間。與一號樓緊相連,為陪同的中央負責人休息處。</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二號樓部長房局部隨拍。該房間是1966年張耀祠陪同毛澤東回韶山住過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  二號樓專供拍照的留影地方(收費的)。</p> <p class="ql-block">  進進出出來滴水洞參觀游覽的觀眾部分隨拍。</p> <p class="ql-block">  滴水洞部分風光人文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結束滴水洞一號樓的參觀,我們乘景交車回到毛澤東廣場。</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廣場,原名毛澤東銅像廣場,始建于1993年,位于韶山核心景區(qū)的中心,當時面積3970平方米。位于廣場的毛主席銅像,以開國大典時手執(zhí)文稿的姿勢為母本,總高10.1米,朝向為東偏北。</p><p class="ql-block"> 2008年1月,中央批準了改擴建方案,并同意將毛澤東同志銅像廣場改擴建后命名為“毛澤東廣場“。</p><p class="ql-block"> 改擴建后,廣場總面積102800平方米。其中,瞻仰區(qū)1500平方米,紀念區(qū)1700平方米,集會區(qū)6300平方米,休閑區(qū)93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廣場毛澤東銅像重3.7噸,像高6米,基座4.1米,通高10.1米,象征著“10.1”國慶,更象征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銅像由著名雕塑大師、中國美術館館長劉開渠和他的高徒一級美術師程允賢設計,航空航天工業(yè)部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p><p class="ql-block"> 1992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銅像題寫“毛澤東同志”五個貼金大字。1993年12月20日上午,江澤民同志專程赴韶山為毛澤東銅像揭幕。</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澤東廣場人文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廣場部分毛主席詩詞石刻碑隨拍。</p><p class="ql-block"> 該塊石碑刻有毛主席詩詞《蝶戀花?答李淑一》。</p> <p class="ql-block">  該塊石碑刻有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長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于1964年建成對外開放,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tǒng)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范的紀念性博物館。由于臨近12月26號毛主席誕辰日,前來參觀的觀眾特別多,所以我們沒有進館參觀。</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澤東紀念館建筑局部及門外人文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上午11點多,匆匆結束韶山毛主席故居等地的參觀游覽后,導航步行回到了“毛公茗宿”,只見老板娘幫我們預訂的,去寧鄉(xiāng)花明樓的小車已停在民宿門口。拿上行李,謝謝老板、老板娘后,坐上小車去花明樓劉少奇故里景區(qū)參觀劉主席故居等。</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毛公茗宿”外停車場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接我們去花明樓的司機師傅是位30多歲的小伙子,家住韶山市區(qū),有兩個小孩,平時靠打打臨工維持生活。他說現(xiàn)到韶山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也會接些包車等拉客的活干。</p><p class="ql-block"> 我把此行的要求及費用跟他確認了一下:“把我們送到花明樓劉少奇故里景區(qū),我們在劉主席故居等地參觀游覽后,四點左右再把我們送到韶山南站,我們要坐五點多的高鐵去長沙”。他說:“他知道的。然后反問一句,你們?yōu)槭裁催@么著急走???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那天,韶山全城舉辦萬人宴,很多飯店免費提供壽面,場面特別隆重壯觀”。我說:“我們行程已安排好,沒時間了”。小伙子接住問:“你們是哪里人啊”?我說:他是北京人,我是上海人”。小伙子感覺有點不解的說:“你們怎么認識的”?我說:“是毛主席讓我們認識,我們這次到韶山來感謝毛主席了。根據(jù)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他從北京下鄉(xiāng)到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我從上海下鄉(xiāng)到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我們分在一個連隊,曾在一個班工作過,睡過一條炕,又同一批病退回城。如沒有知青下鄉(xiāng),我們就不會認識,更不可能成為戰(zhàn)友。你說應該感謝毛主席嗎?”小伙子聽我這么一說哈哈笑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從韶山毛主席故居到花明樓30多公里。不到一個小時,小車到了花明樓劉少奇故里景區(qū)停車場。約好回程的出發(fā)時間后,我們下車去劉少奇故里景區(qū)參觀游覽了。</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花明樓劉少奇故里景區(qū)停車場外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下車后打開手機一看快12點了。我對吳戰(zhàn)友說,吃碗面條再進景區(qū)吧,省的來回折騰。不知何因,花明樓鎮(zhèn)游客很少,我們在停車場附近沒有找到一家在營業(yè)的面館。找著找著,我看見一餐館門開著,沒見里面有人,就叫了聲:“面條有嗎”?這時,從廚房出來一位女士說:“店不開門,她在煮面條是自己吃的,要不你們先吃”。我說:“好的,再幫我們煮一碗”。就這樣,我們快速填飽了肚子。</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我們吃面條的餐館景觀局部隨拍。一看就到了劉主席的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故里景區(qū)位于寧鄉(xiāng)市花明樓鎮(zhèn),占地面積1200多畝,是以劉少奇同志故居為依托建立起來的,全國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傳、研究劉少奇生平思想和收藏、保護、研究劉少奇文物的人物類紀念專館。景區(qū)包括劉少奇同志故居、劉少奇故里門樓廣場、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銅像廣場、劉少奇工運歷程專題館等為主要內容的紀念場館和以花明樓、修養(yǎng)亭、萬德鼎等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景觀。</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花明樓鎮(zhèn)街道部分景觀隨拍。安源路多么熟悉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故里”牌樓,是1998年劉少奇同志誕辰100周年時建成的。門樓高12.4米,寬15米,呈山墻暴露式,頗具江南古建筑風格?!皠⑸倨婀世铩蔽鍌€大字由全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劉少奇故里”牌樓及牌樓廣場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進入牌樓,一條寬敞的、翠柏長青的大道,直通劉少奇銅像廣場。</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石碑隨拍。</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銅像廣場,現(xiàn)占地8000多平方米。劉少奇銅像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捐建,有著名雕刻大師劉開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賢精心雕塑而成。像共高7.1米(含基座高4.1米)。包含兩層含義,7月1日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生日,寓意劉少奇對黨的建設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劉少奇享年71歲寓意他光輝而偉大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劉少奇銅像于1988年11月24日劉少奇同志誕辰90周年落成,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親臨揭幕。1998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銅像題名。</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劉少奇銅像廣場。</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全國范圍內一座完整、系統(tǒng)地展示介紹劉少奇生平業(yè)績的傳記性專館。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于1988年11月24日開館。正門上懸掛的“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匾額,是鄧小平同志1987年親筆題寫的。</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正門。</p> <p class="ql-block">  位于紀念館正門大廳的劉少奇同志漢白玉塑像。</p> <p class="ql-block">  位于紀念館庭院的懷念亭,由湖南省總工會捐建,彭真同志題詞。</p> <p class="ql-block">  位于紀念館庭院的群雕隨拍。</p> <p class="ql-block">  青年劉少奇</p><p class="ql-block"> 1921年夏初,劉少奇和羅亦農(nóng)、任弼時、肖勁光等一起赴俄國留學。8月,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chǎn)主義大學學習。他在這里確立了共產(chǎn)主義信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我黨最早的黨員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見面</p><p class="ql-block"> 1922年8月,劉少奇與時任中共湘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共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澤東在清水塘第一次見面。劉少奇向毛澤東傳達了中共二大會議精神,并轉交大會文件。隨后,兩人深入交談了工人運動的形勢和目前的任務。</p> <p class="ql-block">  安源罷工</p><p class="ql-block"> 1922年9月16日,劉少奇作為安源路礦工人全權代表,只身進入戒嚴司令部與路礦當局談判。談判中,他英勇無畏,沉著機智,被工人稱為“渾身是膽的劉代表”。9月18日,路礦當局被迫與工人俱樂部簽訂復工的十三項條件,安源罷工取得了徹底勝利。</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同志隨中央紅軍長征路線圖隨拍。</p> <p class="ql-block">  決策</p><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在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期間,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制訂了“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并決定成立東北局,從華北、華中、山東、浙東、蘇南、皖南、冀東等各解放區(qū)調遣部隊十一萬多人,干部兩萬多人進入東北。隨后,又適時作出在東北“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zhàn)略部署,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jù)地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為取得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p> <p class="ql-block">  浮雕《進京趕考》</p> <p class="ql-block">  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p><p class="ql-block"> 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劉少奇同志回到家鄉(xiāng)湖南進行了為期44天的農(nóng)村蹲點調查,通過實地考察,了解到國民經(jīng)濟困難的真實情況和農(nóng)民的要求,并作出了解散公共食堂的決定。</p> <p class="ql-block">  伏案修改《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p><p class="ql-block"> 1939年7月,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作《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的報告,在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應廣大學員要求,劉少奇決定將其整理成文,他在延安楊家?guī)X窯洞中精心修改《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講稿。</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同志照片</p><p class="ql-block"> 我們所有的領導人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務員。</p> <p class="ql-block">  展廳展出的其他內容部分隨拍。</p> <p class="ql-block">  從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出來后,沿景區(qū)小路去劉少奇同志故居參觀。</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路過的劉少奇工運歷程專題館,因時間關系,沒有進館參觀。該建筑面積為1530平方米,為三進三院式布局。</p> <p class="ql-block">  路過的炭子沖民俗文化展,進去走了一圈。</p><p class="ql-block"> 炭子沖民俗文化展基本保持了二十世紀初江南農(nóng)村的原始風貌。其匾額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親筆題寫。</p> <p class="ql-block">  “孔明井“</p><p class="ql-block"> 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孔明)出征南蠻路經(jīng)此地,因駐地的水被投毒不能飲用,便命令士兵開掘新井,以解燃眉之急。后來這口井被稱為“孔明井”。</p> <p class="ql-block">  炭子沖民俗文化展部分建筑及人文景觀隨拍。</p> <p class="ql-block">  離炭子沖民俗文化展不遠便是劉少奇同志故居。</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劉少奇同志故居部分墻體和墻體旁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劉少奇故居簡石牌隨拍。</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同志故居位于花明樓鎮(zhèn)炭子沖村,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坐東北朝西南,系土木結構的四合院建筑,由正屋、偏廈、外坪、內院等組成,房屋共計二十一間半。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同志在這里出生,并度過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1961年5月,劉少奇回湖南農(nóng)村調查期間,曾在此居住了六天六晚。1980年故居按歷史原貌被重新修復并對外開放,再現(xiàn)了二十世紀初湘中民居典型風貌和劉少奇在這里生活學校的部分場景。</p><p class="ql-block"> (摘自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劉少奇同志故居正立面隨拍。門口“劉少奇同志故居”匾額由鄧小平同志題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參觀劉少奇同志故居時,室內觀眾不多,故隨手拍了幾張照片。</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故居內院隨拍。</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父母親的臥室</p><p class="ql-block"> 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在這間屋子里。劉少奇的父親于1910病故,終年46歲。母親于1931病故,終年66歲。</p> <p class="ql-block">  橫堂屋</p><p class="ql-block"> 1961年5月劉少奇回家鄉(xiāng)作農(nóng)村調查時,曾在這里接見父老鄉(xiāng)親和召開干部、群眾座談會。</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青少年時期學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碓屋</p><p class="ql-block"> 谷米加工和儲藏場所。墻上掛的一幅照片為1961年5月,劉少奇向王光美介紹他當年量米的斛桶。(右邊這只桶)</p> <p class="ql-block">烤火房</p> <p class="ql-block">廚房</p> <p class="ql-block">  劉作衡臥室</p><p class="ql-block"> 劉少奇三哥劉作衡(1892-1970),譜名紹達,務農(nóng),解放后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秘書。</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同志故居屋內其他場景部分隨拍。</p> <p class="ql-block">劉少奇同志故居倒影隨拍。</p> <p class="ql-block">  參觀劉少奇同志故居后,我去游覽了花明園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花明園占地面積200多畝,以“花明樓”、“修養(yǎng)亭”、劉少奇同志坐過的飛機、萬德鼎、一葉湖為主要內容,是集游覽觀光、思想教育于一體的精神樂園。</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劉少奇故居側立面及去花明園的小路隨拍。</p> <p class="ql-block">  花明樓</p><p class="ql-block"> 花明樓取意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名句。樓高33.02米,共五層,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盎鳂恰必翌~由已故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先生親筆題寫。</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花明樓部分隨拍。</p> <p class="ql-block">  萬德鼎</p><p class="ql-block"> 花明樓前的萬德鼎是用麻石以寧鄉(xiāng)市境出土的國寶人面紋鼎為模型做成,由十六塊方形花崗巖和一萬個“德”字組成,鼎高3.9米,寬2.58米,重18.98噸,四面正中分別刻有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江澤民同志書寫的“德”字,另外還銘篆9996個不同字體的“德”字。</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同志坐過的飛機</p><p class="ql-block"> 伊爾18客機是我國于1959年從前蘇聯(lián)購買的,保存較為完整,機內的座椅和休息艙內的軍用床、床單都是原物。該機作為當時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專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陳毅等都曾乘坐過。</p><p class="ql-block"> 該機被認定位二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  修養(yǎng)亭</p><p class="ql-block"> 修養(yǎng)亭是為紀念劉少奇同志的光輝著作《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而修建的。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余平方米?!靶摒B(yǎng)亭”三個字由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會長李鐸題寫。</p> <p class="ql-block">  一葉湖</p><p class="ql-block"> 一葉湖是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取名于鄭板橋先生“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p><p class="ql-block"> 圖片為一葉湖畔涼亭隨拍。</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所有照片均為原創(chuàng),文字材料部分取自景區(qū)有關介紹或網(wǎng)絡。背景音樂選用純音樂(歷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謝謝觀看!</p><p class="ql-block"> 發(fā)表時間:2025.06.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