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切歸于塵埃</p><p class="ql-block">父親節(jié)昨日已過,父親去逝十年。父親唯一的妹妹也于前些日子過逝了,享年93歲。將近一世紀的生命,想來漫長,但終是一切歸于塵埃。</p><p class="ql-block">父親比他的妹妹大三歲。生前父親還是很看重他妹妹的。我也是突發(fā)其想于某日看望了這位姑姑,一年前,90多歲高齡的姑姑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敏捷,健步如飛。家里也收拾的很干凈……這次卻變成其生前最后一次探望,姑姑圈縮在床上,偶而抬眼看一下,但我總覺得她并沒有真的看清我,表兄問姑姑是否認識我,她只是不停地反復喃喃地說著“活不了”的話……大姐說,這大概就是血脈相連的牽掛吧!我是說不清。當時,只是單純想去看望一下,想告訴姑姑,她的兄長雖然沒有兒子,但她依然有娘家,而且很好。沒想到這次探望無形中竟成了永別。其實,我和父親的姐妹不親近。</p><p class="ql-block">父親兄妹6人。同父母姐弟四位,目前健在的還有一位姐姐97歲(記憶中沒來往)。我對姑姑們的熟識來源于母親口中,真正有來往的二姑與四姑是在我高中時候??赡苁呛髞砣兆佣己昧耍⒆觽円泊罅?,年齡漸長后,姑姑們對他唯一兄弟的、有血緣關系的侄女倒顯得很親。只是,我從小沒有受到她們的庇護,實在親熱不起來。實話說,我們住的不遠,卻一直不往來,具體原因不詳。大概是爺爺奶奶去逝起便不再聯(lián)系,母親的講述是帶有敵意的,從她們“瓜分”祖父母少的可憐的遺物起。當時我可以理解的是姑姑們子女多,在當年貧寒的歲月,能分得些針頭線腦也樂此不疲,也便顧不上她們的兄弟子侄也生存艱難。前幾日與朋友聊天,她很不理解丈夫的姐妹在婆婆前腳出殯,后腳自動處置遺物的事,朋友不差錢,也不屑這些事物,(盡管其遺物價值是有的)我突然就理解母親的耿耿于懷許多年了,她們在乎的是不被當作一家人的認可與尊重。而不是所謂的物品。</p><p class="ql-block">姑姑是那一輩中最小的妹妹。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我卻是這輩中最年輕的存在,看著身旁有些認識有些陌生的表兄表姐,心中不由感嘆,上輩人的愛恨情愁結束,這輩人變的生疏起來,下一輩那些壓根陌生的年輕人以及他們的后輩絕對已是陌生人。</p><p class="ql-block">我們以姑姑娘家子侄的身份,用最后的體面送別了父親的妹妹——我的姑姑。近一個世紀的恩怨親情隨著人生帷幕徐徐拉上,一切終將歸于塵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