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通過電視,“哈爾濱高架橋坍塌”的新聞闖入我的視野。那時只模糊記得,報道里將事故歸因于載重車超載,如此奇葩的解釋在我腦海里種下疑惑的種子,卻也隨著時間漸漸沉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直到近日踏上哈爾濱的土地,當(dāng)客車緩緩駛?cè)腙柮鳛┐髽?,這段塵封的記憶被導(dǎo)游突然喚醒。導(dǎo)游的講解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當(dāng)年那起轟動一時的事故,就發(fā)生在與這座大橋緊密相連的引橋路段。望著車窗外綿延7.1公里的《陽明灘》大橋,聽著關(guān)于事故原因更完整的解讀,曾經(jīng)縈繞心頭的疑點,此刻竟有了撥開云霧見月明的暢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趕忙抄起手機,透過車窗,將眼前壯觀的大橋圖景納入鏡頭。橋上車流穿梭,松花江波光粼粼,兩岸城市風(fēng)光盡收眼底,每一秒的影像都在訴說著這座橋如今的穩(wěn)健與從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再回顧那場事故,車輛嚴(yán)重超載確實是直接誘因,3輛超載的貨車,集中行駛在長梁體范圍,打破了橋梁受力平衡 。但也有專家指出獨柱墩設(shè)計的先天不足,讓橋梁在極端情況下難以抵御失衡風(fēng)險。兩種因素交織,共同釀成悲劇。</p> <p class="ql-block">陽明灘大橋是哈爾濱市三環(huán)路西線跨越松花江的一座特大橋,以下是關(guān)于它的基本情況:</p><p class="ql-block"> 是哈爾濱三環(huán)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哈爾濱市首座懸索橋,于2009年12月5日動工,2011年11月6日竣工通車,造價18.82億元。</p><p class="ql-block">橋梁長度:全長7133m,其中橋梁長度6464m,接線道路長669m。</p><p class="ql-block">陽明灘大橋橋面寬度41.5米,雙向8車道,主橋跨度427米,橋下通航凈高不小于10米,可滿足松花江三級航道通航要求。</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發(fā)生坍塌的位置為大橋引橋,在三環(huán)路群力高架橋洪湖路上橋分離式匝道,具體位于橋梁整體的中部偏南,距陽明灘大橋南端3.5公里,在三環(huán)路和洪湖路交叉口附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發(fā)生垮塌的是哈爾濱西三環(huán)路陽明灘大橋南引橋的一個上橋匝道,該匝道屬于獨立建設(shè)的三環(huán)路群力高架橋項目,與陽明灘大橋分屬兩個工程建設(shè)項目。</p> <p class="ql-block">這是2012年8月24日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大橋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此刻行進(jìn)在橋上,看著堅固的橋身,心中滿是感慨。十年時光,足以讓一座城市撫平傷痕,也讓我解開了心中多年的困惑。這幾分鐘的視頻,不僅記錄了陽明灘大橋的壯美,更承載著一段真相逐漸清晰的歷程?;蛟S正是這次邂逅,讓這次哈爾濱之行,又明了一段沉封的記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