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周一鳥: 山麻雀(下篇)</p><p class="ql-block"> 筆者上周以《喜歡“二手房”的“山只只”》為題,講述了山麻雀在崖壁上把毛腳燕的舊巢當作“婚房”選擇的趣事,本篇將介紹生活在山下汾河灘的山麻雀為了一個樹洞你爭我奪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通常山麻雀多在山里繁育后代,可前些日子,筆者竟然在汾水的河灘中遇到了從山上下來孵化的山麻雀。</p> <p class="ql-block"> 當時筆者正在拍落在河柳左邊枝椏上的白鹡鸰,突然發(fā)現(xiàn)在河柳的右邊枝椏上還有一只雄性的山麻雀。</p> <p class="ql-block"> 畢竟在汾河灘遇到山麻雀還是不太容易的,筆者便開始跟蹤這只小家伙,不一會小家伙竟然飛落在另一棵河柳的樹洞口。</p> <p class="ql-block"> 看起來這只雄性山麻雀的警惕性還是蠻高的,先抬頭瞅了瞅周圍的動靜,然后才鉆進樹洞里。</p> <p class="ql-block"> 我們知道,山麻雀是夫妻輪流孵小鳥的,既然小丈夫入洞,那么個把小時后應該會有小娘子出現(xiàn)的。令人驚訝的是僅過了三兩分鐘,竟然有兩只雌性山麻雀先后來到樹洞的旁邊和后側(cè)方。</p> <p class="ql-block"> 面對兩只雌性山麻雀的出現(xiàn),筆者不由得瞎想: 難道這只雄性山麻雀娶了兩個媳婦?這也太有魅力了吧?</p> <p class="ql-block"> 正當筆者胡猜亂想的時候,前面的這只雌性山麻雀突然飛過了洞口。</p> <p class="ql-block"> 緊接著洞內(nèi)的雄性山麻雀竟然也快速飛出洞房,而后側(cè)方的那只雌性山麻雀則移動到了前面。</p> <p class="ql-block"> 隨后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出現(xiàn)了,兩只飛離樹洞的一雄一雌山麻雀竟然廝打了起來。看起來這兩只肯定不是夫妻,倒像是為了爭奪樹洞的敵我雙方。</p> <p class="ql-block"> 興許樹洞原本就是這只雌性山麻雀的家,不知何故卻被這對山麻雀小倆口給搶占了。小家伙過來也許是想索要洞房,可她怎么能打過人家的丈夫呢,可憐的小家伙與對方過了兩招后便飛走了。</p> <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身為這只雄性山麻雀妻子的小娘子迅速移到洞口,瞅了眼打斗中占了上風的小丈夫,便放心地鉆進了洞里。</p> <p class="ql-block"> 逃離后的那只雌性山麻雀并未飛遠,而是落在了附近的枯枝上,一邊梳理著被蹭亂的羽翼,一邊似乎還想著討回公道。</p> <p class="ql-block"> 而方才占了上風的雄性山麻雀也未閑下來,為了防止對方再來討要洞房,便飛到附近的河柳上充當起了哨兵,觀望著洞房周圍的動靜。</p> <p class="ql-block"> 不曉得那只討要洞房的雌性山麻雀是不是失去了丈夫,當小家伙再度飛來時依然是孤鳥一個。這次已經(jīng)贏了一回的雄性山麻雀都沒有讓對方落下,直接在空中便耀武揚威地又勝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認,在護巢的過程中身為小丈夫的雄性山麻雀付出得最多。有時候不單單是那只屢戰(zhàn)屢敗的雌性山麻雀來騷擾,就連我們常見的麻雀也跟著一塊來起哄。</p> <p class="ql-block"> 其實麻雀未必是那只孤身奮戰(zhàn)的雌性山麻雀喚來幫忙的,但多少有些理虧的雄性山麻雀卻不敢大意,忙搶占制高點嘰嘰喳喳地吼叫著,仿佛在警告下面的兩位: 本鳥也不是吃素的,有本事一起上來比試比試!</p> <p class="ql-block"> 最終雄性山麻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策略還是奏效了,那只雌性山麻雀再度敗走,而剩下的麻雀似乎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了一會便飛走了。</p> <p class="ql-block"> 直到筆者離開汾河灘時,那只討洞無望的雌性山麻雀仍然在附近的河柳樹上發(fā)呆,而為了小娘子安心孵卵的雄性山麻雀也不得不守護在樹洞旁。 </p> <p class="ql-block"> 從上篇我們得知,山麻雀在山上輕易就能選到“二手房”,而下山后為了一個樹洞卻爭得不可開交。不由得讓人生出一種感慨: 開辟新天地不論是人類社會,還是鳥的世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 拍攝地: 太原二龍山下汾河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