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有一個“哈薩爾游牧部落”,就在嵯崗收費站附近。<div> 一路上乘車欣賞了廣袤的草原,今天來到了這個賦有傳奇色彩的游牧部落。</div> 哈薩爾游牧部落景區(qū) 是集住宿、購物、餐飲、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景區(qū)。 呼倫貝爾大型實景演出“蒙古馬頌”演藝大廳,目前已成為呼倫貝爾重要的親子研學體地和演藝中心。 到了哈薩爾部落,首先要乘坐拖拉機牽引的“行軍大帳”轉(zhuǎn)上一段,去牧民人家。<div> 在呼倫貝爾提起成吉思汗可能每個外來人的都知道,而對哈薩爾這個名字就陌生了吧。 </div> 哈薩爾,成吉思汗的同母弟弟,是成吉思汗時代的第二號人物。他從少年時代起一直跟隨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大蒙古帝國的建立馳騁疆場,他用神箭為成吉思汗射出了世紀神話,他就是哈布圖哈薩爾。被認為是蒙古歷史上值得紀念的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 哈薩爾游牧部落,就是以這位傳奇人物的名字命名的。作為蒙古族歷史上著名的部落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以其獨特的游牧生活方式、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以及壯麗的自然景觀而聞名于世。 哈薩爾游牧部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蒙古高原上的各個部落為了生存和繁衍,逐漸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隨著歷史的演進,哈薩爾及其后代在蒙古帝國的建立和發(fā)展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不僅繼承了祖先的英勇善戰(zhàn)精神,還不斷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元素,使得哈薩爾游牧部落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哈薩爾游牧部落也在不斷地適應(yīng)和變革。他們在保留傳統(tǒng)游牧文化和習俗的同時,積極學習和借鑒現(xiàn)代科技和管理經(jīng)驗,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產(chǎn)生活水平。 如今,越來越多的哈薩爾游牧部落人民開始從事旅游業(yè)和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通過展示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來吸引游客的目光和關(guān)注。這不僅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傳承和弘揚蒙古族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弘揚蒙古馬精神,致力于呼倫貝爾文旅融合發(fā)展,2020年,哈薩爾游牧部落景區(qū)投資1000萬元,打造完成大型實景演出“蒙古馬·頌”售票系統(tǒng)建設(shè)及服務(wù)大廳、演出區(qū)域布景、游客服務(wù)中心、影音環(huán)繞系統(tǒng)及大型室外演藝場,總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可容納2500人同時觀看,并邀請橫店影視城著名馬術(shù)及動作導(dǎo)演岳躍言作為總導(dǎo)演,編排完成實景歷史劇目“蒙古馬·頌”,于2021年5月3日正式上演。 在歷史的長河中,尤其蒙古族發(fā)展中,馬及馬文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演繹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晒篷R·頌》是 一部人與馬、自然深度融合及誓死守護家園的沉浸式馬術(shù)實景演出,是一部文化元素融合大劇,一條主線貫穿其穿整部劇。那就是蒙古馬精神。 我們來到了演繹廣場,在這里即將上演的大型實景《蒙古馬頌》,它恰似一把鑰匙,將帶我們打開蒙古馬與蒙古族血脈相連的神秘篇章,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綿延千年的故事。 序幕:馬的起源,千年巨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序幕以震撼的視頻介紹拉開帷幕,銀幕上,廣袤的草原在歲月的長河中變幻,從遠古時期的蠻荒到人類文明的曙光初現(xiàn),蒙古馬的身影始終若隱若現(xiàn)。<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蒙古族先民在草原上第一次與蒙古馬相遇時的驚喜與敬畏。那一刻,馬不再只是動物,而是成為了人類生存的伙伴、精神的寄托,一場跨越千年的羈絆就此展開。 隨著激昂的鼓點響起,第一章 “萬馬奔騰,套馬訓馬” 正式登場。數(shù)十匹蒙古馬從舞臺一側(cè)奔騰而出,馬蹄踏地,塵土飛揚。那場面,仿佛是草原上真正的馬群在遷徙,聲勢浩大,令人熱血沸騰。我們看到了蒙古馬的桀驁不馴,也看到了蒙古族騎手的勇敢無畏。他們相互對抗,又相互成就,共同譜寫著草原上最動人的篇章。 牧民手持套馬桿,目光如炬,鎖定目標。套馬桿在空中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精準地套住馬匹。被套住的馬不甘束縛,奮力掙扎,人與馬之間展開了一場力量與智慧的較量。牧民們憑借著嫻熟的技巧和頑強的毅力,逐漸馴服馬匹。 <div> 音樂陡然變得典雅莊重,第二章 “胡服騎射,君子六藝” 緩緩展開。</div> 胡服騎射,是古代趙國為了增強軍事力量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改革。而在蒙古族的歷史中,騎射同樣是一項至關(guān)重要的技能。 騎手們身著輕便的胡服,在馬背上張弓搭箭,動作行云流水。箭矢破空而出,精準地命中目標,展現(xiàn)出了高超的騎射技藝。 歡快的長調(diào)響起,第三章 “男兒三藝,搏克比賽” 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了新的高潮?!澳袃喝嚒保促愸R、射箭和搏克,是蒙古族傳統(tǒng)的體育競技項目,而搏克比賽更是其中最具觀賞性和挑戰(zhàn)性的項目之一。 身著華麗搏克服飾的選手昂首挺胸,闊步登場。他們的服飾色彩鮮艷,裝飾精美,彰顯著蒙古族獨特的審美和文化底蘊。比賽開始前,選手們跳起了搏克舞,那剛勁有力的舞姿,仿佛在向?qū)κ终故咀约旱牧α亢蜎Q心。 比賽開始,兩位選手迅速靠近,雙手緊握對方的服飾,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他們時而推搡,時而拉扯,時而抱摔,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爆發(fā)力。選手們?nèi)缤菰系尿E馬,不畏強敵,頑強拼搏,只為了贏得榮譽和尊重。觀眾們的歡呼聲、吶喊聲此起彼伏,整個舞臺沉浸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之中。 音樂變得低沉而激昂,第四章 “驃騎將軍,大漠征戰(zhàn)” 將我們帶回了金戈鐵馬的戰(zhàn)爭年代。舞臺上,烽煙四起,旌旗飄揚。騎手們身著鎧甲,騎著蒙古馬,組成了一支威武的軍隊。 驃騎將軍,是古代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的象征。在蒙古族的歷史中,也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像驃騎將軍一樣的英雄人物。他們騎著蒙古馬,馳騁在大漠之上,為了保衛(wèi)家園、拓展疆土而奮勇殺敵。 蒙古馬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它們耐力超群,能夠長途奔襲;它們行動敏捷,能夠在戰(zhàn)場上靈活穿梭。騎手們與蒙古馬緊密配合,或沖鋒陷陣,或迂回包抄,展現(xiàn)出了強大的戰(zhàn)斗力。 疆場上,馬蹄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讓人置身于真實的戰(zhàn)場之中。我看到了蒙古馬的忠誠與勇敢,它們與主人同生共死,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書寫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輕柔的音樂響起,第五章 “遠古技藝,馬背技巧” 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緩緩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舞臺上,騎手們化身成草原上的精靈,在馬背上展現(xiàn)出令人驚嘆的高超技巧。 他們時而倒掛在馬腹之下,雙手觸摸著飛馳而過的草地;時而在馬背上連續(xù)翻滾,動作輕盈而流暢;時而單腳站立在馬背上,張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個草原。這些遠古流傳下來的馬背技巧,不僅是對騎手身體素質(zhì)和技能的考驗,更是蒙古族文化和智慧的結(jié)晶。 蒙古馬溫順而又配合,與騎手們心有靈犀。它們似乎明白騎手的每一個意圖,步伐穩(wěn)健,速度均勻,為騎手們的表演提供了堅實的基礎(chǔ)。在這一章中,我感受到了蒙古馬與人類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它們不僅是人類的伙伴,更是藝術(shù)表演中的最佳搭檔。騎手們用精湛的技藝,展現(xiàn)了對蒙古馬的信任和愛護,也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蒙古族獨特的馬背文化的魅力。 悠揚的馬頭琴聲再次響起,第六章 “中國非遺,馬背傳統(tǒng)” 將我們帶入了蒙古族文化傳承的神圣殿堂。屏幕上,展示了許多與蒙古馬相關(guān)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 叼羊、多人騎技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最后一章 “競技比賽,傳統(tǒng)賽馬” 在熱烈的歡呼聲中拉開帷幕。比賽開始,選手們?nèi)珉x弦之箭般沖了出去。蒙古馬四蹄騰空,風馳電掣般在賽道上奔跑。它們鬃毛飛揚,眼神堅定,仿佛在向著勝利奮勇前進。選手們緊緊地貼在馬背上,手中的韁繩微微抖動,控制著馬匹的速度和方向。 賽場上,馬匹們你追我趕,互不相讓。觀眾們的情緒也被比賽的激烈程度所感染,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這不僅是一場速度與耐力的較量,更是對蒙古馬優(yōu)秀品質(zhì)的一次集中展示。在傳統(tǒng)賽馬中,我看到了蒙古馬的拼搏精神和對勝利的渴望,也看到了蒙古族人民對馬的熱愛和對傳統(tǒng)競技文化的傳承。 當《蒙古馬頌》的表演落下帷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讓我深刻領(lǐng)略到了蒙古馬的魅力和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蒙古馬,不僅是草原上的精靈,更是蒙古族精神的象征。它們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忠誠可靠,與蒙古族人民共同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在這片廣袤的呼倫貝爾草原上,蒙古馬的故事還將繼續(xù)流傳,它們的精神也將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蒙古馬頌》以多種藝術(shù)元素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生動演繹人與馬和草原的相遇、相知、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情感歷程,用人與馬、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生動展現(xiàn)各民族守望相助、 團結(jié)奮進、堅韌不拔、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以及蒙古馬精神。<div> 真切地感覺到哈薩爾游牧部落值得來,《蒙古馬頌》則是更值得看的演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