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隨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歸去來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 ——江老師骨灰安葬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恒忠 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2025年6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人們心中“永遠的校長”江平老師與師母崔琦骨灰落葬。江老師去世將近18個月、師母去世23個月之后,一波三折,費盡周章,終于入土為安,他們將長眠在北京郊區(qū)九公山長城紀念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墓地北靠燕山,南面京城,東臨潮白河,西倚太行山,似為上佳的風水寶地。江老師若在天有靈,該遂其遺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兩年前的2023年,師母去世后,骨灰寄厝在北京郊區(qū)的萬安公墓。這是江老師選的,他鐘意于公墓依山傍水的秀美環(huán)境,計劃來年清明節(jié)再安葬師母。不料想,5個月后,江老師竟也溘然長逝。2024年,北京市民政部門對萬安公墓政策有變,何時安葬師母尚無明確的說法。無奈之下,需要在京郊與周邊再找尋一處合適的墓地,最后選擇了坐落于長城腳下的九公山紀念林墓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老師的墓碑,由著名的青年設計師白宇先生主持設計。石料選用了北方墓碑常用的青石,寓意名垂青史(石);碑石雕砌為城堡形狀,寓意逐理求索、法治天下的理想之城;基石模塊,依照起伏向上的路徑延伸,疊幾而上,波折前進,寓意承載信仰、無懼前行;頂部篆刻“我的中國夢”,延伸到墓碑正面頂端江老師手書的“法治天下”。法治天下是江老師的座右銘,在他《九十大壽紀念文集》自序中有所記載。遺憾的是,這四個字的碑刻并未成型,尚在與墓園方溝通之中,此處留白,就先刻上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即《命運交響曲》的部分樂譜,因為這部經(jīng)典音樂里蘊含著江老師的人生沉浮,同時也是江老師生前最喜歡的交響樂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前方的臥碑一分為三:中央墓碑之下安放著江老師和師母的骨灰,之上雕刻著胡德華先生題寫的“江平先生”四個大字;左側(cè)臥碑刻錄了二老名諱與生卒年月;右側(cè)臥碑鐫刻墓志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平先生,浙江寧波人也,高中時期,被選為崇德中學學生會主席,投身革命,后就讀于燕京大學新聞系,解放后赴公留學于莫斯科大學專研法律。歷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及法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等職,領銜起草大法,鑄造法基。先生致力于法學教育七十余載,門下弟子博士百五十余人,皆成棟梁之材。晚年創(chuàng)辦洪范研究所,設“江平民商法獎學金”,澤被法林,余蔭后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崔琦女士于先生困頓之時,共組家庭,相愛相隨近六十載。心懷大義,勤儉持家,使先生無后顧之憂,專心事業(yè)。光明磊落之品格,豪爽俠義之精神,深得親友之敬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生一生秉承愛國大義。前半生家破身殘而對家國冰雪堅貞,后半生位高名重而為百姓奔走吶喊。處歷史之洪流,抉良知之選擇。被譽永遠的校長,無愧社會之良心。其畢生夙愿即為法治天下,今薪盡而火傳。愿二老在天之靈,永享安寧。法治天下的道路曲折又漫長,但我們相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荆ㄣ懺唬吼ㄋ匦?,忠貞不二, 甘為法治獻身;錚錚鐵骨, 國士無雙 ,只向真理低頭。)因括號內(nèi)的文字被要求刪除。故江老師之子江波手寫一份,雕刻于銅板之上,隨同骨灰一起安放于地下?!?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加安葬儀式的人員將近60位,為江老師和師母兩家親屬、江門弟子以及墓碑設計師。原計劃悉數(shù)邀請江老師的生前好友,江波委托我具體操辦。在前江老師過生日,讓我?guī)椭鷶M定他的好友(江老師語)名單,主要是法學界和法律實務界與江老師有私交的晚輩。唯一遺憾,這卻引起有司的特別關(guān)照,要求報備名單和手機號碼,現(xiàn)場須要查驗身份證,因之繁瑣不便,故大多好友不得前來。我與宋學軍(兩名本科學生)成為代表,獲允參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10時,安葬儀式開始,鳴禮炮九響,炮聲傳蕩在幽深空曠的山谷,格外響亮,震撼人心,仿佛江老師演講時那高亢的聲音。接著按照程序安放骨灰、隨葬物件,蓋棺,封穴,安放臥碑,家祭……在此期間,偶然飛來一只白色蝴蝶在墓地上方翩翩起舞;放飛的一只信鴿折返落枝墓地之上,似在迎接江老師和師母的到來,令在場的悼者無不動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波致辭感謝親朋好友。他表示,父親給他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不管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總以一種清澈和溫情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激勵他堅持信念,以達最終的目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老師的弟子王涌教授致辭:江平先生屬于親人,屬于學生,屬于法大,屬于社會,屬于民族,屬于時代,屬于未來。他是法治崩塌的受害者,也是法治事業(yè)的建設者。他是法學家、教育家、政治活動家。他的歷史貢獻和歷史地位終將被歷史證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平先生的去世是一個重大的社會事件。先生去世后,社會各界持續(xù)地以各種形式表達對他的紀念。他已經(jīng)成為一個巨大的符號和象征,象征著一個民族對法治國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他將激勵無數(shù)后來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老師透露,法大昌平校區(qū)新近落成的學生宿舍樓,將命名為“江平樓”,以示對江老師恒久的紀念。江老師雖逝,但其精神、其品德、其學識對法大人的激勵將被銘刻下來,傳承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儀式結(jié)束后,悼者圍繞墓地依次敬獻上手捧的鮮花,依依不舍地與君別。雨后的天空,藍天白云,陽光燦爛;山色肅穆,樹木蒼翠。江老師和師母安眠于群山叢林之中,與山水同在,與天地一體,在這里安息,在這里永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版權(quán)所有 請勿侵權(quá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郭恒忠2025年6月17日于北京,原稿首發(fā)于6月7日。</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