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君山,“天下無雙圣境,世界第一仙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的欒川縣縣城東南三千米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p><p class="ql-block">春秋時期,被公認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師之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廟以紀念。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遲敬德重修景室山鐵頂老君廟,并賜名為“老君山”。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并發(fā)帑金建殿,成為是歷史上唯一被皇封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脈。</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景觀區(qū)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jīng)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馬鬃嶺南側有三千余畝石林景觀對游人開放,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p><p class="ql-block">老君山現(xiàn)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中國北方道教信眾拜謁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2014年,老君山老子銅像被世界吉尼斯總部輸錄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銅像”。</p> <p class="ql-block">老子文化苑</p><p class="ql-block">老子文化苑是傳承和弘揚老子思想的圣地,采用漢代建筑風格,主題思想是“大道行天下,和諧興中華”。</p><p class="ql-block">老子銅像</p><p class="ql-block">老君山內(nèi)的老子銅像于2014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收錄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老子銅像?!?lt;/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纜車上山。</p> <p class="ql-block">龍吟聽泉</p><p class="ql-block">龍吟閣是觀景亭,它坐落在老龍窩棧道之上。由于龍吟閣坐落位置獨特,所以在這兒聽群瀑泉聲是游人的一大享受。溪流從珍珠灘留下,到了龍吟閣下,被山巖拘成湍流快速流入深潭,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緩急沖撞之后,留下了大小十幾個瀑布,瀑布水聲能夠在澗谷中的回音壁間回蕩。</p> <p class="ql-block">中鼎云涌</p><p class="ql-block">云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觀,而中鼎云海為老君山云海之首。云海出現(xiàn)時,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霧鎖萬峰。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隱現(xiàn)似動若靜。在上晴下陰的云海出現(xiàn)時,顯現(xiàn)出“海到天涯天為岸,山至極頂人為峰”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舍身崖</p><p class="ql-block">舍身崖是山頂游覽過程中的第一個漂亮的自然風光景點。翹首而望,看那古松摩云,危崖欲傾,確實雄偉壯觀。這就是老君山一處勝景“舍身崖”,每當日落之時,此處“余輝返照千山色,滿峪參差人畫中”,瑰麗的晚霞映著詭奇萬狀的險峰怪石,奇光異景,色彩繽紛,令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峰林煙嵐</p><p class="ql-block">在近千畝的范圍內(nèi)有大小石峰三千多座,形態(tài)各異。在這些奇石奇峰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君悟道峰,在天然石壁的夾縫中仍生長著百年蒼松。</p> <p class="ql-block">十里畫屏</p><p class="ql-block">洛陽老君山峰林景觀,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錯,披綠掛紅,雄偉壯觀,多姿多彩。由于老君山花崗巖體與其它花崗巖的不同。老君山的巖體是由“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組成。它是在距今1.4—0.8億年間秦嶺造山帶抬升造山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年輕的巖體,被國內(nèi)地質學家命名為“老君山巖體”,峰林之間內(nèi)一步一景,步移景換,景景如畫,故稱之為“十里畫屏”。</p> <p class="ql-block">金頂?shù)烙^群</p><p class="ql-block">老君山金頂?shù)澜探ㄖ阂劳猩巾斀ㄖ饕ɡ暇龔R、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臺、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筑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三座金頂打造,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p> <p class="ql-block">太清宮</p><p class="ql-block">山頂太清宮始建于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jiān)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陜、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臺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纜車下山。</p> <p class="ql-block">麗景門古街</p><p class="ql-block">麗景門位于洛陽市老城區(qū)西關,始建于金代1217年,歷經(jīng)多次摧毀與重建,至今仍屹立不倒。麗景門不僅是洛陽古城的標志性建筑,還被譽為“中原第一樓”,位列洛陽八大景之一?。麗景門的防御體系非常完善,包括城門樓、甕城、箭樓、城墻和護城河等設施,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匠心?。</p> <p class="ql-block">麗景門不僅是洛陽古城的象征,更是歷史與現(xiàn)代交融的典范。景區(qū)內(nèi)有九龍殿、天后宮、城隍廟等景點,城樓頂部的帝王史館展示了洛陽104位帝王的史料,游客可以在此重溫千年歷史?。</p><p class="ql-block">走進明清古街,殘暴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墻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蕩的商鋪招牌旗號,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淡泊愜意的笑容,無一不反襯出老洛陽人的得意其樂。</p> <p class="ql-block">游老君山</p><p class="ql-block">棧梯萬轉接天陲,金殿凌虛九闕姿。</p><p class="ql-block">十里畫廊峰景美,中丁云海浪濤奇。</p><p class="ql-block">神壇洞府明霞宇,道觀琳宮映瑤池。</p><p class="ql-block">欲訪仙蹤何處是?夕陽影里鶴聲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