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班牙斗牛是自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的,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祭神),后來演變?yōu)槎放1硌?。這一競技運動一直被認為是勇敢善戰(zhàn)的象征,在西班牙貴族中頗為流行。近年來由于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這一表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次西班牙之行,正逢西班牙斗牛季,在馬德里觀看了一場正宗的全過程的斗牛表演。就算是一種體驗吧,不喜歡的、動物保護主義者、有恐懼癥者勿看。</p> <p class="ql-block">拉斯班塔斯斗牛場,位于馬德里薩拉曼卡區(qū),建于1929年,采用新摩爾式建筑風格,主體結(jié)構(gòu)呈正圓形,場地直徑65米,設有雙層環(huán)形看臺及鐵制防護柵欄糸統(tǒng),可容納2.5萬名觀眾。設有皇家包廂和總統(tǒng)看臺,可俯瞰整個競技場。博物館內(nèi)收藏戈雅斗牛主題版畫及歷代知名斗牛士服飾。作為西班牙傳統(tǒng)斗牛文化的核心載體,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斗牛場,其舉辦的圣伊西德羅斗牛節(jié)被譽為行業(yè)最高水平賽事。</p> <p class="ql-block">場外已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p> <p class="ql-block">入場通道兩側(cè)懸掛著知名斗牛士的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場內(nèi)已是座無虛席,人聲鼎沸了。</p> <p class="ql-block">兩位前導官身著16世紀裝束,騎著馬首先上場,徑直向主席看臺跑去,請求他賜給牛欄的鑰匙。全場異常安靜,觀眾靜待這神圣又莊嚴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樂隊奏起了嘹亮的斗牛士進行曲</p> <p class="ql-block">激昂的樂曲聲中斗牛士團隊入場,走在最前面的是斗牛士,精神抖擻,威風凜凜,但神態(tài)輕松自若,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p> <p class="ql-block">騎在馬上的是長矛手,綢制的斗牛士服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十分耀眼。穿紅衣手持長桿者為斗牛士保護人員,站在圍欄后接應保護斗牛士的安全。穿藍衣者為場地清理人員,最后是裝飾著花束的騾子車隊負責把牛拖走。</p> <p class="ql-block">斗牛士在西班牙乃至整個西語世界都被視為英勇無畏的男子漢,備受人們的敬仰與崇拜,地位高出一般的社會名流和演藝界人士,他們具有高雅的氣質(zhì)、勇敢的靈魂、健碩的體格,將技術(shù)和體力、柔美和勇猛完美地結(jié)合到了一起。盡管近年來有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但在西班牙語地區(qū),仍被瘋狂地推崇著。</p> <p class="ql-block">斗牛士原地不動,引逗公牛圍繞其身體打轉(zhuǎn),以消耗牛的體力和銳氣。如果連轉(zhuǎn)三圈,觀眾則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p> <p class="ql-block">斗牛士身手矯健,動作敏捷,靜如松,動如風,忽急忽慢,忽而轉(zhuǎn)閃騰挪,忽而跳步騰躍,不斷地挑逗公牛的脾氣,刺激公牛發(fā)怒,消耗公牛的體力,逐漸把斗牛引入高潮。</p> <p class="ql-block">斗牛士將紅布甩向牛頭,以激怒公牛,</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斗牛選用的是一種血統(tǒng)純正的野生動物,一般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由特殊的馴養(yǎng)場負責牛種,經(jīng)過4-5年培育即可用于比賽。其好斗的本性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天生的,正式比賽的牛體重在四百到五百公斤間。</p> <p class="ql-block">斗牛表演分為引逗、長矛穿刺、上花鏢、斗殺四部分,引逗是表演的開場鑼,此時公牛剛出場野性大發(fā),由斗牛士助手引逗其全場飛奔,消耗其體力和銳氣。</p> <p class="ql-block">幾個回合過后,騎馬帶甲的長矛手出場,他們用長矛刺扎牛背頸部,將其血管刺破進行放血,同時為主斗牛手開一個下劍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所騎之馬都用護甲裹住,蒙上雙眼以防膽怯。受刺的公牛越發(fā)兇猛暴躁,長矛手被掀翻落馬也屢見不鮮。</p> <p class="ql-block">長矛手退場獲得熱烈的掌聲</p> <p class="ql-block">花鏢手徒步上場,手執(zhí)一對木桿制、飾以花色羽毛、前端帶有金屬利鉤的花鏢,引逗公牛向自己發(fā)起沖擊。待公牛沖上來,伺機迅捷地將花鏢刺入牛背頸部,利鉤會扎在牛背頸部,也起放血作用。由于作出瞄準、前沖、刺入的時間很短,需要其動作干凈利落,也考驗其膽識與心理。</p> <p class="ql-block">最后,手持利劍和紅布的主斗牛士出場了,斗牛士手持紅布跪在場地中央,引逗公牛出場。這是極具功力的胸部躲閃,即當公牛直線沖向自已時,腿一側(cè)滑躲閃,牛則貼身沖過,生死即在一瞬間,極具危險性和觀賞性,觀眾則報以歡呼聲和喝彩聲。</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刺殺階段,也是斗牛的高潮。斗牛士以一把彎頭利劍瞄準牛的頸部,引逗牛沖向自己,自己也迎牛而上,把劍刺向牛的心臟,牛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倒地。刺殺是最富有技巧的,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準確性。</p> <p class="ql-block">裝束著花飾的騾子車入場將牛拖走。</p> <p class="ql-block">獲勝的斗牛士接受觀眾的歡呼、掌聲和投來的鮮花,并按刺殺水平享有保留牛耳、保留牛尾、被從正門抬出的榮譽。</p> <p class="ql-block">斗牛也是十分危險的,本場也時有險象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這位斗牛士險些被紅布絆住腿腳而跌倒</p> <p class="ql-block">這位斗牛士被追的落荒而逃,不得不躲在安全門后。</p> <p class="ql-block">斗牛有時也出意外情況,本場表演的一頭公牛在引逗階段左后腿骨折,不能走動。一般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就要停止斗牛,然后放出一群奶牛將傷牛引帶入牛欄。但這頭牛不能行走,最后競不能站立而倒地,斗牛士不得不用短劍刺中其腦門的神經(jīng)中樞而即刻斃命,被騾子車隊拖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