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清水秀,秦巴陜南,在崇山峻嶺綿延起伏的群山疊皺中,有一處民居大院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我童年的歲月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舅舅家所在的地方,承載了我兒時無數(shù)的歡樂與憧憬,無論是過年時去拜年,還是夏天去“看夏”,每次前往,都像是開啟一場奇妙的探險,一住便是好幾天,而舅家的老院子,更是我心中最向往的樂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家院子座落在安康市漢濱區(qū)關(guān)廟鎮(zhèn)勇勝村的徐家?guī)X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密密麻麻的人家,龐大的建筑群炊煙裊裊,好似一個小上海。它由三個大院子連成一片,其中兩個是親門大院子,彼此相鄰,宛如親密無間的兄弟;旁邊還有一個旁系院子,雖稍顯獨(dú)立,卻也與其他院子緊密相連。走進(jìn)院子的大門樓,仿佛踏入了一個神秘的世界,這里家家相連,數(shù)不清是幾進(jìn),猶如一座錯綜復(fù)雜的迷宮。一個套一個的四合院、偏廈、廊房、天井,布局精巧,錯落有致,每一處角落都藏著未知的驚喜,讓兒時的我感到格外新奇,總是樂此不疲地穿梭其中,探索著每一個神秘的空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院子里居住著百多戶人家,大家都是沾親帶故的,一聲聲舅舅舅媽、外婆外爺?shù)姆Q呼,讓整個院子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在這里,無論走到誰家,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人們圍坐在一起,說著體己的話,夸贊我善良能干的母親,嘮嘮家常里短。那些質(zhì)樸的話語,真摯的情感,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我的心田,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徐家院子出來,有一個大大的平平的場壩,它就像是現(xiàn)在的全村人的廣場,是整個院子最熱鬧的地方。每當(dāng)吃完飯,徐家院子的大小人都聚在這里,享受著飯后的悠閑時光。場壩上,一個高聳入云的秋千格外引人注目,它以幾人合抱粗的大樹做支撐,炮繩做拉繩,造型獨(dú)特,氣勢非凡。這是一個“轉(zhuǎn)轉(zhuǎn)兒秋”,一個秋千可以同時坐六個大人,在方圓百里都實(shí)屬罕見。當(dāng)秋千蕩起,六個人圍繞著中心點(diǎn)像陀螺一樣徐徐上升,又像一大朵蓮花向外擴(kuò)展,那感覺,仿佛置身于夢幻的仙境,能輪到坐一回轉(zhuǎn)轉(zhuǎn)兒秋,簡直是莫大的幸福,讓我興奮不已。此外,還有那種一個人一坐,或者幾個人并排而坐的單秋千,寬寬的坐板,把孩子的身軀固定好后,秋千就開始咿咿呀呀地被大人們蕩上高空,再回到低處,一起一伏間,感受著風(fēng)的擁抱,體驗(yàn)著飛翔的快樂,美極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家院子建立在一個山坡上,一條筆直的公路從北到南從徐家院子的東側(cè)穿過。院子的西南頭,走過一條長長的小路,有一處廟宇,叫藥王殿。母親說,她小時候就是在這里上的小學(xué),這讓我充滿了好奇,在我的想象中,能做學(xué)堂的廟宇一定無比壯觀,那得是有多大呢?我曾無數(shù)次渴望去看一看,探尋其中的奧秘,但一直未能成行。在我的潛意識里,這樣的地方既神秘又威嚴(yán),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秘密,讓人有一種敬畏感,使人敬而遠(yuǎn)之。藥王殿再向下,便是懸崖峭壁,峭壁上有一處洞穴,據(jù)說很深,有人進(jìn)去過,說里面有一口水井,還有做飯的廚具,這里便是安康的人們常說的“麻錢洞”。據(jù)傳,在“長毛造反”時期,人們害怕,徐家的幾十老仙人躲進(jìn)麻錢洞,后來發(fā)生了口角,被用各種糧食秸稈柴草裹著辣椒桿,焚燒熏烤洞口,將幾十人熏死在洞里,無一生還。這個悲慘的故事,給麻錢洞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又恐怖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去舅舅家,我都會先坐在“五一”這邊導(dǎo)洪橋旁的陡峭的山頭上休息一會,靜靜地觀察對面被灌木掩映洞口的麻錢洞和藥王殿,整個徐家院子盡收眼底。再看看腳下深澗里的老龍河,心中便會涌起一絲緊張與興奮,考慮是走曲折的陡坡土路下去,還是直接走臺階抓著鐵索下去。每次我都是一半一半地走下去,走走停停,邊走邊傾聽管道里面的轟隆隆的水流聲,那聲音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交響曲,充滿了力量與激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到坡底,走過一座顫巍巍的虹橋,又到了對面的山坡,沿著管道拾級而上,走幾步再轉(zhuǎn)回頭眺望整個宏偉的建筑,虹橋上“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十個大字格外醒目,這是毛澤東詩詞《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中的一個名句。小時候,我雖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每次看到這幾個字,心中都會涌起一股力量,仿佛有一種無形的鼓勵,坐在這里,我都會仔細(xì)琢磨這句話的含義,不知不覺中,它已成為我人生的座右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到坡頂,一條寬闊而深幽的渠道出現(xiàn)在面前,水流湍急,讓人望而生畏,有很多人在里面洗衣服游泳。后來由于隔段地方的柵欄下面吸力極強(qiáng),難免會出追趕流走衣服的安全事故,所以就不準(zhǔn)再下水渠游泳洗衣服了。這條水渠就叫東干渠,從徐家院子的北側(cè)通向舅舅家住的陽坡梁,再向下進(jìn)入二灣河。長大后,我才知道這條渠里的水,都來自八一水庫,它灌溉著這一大片良田,孕育了無數(shù)的生命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徐家?guī)X別墅林立,徐家院子里的人們都陸陸續(xù)續(xù)搬遷到公路的兩邊,建起了高樓大廈。徐家院子那昔日的輝煌盛況已經(jīng)被蒼翠的植被覆蓋。唯有那藥王殿還保存著古老的飛檐走壁、前后院落,只是顏色已經(jīng)靚麗了很多,不僅進(jìn)行了修繕還擴(kuò)大了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陜南安康漢濱,徐家院子,那是棲息鄉(xiāng)愁和文脈綿延的港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