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街角記憶:算盤

吳蓉輝

<p class="ql-block">整理雜物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老算盤靜靜地躺在角落里。木框已經(jīng)泛黃,算珠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卻依然能用。 </p> <p class="ql-block">這把算盤有十一檔,每檔七顆珠子。中間一道橫梁,上面兩顆,下面五顆。上面的珠子一顆當五,下面的珠子一顆當一。算盤的木框四四方方,爸爸說這象征著做人要方正;算珠圓潤靈活,又寓意處事要圓融。小時候聽這話,只覺得云里霧里。</p> <p class="ql-block">爸爸是打算盤的好手。無論是在單位算賬,還是在家記賬,總見他手指在算盤上翻飛。大姐也是個打算盤好手,常在家里練習珠算,她參加過縣里珠算級別比賽,并取得好成績呢。到現(xiàn)在,我還清晰地記得他們打算盤的場景:手在算盤上撥弄時,那些算盤珠仿佛有了生命,發(fā)出噼里啪啦的響聲,像在演奏一首歡快的曲子。我常常趴在桌邊,看那些珠子在指尖跳舞,覺得神奇極了。</p> <p class="ql-block">上小學時,珠算是必修課。老師拿著一個毛算盤,教我們背口訣:“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教室里,我們搖頭晃腦地背誦,聲音此起彼伏。老師拿著教鞭在課桌間巡視,眼睛像探照燈一樣掃來掃去,隨時準備揪出那些不會背口訣、濫竽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那時的我一直懷疑老師是不是孫悟空附體,有著一雙火眼金睛,不然怎么能從那么多的同學中,揪出不會背珠算口訣的同學?老師一句“不會背口訣的同學今天放學后留下,什么時候背會了再回家吃飯”,讓會背的同學歡呼雀躍,不會背的則愁眉苦臉。</p> <p class="ql-block">那時我們每天都要帶著算盤上學。路上,算珠隨著腳步嘩啦嘩啦地響,像在唱歌。有調(diào)皮的同學把算盤倒過來,系上繩子當小車拉,書包放在上面,跑起來算珠亂跳,引得大家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記憶中,珠算課每周兩節(jié)。最先學的是加法,要從高位算起。我們練習從一加到一百,結(jié)果要等于5050才行,當時還能記住十至九十每個正數(shù)節(jié)點的數(shù)值。那時最喜歡玩“三遍九”的游戲:先在算盤上撥出123456789,然后見幾加幾,反復三次,最后再加九,就會變成987654321。這個把戲我至今還記得。</p> <p class="ql-block">老師告訴我們,算盤是中國偉大發(fā)明之一,它不僅在我國用,還傳到了日本、朝鮮等地。但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算盤每檔要7顆珠子?明明上一下四,五顆珠子就夠表示0到9了,多出來的那2顆干嘛用呢?直到后來在一本書上看到,原來古時候我們用十六進制,上二下五正好表示0到15。直到我孩子讀小學時,我才發(fā)現(xiàn)孩子用的塑料小算盤已做了改進,是5珠算盤。</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80年代后期,電子計算器漸漸代替算盤。進入21世紀以來,手機、電腦等智能計算工具軟件普及,加之父輩和祖父輩們年紀大了,已不再使用算盤,算盤就慢慢退出了日常生活。有的被收進箱底,有的安放于鄉(xiāng)村記憶館,成了懷舊的標志性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不過,我們還會用“三下五除二”這句口訣形容做事干脆利落、雷厲風行;會用“二一添作五”表示雙方平分;會用“九九歸一”比喻轉(zhuǎn)了一圈又回到原點……這些珠算口訣,早已融入我們的語言中。</p> <p class="ql-block">摸著這個老算盤,那些與算盤有關的記憶又鮮活起來。它不僅僅是一個計算工具,更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歲月。那些噼噼啪啪的聲響,那些搖頭晃腦背誦口訣的日子,都隨著這把算盤,永遠留在了記憶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