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波密一墨脫及米堆冰川</p> <p class="ql-block"> 9月12日至13日,波密至墨脫往返。</p><p class="ql-block"> 1、墨脫。記不清是何年何月,在乘機途中,從隨機雜志上看到一篇介紹西藏墨脫的文章,稱墨脫是西藏的秘境、西藏的江南,西藏最后通公路的地方以及美食石鍋系列等,并配精美圖片,便心生向往。</p><p class="ql-block"> 12日一早從波密出發(fā),來到嘎隆山口,只見山峰聳立,山頂或山腰仍有積雪,正因此山使墨脫與外界基乎隔離,被視為世界上最難抵達的地方。直到2013年嘎隆遂道貫通,秘境才被揭曉。當我們穿越隧道,進入墨脫境內,頓覺換了時空。入目遍山漫野的綠色,令人賞心悅目。海拔約3700米處的草甸在陽光下泛著綠茸茸的光。越往下走,綠的層次越豐富,森林、草叢、瀑布、溪流撲面而來。當我們來到海拔1000米左右縣城時,景觀已變化為熱帶雨林氣候,芭蕉樹、木瓜樹已隨處可見。而清晨的墨脫,在云霧緩緩繚繞中,如同仙景。此景此時亦不知今夕何夕。</p> <p class="ql-block">嘎隆山口</p> <p class="ql-block">穿越隧道,移步換景</p> <p class="ql-block"> 原始森林,古木參天。粗壯的樹干,蘑菇形的樹凳,草叢的野花,山間的瀑布、清溪,難得一見的紅石灘,構成一幅幅絕美的圖畫,令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走進博物館,了解墨脫的前世今生,了解門巴族,洛巴族人們的生活習性、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 果果糖大轉彎。雅魯藏布江,在此形成一個巨大的拐彎向南流去,最后進入孟加拉灣。</p> <p class="ql-block"> 距今200多年的仁欽崩寺, 寺廟雖小,但莊嚴肅穆,景色優(yōu)美,是信徒們朝圣禮福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橋。在嘎隆隧道通車前,是墨脫連接外界的生命線。四個老小伙氣宇軒昂走在大橋上。</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處,遠遠望去,群山擁攬的墨脫城盡收眼底。紅瓦黃墻的建筑,綠黃相間的田野,郁郁蔥蔥的山巒,連綿不斷的峽谷江流,更有那清晨的云霧將整座縣城云遮霧繞,令墨脫如同仙景,夢幻至極。</p> <p class="ql-block"> 2、波密。9月13日晚,我們回到波密,已是明月高懸,華燈初上。這個位于念青唐古拉山東段和喜馬拉雅山東段的小城市,海拔僅有3300米。四周雪山環(huán)抱,城中河水流淌,帕隆藏布丈江在這里形成寬廣的河流,穿城而過。我們在此品嘗了串串香,游覽了夜景,享受著此刻屬于我們的悠閑時光。</p> <p class="ql-block"> 3、米堆冰川。9月14日,為了彌補遺憾,我們回走了100多公里,來到聞名遐邇的米堆冰川的山腳下,我們徒步上山,近距離看冰川勝景??墒遣恢菤夂蜃兓?,亦或季節(jié)不當,冰川沒有想象中的雄偉壯觀,冰湖湖水泛黃。但無論怎樣,它依然是藏民心中的神山,途中見了不少朝拜者用石頭壘砌的瑪尼堆,以此來祭拜神山,并祈求神靈的庇護。我也堆了一個小小的馬尼堆,敬神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