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是改造已有的的圖像并在此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梢酝ㄟ^將原圖像融入創(chuàng)作本身來體現(xiàn),有時以批判的方式體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加快了挪用的應(yīng)用,一般需要理解創(chuàng)作意圖:為什么選擇那件作品?他們做出那些借用?目的又是什么?<div><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藏,西藏!》</h3> 西藏在人們心目中是神秘的,甚至有一些落后,但這是歷史。如今的西藏人均GDP走在全國前列,繁榮程度和內(nèi)地幾無區(qū)別。很多宗教遺跡已經(jīng)成為旅游景點,藏族的文化、建筑、習慣等符號化。<div> 《西藏,西藏!》是2025年拍攝的,圖中一個出生和成長都在拉薩的漢族姑娘,走過西藏博物館的大幅裝置前,寬敞明亮的大廳映出她的倒影。身后是藏族傳統(tǒng)元素,前面是花團錦簇,姑娘的步伐沒有刻意,自然而優(yōu)雅。</div><div> 這幾乎是西藏的縮影。<br><div> </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時光三千年》</h3> 這是借用了一副巨型攝影風光作品。<div> 原作品中的金黃的胡楊、粗大的樹干、駝隊、沙漠、滾滾煙塵和迷人的光影,展現(xiàn)了攝影的所有表現(xiàn)手段,帶來美的感受。<div> 然而,當圖中出現(xiàn)一位現(xiàn)代人看到這一場景時,你會覺得她看到了什么?應(yīng)該看到了3000年來絲綢之路的駝隊鈴聲不絕于耳以及沿線人們生活的場景,應(yīng)該有好奇、驚訝、不可思議的情緒,有時光的穿越,圖中的現(xiàn)代人仿佛在向駝隊的領(lǐng)頭漢子喊話。</div></div><div> 作品挪用后產(chǎn)生了新的意義。</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30年的我》</h3> 背景作品是2024年一次影展上的作品,一個農(nóng)村漢子背著竹筐,框里裝滿了桃花樹枝,坐在農(nóng)村常見的水泥地上,墻面斑駁。整幅照片新穎別致,給人懷舊、和諧的感覺,有悲涼的美。<div> 但當一對老夫妻看到這幅作品時情緒逐漸激動起來,老大爺仿佛看到了30年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雖然不一定背著桃花,但裝束打扮和生活狀態(tài)幾乎一樣。老大娘看到了自己男人年輕時候的樣子,懷念著當年的情景和這么多年與老伴生活的酸甜苦辣。</div><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對比》</h3>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一副非常著名的攝影作品,在全國各大影展都展出過。高大的宮墻前,一位非常時髦的西方女人騎著自行車飛馳,身上的精心設(shè)計的衣服在飛舞,一位白衣白胡子老頭遛鳥悠閑的走來。作品表現(xiàn)中西方文化融合,在立意、拍攝手法、構(gòu)圖、光影以及修辭手法都獨具匠心。<div> 當一位中國的中年女性推著輪椅上老母親,緩步來到這副作品前,整個圖像意義改變了,具有了很強的對比性。首先是服裝的對比,雖然中國的中年女性和她的老母親穿著不是那么時髦,但實用舒適。西方女性神采張揚,中國女性含蓄內(nèi)斂。背景照片的生活場景令人神往,照片前的中國女性踏實溫馨。背景照片是空中樓閣,觀看照片的人腳踏實地。這可能就是當下中國人與西方人的不同。</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凝望》</h3>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福建博物館的一個櫥窗裝置,裝置中展示的唐朝出土的文物,還原的唐時生活場景人物和物品,櫥窗玻璃上化有超然的花草,還有“山中無甲子梅等歲一枝”描述山中的隱居生活的詩句,整個裝置給人超然脫俗的感覺。<div> 當一個女孩站在裝置前,冷靜的審視這一切的時候,畫面的意義發(fā)生了改變。首先整個畫面成為甲字型,是古代大墓常見的形式,將人們帶入考古的思緒。古代的超然,今天還會有嗎?古代真的有超然嗎?這份超然真的經(jīng)得起審視嗎?我應(yīng)該超然嗎?還有還有。。。。。說不清的情緒。</div> 挪用有時候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