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中旬,孫女的學校就放暑假了,直到九月中旬才開學,足足有三個月哦。</p><p class="ql-block">這段時間,不但是學校放假,其他的興趣班也同樣放假。不像國內(nèi),假期正是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興盛時期。</p><p class="ql-block">這是與國內(nèi)的最大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孫女去參加踢踏舞的表演,小孫女當個小跟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媽媽沒有時間,大孫女是自己化的妝。從眼影、腮紅、口紅和睫毛膏,全部都是自己弄的。還算是像模像樣的。</p><p class="ql-block">孫女姐妹從小就喜歡用媽媽的化妝品扮靚,但都是搞得亂七八糟的。上學后就極少玩了,想不到化妝的整體效果還是蠻好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畫了美妝。</p><p class="ql-block">在那里很多活動都有為小朋友畫美妝的項目,每次姐妹倆都爭先恐后的去扮靚。</p> <p class="ql-block">這是曼哈頓新的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的課室,里面擺放著很多玩具。</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在中央公園里看書曬太陽。</p><p class="ql-block">從去年年底開始,小孫女就能看懂字書了。</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一直都是大孫女的小迷妹,覺得姐姐無所不能。</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學習也放假了,那是學期結(jié)束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喜歡拍照,經(jīng)常會說幫我拍個照吧。</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和老師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孫女和老師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孫女在拉剛剛打印出來的超出教學大綱的曲子,她看著曲譜就能直接視奏出來了。</p><p class="ql-block">然后妹妹在旁邊靠自己的音樂直覺,給姐姐和出了第二聲部。</p><p class="ql-block">對于樂感,小孫女比大孫女有天分。但大孫女是能力強,自律好。</p><p class="ql-block">所以演奏姐姐就比妹妹好很多。</p><p class="ql-block">但愿妹妹大一點會自覺一些。</p> <p class="ql-block">大孫女和踢踏舞的老師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孫女的踢踏舞表演。</p><p class="ql-block">這種舞蹈的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p><p class="ql-block">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著重趾尖與腳跟的打擊節(jié)奏的復雜技巧。</p><p class="ql-block">踢踏舞根據(jù)不同舞曲的節(jié)奏來跳快慢的程度,主要靠踢踏鞋發(fā)出“踢踢踏踏”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踢踏舞來源自美國百老匯,一種民間風俗的舞蹈。</p><p class="ql-block">踢踏舞的英文名稱是“TAP DANCE”,TAP是拍打扣擊的意思,它的正式形成是在20年代的美國。</p><p class="ql-block">在這之前,愛爾蘭移民和非洲奴隸把各自的民間舞蹈帶到了這塊移民大陸上,這些民間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p> <p class="ql-block">小孫女參加學校班級的學期末演出。</p><p class="ql-block">在那里,每次的演出都是全班總動員,都是唱不同的歌曲。沒有看過個人或三五個人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大孫女在學校參加學期末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上面那一排是大孫女班級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幾個年級的學生互動演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