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說走就走的西藏之旅

grass

<p class="ql-block">時光如水奔流不息,轉(zhuǎn)眼間離開雪域高原,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為了留下美好的回憶,趁著記憶中的一切還沒有完全淡化、消失,提筆記錄一下這一趟說走就走的西藏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個人心里都會有至少一個特別向往的地方,會有至少一個心心念念想去探訪的目的地。位于雪域高原的西藏,位于拉薩的布達拉宮,就是我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是我心心念念想去一次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朋友們?nèi)ノ鞑匕l(fā)出的照片、視頻,我羨慕之心泛濫,向往之情倍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年輕的時候,感覺此生去西藏的愿望似乎要落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在刷短視頻的時候,收到一個直播間的推送,是關于西藏旅游的推廣。仔細看過主播的介紹,我們立刻聯(lián)系了旅行社,比較詳細地了解了一些相關的信息,當即定下了最快一組前往西藏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4月22日黎明時分,我們帶著行李箱,開始了說走就走的西藏之旅。這一次出行,讓我們知道了高鐵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的廣深之間,居然還有需要行駛一小時四十多分鐘的綠皮車。為了快速接駁上去拉薩的火車,我們不得不起凌晨四點起床,趕這一班綠皮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州直達拉薩的火車,也是一趟綠皮車。雖然說是“直達”,實際上在西寧車站要全員下車,換乘另外一趟有氧氣供應的綠皮車。只不過換車的時候,座席號、臥鋪號都保持不變而已。在大西北的火車站站臺上,我們看見了內(nèi)陸和沿海地區(qū)火車站上消失了許久的售貨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網(wǎng)上所描述的那樣,的確有好些人在西寧車站換乘時,跑到車廂外,用濕紙巾擦拭車窗玻璃,以圖拍下最佳的旅途風光。我也不能免俗,加入了擦車窗玻璃的行列。個人感覺,實際效果真的一般??赡芫褪潜痪W(wǎng)上的說法所影響了,找尋一種儀式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上了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歌曲中的浪漫非常貼切地反映了我們內(nèi)心的期盼。實際上,乘火車從廣州到拉薩,要在火車上呆上五十多個小時,旅途不可謂不漫長。在已經(jīng)習慣了高鐵的疾速奔馳,飛機的快速抵達之后,兩天兩夜的火車之旅,真不是很舒服的體驗。所幸的是,我們遇到了幾位同是來自深圳,準備去岡仁波齊轉(zhuǎn)山的中年男子,每天聚在一起打打摜蛋,時間就比較容易過去了。</p><p class="ql-block">在火車上,遇到了一位只拿著一個手機,沒有攜帶任何行李,從廣州直奔拉薩的小伙子。之所以知道這些詳情,是因為這位不帶行李的小伙子,是愿意和某人調(diào)換鋪位,讓我們老倆口可以住在同一個車廂里的好心人。</p> <p class="ql-block">在西寧換乘了供氧列車,并不是立刻就有氧氣輸送,要到了格爾木之后,才會有彌漫式供氧。后來我們才得知,火車上的彌漫式供氧的氧氣濃度只能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雖然我們是在半睡半醒中穿過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頭暈胸悶的感覺已經(jīng)隱隱約約襲來。到達那曲之前,我終于忍不住狂吐了一番。一直以為是自己吃了不適應的東西,直到后來同團的小姑娘說,她在火車上吐了四次,才恍然醒悟到,我的嘔吐其實就是高反的表現(xià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蒼翠蔥蘢的南方,一路行駛到滿目蒼涼的大西北,車窗外的景色變幻多端。進入青藏高原,沿途的植被幾乎微不可見。黃昏時分經(jīng)過青海湖,烏云低垂,湖水黯然無光,完全不像多年前我們自駕到青海湖邊看到的那番煙波浩渺,湖水碧藍的美麗。車窗外掠過一片片白色的積雪,真實地展示了雪域高原的原生態(tài)。</p> <p class="ql-block">終于到達拉薩,遇到了一個晴朗的好天氣。列車減速駛進拉薩市區(qū),慢慢展露出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一座頗為現(xiàn)代化的城市,超乎我心目中的期待。沿途的旖旎風光,令人禁不住一次次舉起手機拍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火車站,迎面就是頗為熱鬧的街頭,絡繹不絕的行人,拉著行李箱的游客,形成了一幅與其他城市別無二致的畫面。仔細看去,還是略有一些不同,此處就不細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著行李箱,緩步走了一段不長不短的路,來到接站大巴的停車場,發(fā)現(xiàn)眼前的旅游大巴似乎比一般的大巴要小一些。后來才知道,處于行車安全的考量,西藏所有的旅游大巴都是管理部門統(tǒng)一經(jīng)營,而且核載人數(shù)不得超過29人。等我們真正行駛在最著名的“此生必駕”的318國道上,才明白縮減大巴載客量的重要和必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入酒店,前臺最醒目的位置擺放著大型的告示牌,開宗明義第一條就是“請慢慢行走,切勿跑跳”。放慢腳步,從電梯口走到走廊盡頭的房門口時,我已經(jīng)感覺到頭暈胸悶,兩腿發(fā)軟了。顧不上旅行社接待的小伙子還在和某人交代相關事宜,說了一聲抱歉之后,我直接躺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入住的是彌漫式供氧酒店,到達拉薩的第一個夜晚,我們一直都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安睡。第二天一早,上了旅游巴士,了解到全車的人昨天都不曾入眠,忽然就放松下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閨蜜看到我到西藏的朋友圈,立刻私信我,表示擔憂,還告知了她的一位同事因為高反,造成的身體嚴重損傷的事情。老同學也告訴我,他們幾人在西藏高反嚴重,而且后果嚴重的實情。要說心里沒有負擔,是不真實的,尤其時親身體驗了高反來襲的感受,還是挺忐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出發(fā)前就約定了,絕不逞強。一旦感覺不適,立刻就撤退。我告訴閨蜜,我們主打一個不逞強,而且聽人勸。幾天的西藏之旅下來,發(fā)現(xiàn)堅持這個初衷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的行程安排很周到。第一天是帶著我們從拉薩出發(fā),前往低海拔的林芝地區(qū),其中有一段路時和318國道并行的。一路上,藍天高遠,白云悠悠,群山起伏,延綿不絕,是我們心目中想象的西藏風光。幾乎沒有什么植被的荒涼山坡上,散落著牧民們放養(yǎng)的牦牛群,像一顆顆不同顏色的珍珠,點綴著雪域高原的荒坡。牦牛是當?shù)厝俗钪匾呢敻粊碓春蜕嬉蕾嚕瑩?jù)說每一頭牦牛價值3W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往林芝的行程,沿途只有卡拉山口是海拔4700米,其余都是越走海拔越低的地方??ɡ娇诂F(xiàn)在修通了隧道,最高的地方都是從隧道里穿行而過的。出發(fā)時,導游體貼大家一夜未眠,而且出發(fā)較早,讓大家閉目休息一陣子。可是,到卡拉山口之前,導游用麥克風大聲警示每個人,一定不能打瞌睡,也不能在車上戴墨鏡,以免出現(xiàn)嚴重高反而未能被發(fā)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旅游行程的第一個景點,是國家5A景區(qū)巴松措。如果不是來到西藏,不是親臨這一片高原上的湖泊,真不知道西藏還有一個不是那么著名的美麗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遠處的雪山下,蒼翠的群山中,延綿數(shù)十里的高原湖泊煙波浩渺。藍天映照下,湖水清澈,清澄透亮,碧波蕩漾。湖中生長著一群群魚兒,聚集在棧橋下,在波光粼粼在,爭搶著游人們拋下的魚食。</p> <p class="ql-block">湖中心的小島上,有一座千年古寺,據(jù)說是唐代時建造的。寺廟好小??!可是,小小的寺廟門前,依然有白塔高聳,經(jīng)幡低垂,轉(zhuǎn)經(jīng)筒锃亮。千百年的古樹環(huán)繞,晚春的桃花開滿枝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陣陣清風吹過,帶著絲絲的寒涼,掀起了湖面上微瀾起伏。一陣驟雨飄灑下來,竟然夾帶著豆大的小冰雹。很奇妙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松措的美麗,令人心曠神怡,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當晚入住深山里的錯高村,體驗了一次藏式民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錯高村,距離巴松措景區(qū)三十多公里,四周雪山環(huán)抱。一座座藏式庭院散落在一片山谷中。村中道路平整,隨處可見標準的垃圾桶,整齊的木柵欄,每一幢民居大同小異,可以看出來是專門開發(fā)的旅游度假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西藏游覽的期間內(nèi),我們看見各地的民居都很漂亮,基本上是整齊劃一的藏式小樓。據(jù)說,這是全國人民攜手援藏,定點定向幫扶的成果。最令人感嘆的是,在我們路過的每一個村鎮(zhèn),幾乎家家戶戶的院門上,或者屋頂上都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錯高村村口停車場的空地上,有一輛從林芝開過來,售賣水果蔬菜的小卡車。游客們好奇的圍上去,各自都多多少少買了一點不同的瓜果。據(jù)那位女車主所說,她們小卡車的主要客戶還是當?shù)氐拇迕?。環(huán)顧四周,才發(fā)現(xiàn)錯高村的房前屋后完全沒有一點兒通常農(nóng)村宅院那樣的菜地。據(jù)說是,因為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等諸多因素,在西藏的大部分地區(qū),幾乎沒有種植蔬菜的條件,因而造成了當?shù)厝藥缀醪怀允卟说纳盍晳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錯高村的藏民小院,看上去比較淳樸。石墻木瓦,家家戶戶的圍墻邊都都滿了大塊大塊劈好的木柴。每戶人家的院門雖各有千秋,卻也都充滿了藏族文化的元素。我們暫住的小院里,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充滿了濃烈的熱愛生活的氣息,讓人心生歡喜。</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房東住在樓下,游客們住在樓上。推開屬于游客出入的房門,就看見狹窄的門廳里獨具特色的裝飾。登上鋪著地毯的樓梯,進入客房,拉開窗簾,遠處的雪山映入眼簾。群山連綿,雪山皚皚,靜默中有些許肅穆蒼涼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狹小的客房里面是便捷酒店式的布置,只是床鋪是榻榻米,衛(wèi)生間也小得幾乎不能轉(zhuǎn)身。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我們雖然被預先告知可能會遇到停水停電,卻沒想到真的遇到了停水停電。即使根本不打算在這里洗頭洗澡,可是正常的洗漱,上廁所總是不可省略的。當時真的有點尷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晚飯時,同車團友提醒我們,房東們會用柴火燒水做飯,可以找樓下的房東討要了一些開水。回到我們暫住的小院,看見了在院子里忙碌的年輕藏族女子,趕緊上前表明想要一些開水。她停頓片刻才反應過來,連聲說,可以,就帶著我走向院子另一邊的平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一次接近真正藏民的家。出于禮貌,我止步于房門口。出于好奇,我忍不住探頭打量了一下房門內(nèi)的情景。黃昏時分,沒有燈火照明,房間里昏暗不明,一切都有些朦朧。一瞥之下,我還是看見了光可鑒人的地板散發(fā)出微弱的光澤,四周墻壁上的櫥柜里擺滿了看不清的各種器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氣溫也低到寒冷的程度。水和電都開始供應,而用于取暖的電熱毯也開始慢慢的有了熱度。極其靜謐安寧的一夜過后,同車的團友們的共同反應都是“昨天夜里好冷啊!”原來,昨夜里竟然飄下了雪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錯高村,四周的山巒云遮霧罩,遠處的雪山也披上了面紗般的裊裊云霧。天空到地面都是濕漉漉的,空氣中氤氳著寒冷的因子,潮濕且陰涼,卻也是格外的清新,完全沒有缺氧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別寂靜的錯高村,我們直奔林芝而去,開啟了旅游內(nèi)容頗為豐富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再次與318國道并行一段路程,車窗外的風景卻完全變了一個樣子。一路上,不再是蒼?;臎龅娜荷骄X,而是雪山遙遙相伴,云蒸霧繞。身旁有清澈河水,潺潺流淌,自帶風情。路過著名的魯朗林海,看見了對空氣、水源純凈度要求極高,掛在高聳入云的松樹上的“龍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已經(jīng)是四月下旬,林芝桃花溝里的桃花已經(jīng)完全過季,甚至開始結(jié)下了青青的小果子。預定行程中令人向往的看林芝野生桃花的部分,改成了去看號稱“世界柏樹王”的千年大柏樹。時間點不對,沒有看到林芝的桃花,是此行的一個遺憾。</p> <p class="ql-block">途中在海拔4700的色季拉山口停留,除了就近拍攝雪山美景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此看到南迦巴瓦山的真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氣很給力,陽光照耀著皚皚雪山,潔白的積雪泛著耀眼的銀光,歌詞里的意境直接照進了現(xiàn)實。等待著云霧繚繞之中的南迦巴瓦顯露真容的時間里,觀景臺上的藏民們不停地熱情招攬著游客們穿上民族服裝拍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擋不住誘惑,我拉著某人一起,在4700米的雪山上玩了一把cosplay。穿上工作人員給挑選的厚重藏袍,沒想到拍出了一組此行最出彩的照片,還在我的微博上小爆了一下。最奇特的是,在4700米的高原上一直各種折騰,竟然沒有任何高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惜,南迦巴瓦“十人九不見”果真名不虛傳,我們在色季拉山口停留了兩個小時,拍了許多照片,還是沒能一窺南迦巴瓦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路過尼洋河濕地公園,在遠處雪山的環(huán)繞中,只見山腳下的公園里,郁郁蔥蔥的綠樹成蔭,成片成網(wǎng)的碧水蜿蜒,小橋橫臥清流之上,眼前的景象令人不敢相信這是在海拔數(shù)千米的西藏高原上。塞上江南果然不是浪得虛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陰云密布,雨水淅瀝的天氣里,坐上觀光游艇,在雅魯藏布江上疾馳,看水花飛濺,青山巍峨。在江中的沙灘上停留片刻,所有的活動都有點兒索然無味。更吸引我的是江邊上那一棵棵造型奇特的大樹,和一排排小小石頭堆砌而成的瑪尼堆。上網(wǎng)查了一下,那些形態(tài)奇異的大樹居然叫做“公主柳”,據(jù)說是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柳枝繁衍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安排的騎馬射箭,純屬娛樂活動。為我牽馬的那位先生的耳墜倒是挺特別的樣子。晚餐的石鍋雞出乎意料地鮮美,淳樸熱鬧的藏族歌舞表演也挺有意思的。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的康巴藏族姑娘和身材豐腴,柔軟靈動的工布藏族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淳樸而真摯。藏族小伙子雄渾鏗鏘的歌聲極富感染力,雖然一句歌詞都聽不懂,不妨礙他照樣鼓動著全場一起揮舞著手臂,紛紛唱和。我們發(fā)現(xiàn),參加演出的藏族青年男女,同時也是餐廳的服務員,真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宿林芝市,終于徹徹底底、痛痛快快地從頭到腳洗了個干干凈凈。因為擔心高反,擔心感冒引發(fā)各種可能的嚴重后果,我們始終秉承“聽人勸”的原則,不敢隨意洗頭洗澡。說起來也是有點尷尬,在整個西藏之旅中,只有在林芝住宿的這一晚,我們洗了頭,洗了澡。幸好暮春時節(jié)高原的天氣還是很涼爽,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兒寒冷,幾天不洗澡也可以堅持下來。</p> <p class="ql-block">從林芝返回拉薩的途中,唯一到訪的地方是,去了一個工布藏族的村落。據(jù)導游介紹,這是重點扶持的項目,與布達拉宮的門票相關聯(lián)的。實際上就是參觀了一家藏族民居,喝了酥油茶、青稞酒,重點介紹了當?shù)厥止ぶ谱鞯牟厮庛y器皿。大家最后被帶到了村里合作社的工藝品展銷廳,或多或少都買了一兩件被渲染得天花亂墜的藏藥銀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工布藏族的村落有許多漂亮的藏式院落組成,幾乎每家都是統(tǒng)一模式的精美大門,大大的院落,寬敞的兩層樓房。帶領我們參觀的達瓦家寬敞的院子里有很典型的藏族祈福的火爐,小樓的大門上方掛著自治區(qū)頒發(fā)的“光榮之家”的牌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樓里面雕梁畫棟,色彩斑斕,鮮艷奪目。據(jù)介紹,這些繁瑣絢麗的圖案、顏色都是用天然的顏料手繪上去的,可以歷經(jīng)百年而不會褪色。燒著木柴的火爐,帶來滿室的溫暖。四周的墻上有許多藏族特有的器皿、畫卷,很有特色。可惜,有屋頂?shù)牡胤蕉疾辉试S拍照,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會到那不一樣的燦爛文化精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發(fā)現(xiàn),在拉薩街頭,在西藏的民居里,處處可見懸掛著歷屆領導人的畫像,這種情景在其他地方已經(jīng)不多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拉薩,住進了沒有額外供氧的酒店,再次經(jīng)歷了一回徹夜不能入睡的煎熬。</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旅出發(fā)最早的一天,就是重返拉薩的第二天。迎著拉薩城的第一縷霞光,我們被帶到藏醫(yī)藏藥館,淺淺地了解了一下藏醫(yī)藏藥。然后被藏醫(yī)藏藥所深深魅惑,不知不覺地跳進了購買且服用藏藥的深坑。期望著能夠達成所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來的行程是我一直盼望的,去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318轉(zhuǎn)接219,沿途的山路何止十八彎!險峻陡峭自不必說,單車道大車相會完全是憑借司機們的嫻熟技巧,才能險之又險地堪堪擦身而過。駛過幾道險彎,遭遇一兩次會車,且不論高反與否,這樣險峻的道路,泥沙混雜,單純的坎坷已經(jīng)是最輕松的地段了。自駕318、219的念頭瞬間在我心中搖搖欲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318轉(zhuǎn)道219,途徑一座深嵌在荒山野嶺皺褶里的寺廟,得知里面有西藏唯一一位女活佛,也是西藏最年輕的政協(xié)委員。遙望著小到幾乎會被忽略的白色寺廟院墻,真想不到里面有400-700名僧人,藏龍臥虎之地啊!</p> <p class="ql-block">在駛?cè)敫吆0蔚貐^(qū)之前,我們聽從導游的勸告,在山下每人租了一個小型的醫(yī)用氧氣瓶。挎包一樣背在肩頭,一直背了幾個小時。同時,每個人還穿上了旅行社提供的藏族服裝,隨即拍了應景的室內(nèi)布景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著氧氣瓶,躍上盤旋100多道彎的道路,沿途看著漫山遍野悠然自得的牦牛群,翻越海拔4998米的大山,旅游巴士長驅(qū)直入,一直把我們送到了羊卓雍錯的湖邊,可以親手觸摸圣湖湖水的地方。來到心心念念的羊卓雍措湖邊,可惜天氣太不給力,陰云密布之下,湖水一片暗淡無光。想象中的湛藍的水天一色完全無影無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沒有遇到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沒有陽光照耀,沒有藍天白云,我心目中的湛藍色羊卓雍錯湖,在烏云密布的天空下,只是一大片煙波浩渺的灰暗。湖水翻滾著層層波浪,不停地拍打著湖邊的沙石。一小群水鳥在湖面上起起落落,爭搶著游人們拋出的食物。湖邊的石灘上,有著一個個小小的瑪尼堆,觀景臺的欄桿上,系滿了飄逸的哈達。遙望遠處的雪山影影綽綽,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得人透心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也按照導游教的方式,在湖邊堆了一個小小的瑪尼堆,并且壓上了我們從工布藏族村落帶來的哈達。某人實在受不了寒風侵襲,趕緊撤回了巴士上。這時候才發(fā)覺,額外穿上的藏袍,或多或少起了一些御寒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返回海拔4998米的觀景臺,天空飄起了細碎的雪花。拍照打卡的平臺上,人們大排長龍。我們四處轉(zhuǎn)悠著,發(fā)現(xiàn)了一間咖啡屋。走進去,立刻被內(nèi)部的裝飾所吸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室內(nèi)最里面,面朝懸崖的方向,是可以270度觀景的落地窗。窗外是延綿起伏的群山,和逶迤盤旋的公路。窗前光潔的地板上,鋪著色彩明艷的地毯,散落著大小不一的軟枕,還有兩個非洲鼓。地板范圍之外,小小的桌子上鋪著極具民族特色的桌布,擺著鮮艷的花朵,很溫馨,很文藝的風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海拔4998米的高原上,在飄著雪花的天氣里,喝一杯熱咖啡續(xù)命,感覺真的很棒!而且我們還拍下了挺有趣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歸還租借的氧氣瓶,脫下借用的藏袍,一路疾馳回到拉薩。疲憊不堪的感覺襲來,我完全沒有了進食的欲望。某人親自動手幫我涮好牦牛火鍋肉,堅持讓我嘗一嘗。結(jié)果是,鮮嫩可口的牦牛肉令我食指大動,胃口全開,吃得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導游所預言的那樣,從羊卓雍措回到拉薩的這一夜,大家都睡了個好覺。也許真的是因為背著個醫(yī)用氧氣瓶好幾個小時,吸足了氧氣的緣故吧。</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旅的最后一天,也是整個行程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游覽大昭寺,登上布達拉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無上崇高,是萬千信徒朝圣的目的地。門前的廣場上有專門的區(qū)域,供那些虔誠的信眾磕長頭。寺廟內(nèi)供奉著據(jù)傳是文成公主帶進藏的,舉世罕見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環(huán)繞著大昭寺的八廓街,是藏傳佛教信徒們轉(zhuǎn)經(jīng)的重要路徑之一。街道上人潮洶涌,人們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其中既有好奇的游客,也有很多手持轉(zhuǎn)經(jīng)筒,甚至匍匐在地磕長頭的佛教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道兩旁的建筑物,大多數(shù)都成了商鋪。除了售賣土特產(chǎn)的商店之外,最多的就是商業(yè)化的旅拍了。藏族服飾別具一格的美麗,加上八廓街獨具特色的建筑,吸引了許多游客接受旅拍,幾乎隨處可見各種旅拍的組合。在街頭長椅上小憩片刻的時間,就看見一位言行舉止非常利落的女孩子,領了三波人去旅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同車小姑娘的啟發(fā),我也趕了一下時髦,打卡了網(wǎng)紅奶茶店,品嘗了高原上的新茶飲,味道挺不錯哦。</p> <p class="ql-block">終于等到了進入布達拉宮的時間。到了拉薩才知道,每天進入布達拉宮的人數(shù)是限額的。預約之后還要搖號,旅行社能夠保證在指定的日期里拿到門票,也是不容易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是唯一一個,可以攜帶明顯屬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氧氣瓶,進入的建筑。據(jù)說這是因為有人在布達拉宮里嚴重缺氧,幾乎危及生命,才專門修改的新規(guī)定。很慶幸有了這么一條規(guī)定,否則我們都不知道能不能堅持登上布達拉宮,走完游覽路線的全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矗立在拉薩城區(qū)最高點之上的布達拉宮,曾經(jīng)是西藏舊統(tǒng)治階級政教合一的最高管理機構(gòu),是歷代達·賴喇嘛處理事務、生活起居、以及圓寂之后的靈塔安置處。</p><p class="ql-block">鮮明的白墻紅檐是布達拉宮最著名的標志之一。據(jù)介紹,那潔白的外墻是由糯米、蜂蜜混合而成的天然顏料所形成,故而又被稱為“甜墻”。真有一些好奇的游客趴在墻上,去舔墻皮,看看是否真的是甜的。紅色的屋檐則是由天然優(yōu)質(zhì)紅土淘制的顏料刷出來的。據(jù)說每年重新粉刷外墻的時候,都有無數(shù)的信徒前來奉獻所需的材料和人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布達拉宮外圍的山下,仰望近在咫尺的宮殿,才明白為什么是“神圣的布達拉宮”。高聳入云的壯觀建筑屹立數(shù)百年,巍峨雄偉,肅穆莊嚴,令人望而心生敬畏。走在進入宮殿的坡道上,停下腳步,遙望遠山,雪峰林立。俯瞰城區(qū),樓房鱗次櫛比,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在心頭縈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曲折的坡路,慢慢向上走著。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下,不適感襲來就吸幾口氧氣,我們終于走到了進入布達拉宮核心區(qū)紅樓的平臺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曾經(jīng)是舉辦祭祀活動,表演藏戲的寬闊廣場上,游人如織。這里是真正進入布達拉宮建筑內(nèi)部的最后一個休憩場所。幾乎所有的導游都會大聲吆喝,提醒需要用衛(wèi)生間的人,不要錯過體驗“拉薩海拔最高的衛(wèi)生間”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上狹窄陡峭的木制階梯,不由心生疑問:當年那些達官貴人是怎么爬上這高聳云端的宮殿陡峭的階梯,到達頂層的?隨后在宮殿里面看見不同規(guī)制,不同尺寸的各種車轎時,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入口處,第三次出示身份證,刷過臉之后,竟然還有一號線,二號線分叉而行。一號線繼續(xù)爬樓梯,直奔金頂而去。二號線則是基本上走平路,主要參觀曾經(jīng)的議事大廳,和歷代達·賴喇嘛圓寂后,安葬肉身的靈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被分配到二號線,在昏暗的大廳里穿行,在幽暗的靈塔前慢步走過。整個感覺很沉悶,很壓抑,而且可能是高反作祟,還有些昏昏沉沉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靈塔上一座座大小不一的金身像,是純金打造,鑲滿了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在昏暗的大殿里,在微弱的酥油燈光下,黃金寶石依然不掩光華,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宮殿里的佛像,也是由黃金塑造。盡管沒有燈火通明,仍然掩蓋不住宮殿里的金碧輝煌??粗矍傲钊梭@嘆的各種景象,才真正理解為什么每一個地陪導游都說,布達拉宮里面最不值錢的就是黃金,因為那里面的黃金隨處可見,是數(shù)以噸來計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經(jīng)樓里面收藏在何止萬卷經(jīng)書,其中不乏孤本、絕版珍藏。大殿里懸掛的唐卡精美絕倫,是歷朝歷代的僧人們用百年不會變色的顏料,一筆一筆手繪而成。每一件都可以稱得上是稀世珍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惜,布達拉宮里面不許拍照,所有的瑰寶只能用眼睛觀賞,用腦子記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宮殿的后門,沿著山坡一路走向山下。參觀布達拉宮是單行線,一旦走進去,基本上不可以打退堂鼓,走回頭路。據(jù)說在旅游旺季的高峰期,在宮殿里面停留都要限時。想象一下,在昏暗且狹窄的通道里,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原本就氧氣不足的高海拔地帶,加上空氣流通不暢的情形,有點兒驚悚,感覺還是不要湊旺季的熱鬧為好。</p> <p class="ql-block">走出布達拉宮,穿過馬路,來到寬闊的布達拉宮廣場之前,感覺進入了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城市園林公園。只見平整干凈的林蔭小道,路旁散落的休閑長椅,滿眼綠草青翠,鮮花盛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廣場上,回望宏偉巍峨的布達拉宮,心里的震撼似乎沒有減少半分。再次抵擋不住誘惑,拍下了類似打卡的倒影照片,個人覺得效果還不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過廣場,繼續(xù)前行,來到五十元紙幣背景的取景處,在人頭攢動中,打卡拍照。幸好同車的小姑娘提醒,同時還給我們兌換了一張現(xiàn)鈔紙幣,讓我有了拍照的道具。拍照時遇到了一個挺奇特的現(xiàn)象:就是怎么都沒辦法把紙幣和實景同時拍得很清晰。原以為是我自己技術不行,或者是手機不夠?qū)I(yè)的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身邊好些人都這么說,我心里平衡了。</p> <p class="ql-block">這一趟西藏之旅,我們遇到了一位頗為特殊的地陪導游,值得專門用些筆墨描述。見面的第一天,他就直言坦率地自我介紹說,自己本身擁有一家私人定制的小旅行社。因為和我們報團的這家大旅行社有業(yè)務往來,主要是需要大社幫助拿到布達拉宮的門票,所以遇到我們原定的導游忽然身體不適,就自報奮勇地代班出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車說話不到兩分鐘,這位有著藏漢兩個名字的陸導突然發(fā)火,厲聲喝斥那些沒有認真聽他講話的游客。當時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位陸導很強勢,很兇悍,隱隱帶著一絲戾氣的感覺。幾天相處下來,才知道我們的感覺錯得離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上,陸導不知疲倦地不停地向我們講述有關西藏的各種話題。無論是人文歷史,風土人情,還是宗教習俗,地理典故,全都可以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他言語生動,講述的內(nèi)容豐富,涵蓋面很廣,引人入勝。一直聽著他中氣十足的娓娓道來,學到了很多書本上不會有的知識。幾天的旅途中我不曾在路上打過一次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陸導頗有鐵漢柔情的精神。他不厭其煩地一直絮絮叨叨,提醒大家各種注意事項,隨時隨地關注每一個團員的狀況和需求。當一位年長的團員突發(fā)意外時,他不僅半夜三更協(xié)調(diào)安排救治送醫(yī),還不惜與關聯(lián)單位的領導沖突,積極為出事的團員爭取合理合法的權益。作為一個代班導游,這些都不是他分內(nèi)的事情,可是他卻不曾有半點推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熟悉起來才知道,陸導的爺爺是第一批進藏的老軍人。他的祖母、母親以及妻子都是藏族女子。他自己十七歲進軍校,曾經(jīng)榮立個人二等功,拖著在華西醫(yī)院躺了兩年的殘缺之軀,以一定的官階光榮退伍。他沒有接收組織的安排,而是自主創(chuàng)業(yè)。原來他身上流露出來的不是所謂的戾氣,而是經(jīng)過血與火錘煉的殺氣。</p><p class="ql-block">謝謝陸導提供的如下幾張美景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旅結(jié)束了。因為是只管去不管回程的安排,我們經(jīng)過各種比較,還是選擇了有點熟悉的火車返家。至少可以慢慢適應海拔高度的降低,不至于醉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別了雪域高原,從漫山遍野的牦牛游走,到青海湖邊羊群聚集,風景變幻,心情也在不斷飛揚。列車的前方是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西藏,去拉薩,去看看神圣的布達拉宮,我們做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