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美洲,那片遙遠的土地與中國仿佛橫亙著整個世界的距離。</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到南美的航線是向西,在歐洲轉機,穿越浩瀚的大西洋和巍峨的安第斯山脈,經停阿根廷后才到達智利的首都---圣地亞哥??罩酗w行了近32個小時,疲憊卻難掩心中對這片神秘大陸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無垠的太平洋中央,有一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島,它遠距大陸3700多公里,周邊2200公里內杳無人煙。直到1722年4月復活節(jié)這天,荷蘭太平洋探險隊發(fā)現了這座孤島。當時島上土著人幾乎還生活在石器時代,于是探險隊以登島日命名,它就是智利的復活節(jié)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島上矗立有許多巨大的石像,他們靜默無語,卻散發(fā)著無盡神秘的氣息,令人困惑。</p><p class="ql-block"> 島上早期居民卻自稱其為“拉伯努伊〞島或“霍布亞”島,翻譯過來就是“世界的肚臍〞。后來宇航員太空鳥瞰地球時,孤懸在汪洋大海中的復活節(jié)島,確實宛如地球的肚臍。令人驚嘆島上居民對該島地理位置的自信與理解。</p> <p class="ql-block"> 懷著探奇的心里,從圣地亞哥乘機飛行5個半小時到達復活節(jié)島,當地導游為我們戴上歡迎的花環(huán)。那一刻仿佛時光倒流,我們成為了島上古老傳說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復活節(jié)島上巨大的石像稱之為“摩?!?,有近千尊石像遍布島上各處,大約雕建于公元1250~1500年間。</p><p class="ql-block"> 他們或群立在壇階上,背靠大海,表情凝重,眼睛深邃,昂視遠方。他們見證了這片土地曾經的部落爭斗,殖民者的掠奪,被販賣當奴隸的血淚史。</p> <p class="ql-block"> 有的孤獨佇立在高坡,想訴說島上曾經的人丁興旺到僅余111人的悲慘經歷。</p> <p class="ql-block"> 還有些石像頭戴紅帽,白眼黑晴,看著它們似乎想回答“摩?!钡拇硪饬x。</p> <p class="ql-block"> 這重達十幾噸的紅帽子是如何戴上“摩埃”頭頂的?帽子上紋飾有什么寓意?</p> <p class="ql-block"> 這些石像均無腿,半身,頭大,高鼻梁,長耳,翹嘴,雙手放在肚子上。高5~10米,重達10~90噸。</p><p class="ql-block"> 經查明島上無金屬礦石,在與世隔絕的大海深處,在原始環(huán)境里的島民,是如何雕作、運輸“摩?!辈淞⑵饋淼模?lt;/p> <p class="ql-block"> 在拉諾拉拉庫的山坡上,有許多石像雜亂無章立在那里。它們將身軀深深的插入地下,僅露出各種表情的頭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還有些石像的斷首殘軀,散亂橫臥在草叢里。它們可能困惑自己身首異處原因,或者不解被突然丟棄在荒野中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 這尊石像孤獨的屈跪在山邊一角,是祭拜還是……?</p> <p class="ql-block"> 這座山坡就是“摩?!钡摹肮S”。</p><p class="ql-block"> 山上那裸露的淺白色巖體及鑿痕,就是每尊“摩?!钡恼Q生地。</p> <p class="ql-block"> 看,崖洞中有兩個躺臥的“摩艾”的半成品,崖洞坡上還有三尊初具“摩艾”輪廓的毛坯。它們還未雕離山體就被永久放棄了。</p> <p class="ql-block"> 在阿納凱納海灘邊,有用卵石壘成的圓形小池,池有半人高,內有個光滑的圓形大卵石,直徑約一米。其東、南、西、北各放置一小卵石,說這就是非常有名的“世界的肚臍”。</p> <p class="ql-block"> 復活節(jié)島近似三角形,面積為117平方公里,有三座火山分置角上。這是座死火山,火山口有一靜謐的湖泊,但覺得像沼澤地。</p> <p class="ql-block"> 這一洞穴,導游說曾經是島上先祖居住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島上現有居民約5000人,原以捕魚為生,現多從事旅游服務業(yè)。</p><p class="ql-block"> 為保護景區(qū),工人們在刈割荒草(圖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島上有許多旅游賓館和民宿,旅游設施還是比較完善的。在這與世隔絕的島上,觀大海,看夕陽,望星空,玩沙灘,吃美食,真可靜下心神,放下塵世間的煩躁。</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復活節(jié)島有許多不解之謎。專家考證說法尚未統(tǒng)一,但它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 智利的北部,有世界最干燥的地區(qū)---阿塔卡瑪沙漠。 入住該沙漠邊緣的圣佩德羅-德阿塔卡瑪小鎮(zhèn),干打壘的平房,木門矮墻,沙石鋪墊的街道,感覺似同中國西北戈壁地區(qū)的民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卡塔馬沙漠展現著獨特的魅力,許多驢友到這片毫無生機的死亡谷,想挑戰(zhàn)荒野生存的樂趣,尋求探險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 褐紅色的山嶺連綿起伏,峭壁陡巖,溝壑縱橫,風起沙塵蔽日,酷熱難當。美國宇航局認為這里的地表環(huán)境和火星相似,故在此測試太空探測車。</p> <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是世界九大最佳觀星地,夜半時分來到荒谷之中,星空璀璨。天文酷愛者用天文望遠鏡為我們講解、演示浩渺的星辰和星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余輝下的月亮谷呈現出金黃色調,荒涼且寧靜。</p> <p class="ql-block"> 看夕陽慢慢落下山谷,人們享受這美麗的時刻,同時感受著生命時間的流逝。</p><p class="ql-block"> 記住偉人的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p> <p class="ql-block"> 題外的話:</p><p class="ql-block"> 這是智利的總統(tǒng)府。</p><p class="ql-block"> 1970年,薩爾瓦多.阿連德成為拉丁美洲首位競選上臺,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智利總統(tǒng)。他任內提出“智利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并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努力實施。</p><p class="ql-block"> 但1973年9月11日,政變的軍隊在坦克掩護下向總統(tǒng)府進攻。阿連德拒絕出國避難,拒絕投降。但卻命令衛(wèi)士向叛軍放下武器,自己卻持AK47槍與叛軍對抗,最后以身殉職。</p> <p class="ql-block"> 這是瓦爾帕萊索海軍司令部前廣場上的海軍戰(zhàn)士紀念碑。</p><p class="ql-block"> 1866年3月,退至福建的太平天國的殘部被俘后,有5000人以“契約勞工〞身份被清廷賣至秘魯,因不能忍受非人的壓榨勞作,隨起義反抗。在秘魯軍隊的攻擊下,為了生存,華工以獲取身份居住證為條件,參與了智利對秘魯的戰(zhàn)爭。</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后,這部分太平天國的戰(zhàn)士就定居在智利瓦爾帕萊索的伊基克。這里四分之一的居民有華人血統(tǒng),也是太平軍的后裔。他們的祖先是悲壯的,可歌可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