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溧陽市博物館,2017年開始籌備建設,2018年4月初建成,11月2日正式開放。建筑以東漢蔡邕制作的焦尾琴為原型,展區(qū)共3層,1-2層為博物館,3層為規(guī)劃展示區(qū)。?</p><p class="ql-block">- 館藏文物:現(xiàn)有各類藏品5077件(套)藏品完整呈現(xiàn)了溧陽地域文明發(fā)展脈絡,涵蓋史前至清代的各類文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認為最值得了解的是一,“4500萬年前中始新世中華曙猿”展廳,上萬塊哺乳動物化石呈現(xiàn)中華曙猿生活環(huán)境;二,“千秋金瀨話溧陽”展廳,宋銀蓮花托盤、宋陶四神、青銅劍等!三,石刻書法藝術(shù)匯集歷代國王大臣名人書法呈現(xiàn)在你面前是中國唯一,</p> <p class="ql-block">我去過很多大博物館,因溧陽市比較小,我沒太在意,自認為看一下轉(zhuǎn)一圈就出去。</p> <p class="ql-block">當看到'《4500萬年前中始新世中華曙猿》我才駐足,認真的聽講解員敘述:,,遠古溧陽地區(qū)可能是一片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森林環(huán)境,有著茂密的樹木、豐富的水源和廣闊的草原,為中華曙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棲息地。</p><p class="ql-block">當時溧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豐富多樣,中華曙猿與其他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等共同生活,構(gòu)成了復雜的食物鏈和生態(tài)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 氣候條件:根據(jù)化石研究和地質(zhì)分析,當時的氣候可能比現(xiàn)在更加溫暖濕潤,四季溫差較小,這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和動物的繁衍,為中華曙猿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氣候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導游指一片森林里樹上,貓頭猿身小動物說是曙猿,人太多我沒看清</p> <p class="ql-block">198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人類學家林一璞在溧陽縣(現(xiàn)溧陽市)上黃鎮(zhèn)水母山采石場的裂隙堆積中首次發(fā)現(xiàn)相關化石,后經(jīng)中美聯(lián)合研究小組多年發(fā)掘研究,確定了中華曙猿化石的重要價值。</p><p class="ql-block">- 化石種類:主要包括一塊帶有3顆牙齒的右下頜骨殘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齒</p> <p class="ql-block">從網(wǎng)上下載一個曙猿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曙猿化石</p> <p class="ql-block">上千秋金瀨話溧陽”展廳,神墩遺址與秦堂山遺址出土的玉器、石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沙河土,極為罕見。木柄和石錛組合在一起,還原了先民利用榫卯原理在石器上安裝“把手”以便使用的智慧,對于研究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價值。?</p><p class="ql-block">- 獸面紋玉圭:神墩遺址是新石器晚期馬家浜文化的代表,該獸面紋玉圭出土于此,可以證明夏朝的存在,是研究新石器時代文化和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梅嶺玉</p> <p class="ql-block">這個歷史記載有關伍子胥-史貞女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知道有金瓜子故事,但不知道是真事!今天看到這棵“金燦燦,胖乎乎的金瓜子太可愛了。</p> <p class="ql-block">春秋金瓜子:長0.9厘米,寬0.6厘米,重1.7克。相傳伍子胥伐楚成功后,為酬答救助他的溧陽浣紗女子史貞女,在其投江處向水中撒下三斗三升金瓜子,這枚金瓜子見證了溧陽人舍生取義、信義長存的古風。這是1974.10農(nóng)民在挖河道時發(fā)現(xiàn)交給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74.10月農(nóng)民在挖河道撿到金瓜子,和方型金瓜子交到文物單位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這個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秋青銅劍:溧陽在春秋時期是吳王鑄劍場所,館內(nèi)的幾把青銅劍有可能是當時的遺留,其造型精美,工藝精湛,見證了當時高超的鑄劍技術(shù)和吳越地區(qū)的青銅文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這是詩人李白與草圣張旭一起在溧陽喝酒。李白來溧陽縣三次,有人說他送孟浩然去楊州,后到潥陽游山玩水遇到草體書法家張旭喝酒,為此溧陽自古有太白樓專門紀念李白到此。</p> <p class="ql-block">孟郊(751—814年),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他現(xiàn)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p><p class="ql-block">孟郊一生坎坷,46歲才進士及第,50歲時任溧陽縣尉。在任上,他將母親接來奉養(yǎng),看到母親為自己縫補衣服,有感而發(fā)寫下《游子吟》。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成為了千古傳頌的經(jīng)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名《明朝淳化閣帖》</p> <p class="ql-block">明代《淳化閣帖》刻石:存完好者47石,碎者71石,幾乎占據(jù)一整座展廳。《淳化閣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匯集百家的法帖,被后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叢帖始祖”。南宋時溧陽別橋虞氏得到一套宋拓《淳化閣帖》,明代勒刻于石,形成溧陽版刻石,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證。?</p> <p class="ql-block">原石刻所在處圖</p> <p class="ql-block">是全國博物館唯一一個石刻展,它其內(nèi)容涵蓋宋之前帝王大臣,歷代名家書法家筆跡,王羲之書法,很多書法愛好者在這里一呆一天時間進行研學,,這里占據(jù)一個大廳,都用玻璃柜子保護,我只分照幾張。</p> <p class="ql-block">青龍</p> <p class="ql-block">白虎</p> <p class="ql-block">朱雀</p> <p class="ql-block">玄武</p> <p class="ql-block">歷代溧陽縣過去考官的人多,名人到此也多,及為溧陽做過貢獻,篇幅有限只放幾個,有很多名人達官顯貴,有想了解可查一下。</p> <p class="ql-block">青代</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館,心里有一種自責!以后不可小看小地方博物館,溧陽這有福之地,有這么多讓驚呀之處,值得一看,值得認真學習!</p> <p class="ql-block">出博物館上頂上有個網(wǎng)紅打卡處,大家冒著雨打完卡!結(jié)束了時光穿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