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詩外“功夫”</p><p class="ql-block"> 水 易</p><p class="ql-block"> 1998.2.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翁老先生曾有言示兒:功夫在詩外。</p><p class="ql-block"> 此話用在文學理論上,講的是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問題。五十多年前,毛澤東在延安談文藝,與此相當的意思,有這么一句: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遂成名言。</p><p class="ql-block"> “功夫在詩外”到了不同的人那里,也有不同的功用。多少年來,得真諦者,苦練詩內亦練詩外“功夫”,成大器者,不乏其人。及至“文革”時,在造反派那里,“源泉”說竟也成了送“老九”們下廠下鄉(xiāng)接受改造的理論“源泉”,以至多少年后,許多人還心里發(fā)怵。</p><p class="ql-block"> 生活也許是開玩笑的好手。二十年前文學進入新時期,文藝園中百花盛開,一股“表現自我”的文學思潮又不期而至,“源泉”就像如今黃河斷流一樣時斷時續(xù),“高手”們都去“閉門造車”,挖空“源泉”表現自我,直至近年新新生代的“女將”們盡拿“隱私”示人,一些人靠“侃大山”過日子,許多文藝作品離生活越來越遠。報上曾載,某年春節(jié)晚會把“姜大腕”的段子給槍斃了,理由是“耍貧嘴,沒生活”。實在是“生活”與老姜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如今人們埋怨一些電視劇是“賓館劇”,誰能說相聲小品之類,不會是“賓館相聲”、“別墅小品”呢?!</p><p class="ql-block"> 友有一女,最頭疼的是寫作文,每每苦思冥想,也擠不出多少字來。老父無奈,送女補習,老師反復叨嘮的就兩個字:觀察。觀察什么?生活。得,還是“功夫在詩外”。</p><p class="ql-block"> 現在也有另外一種“功夫在詩外”。長于詩外“功夫”的人,深諳此種“功夫”的奧妙,更多的“功夫”或用于揣摸“上司”的喜好,或潛心研究“關系”之學,或并不避諱阿諛奉承,或之于心計詆貶同輩,如此“三花兩弄”,倒也搞得左右逢源,里外圓滑,遇上機會,雖無大才實才真才,“拱一卒”的可能比誰都大。用老百姓的大白話說:本事不大,但很能混。好一個“混”字,為此類詩外“功夫”作了絕好注腳,為此類詩外“功夫”之人,來了個入木三分的刻畫!</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詩外“功夫”,當然是越少越好,只是我們的同志,我們的領導,不要被其所惑,而委屈了那些疏于此類詩外“功夫”、專心埋頭詩內“功夫”而又兢兢業(yè)業(yè)的“智”者們。</p><p class="ql-block"> 陸老先生所言“功夫在詩外”,言詩,談創(chuàng)作?;斓脠A滑的詩外“功夫”與之風馬牛不相及,有此聯想,實在是“忽然想到”,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03 </p><p class="ql-block">1998年2月13日作于茱萸灣。</p><p class="ql-block">補記: 此作于25年前有感而發(fā),雖“時”已過卻“境”未遷,故原汁原味再發(fā)。同類作品凡十篇,當年在企業(yè)報文學副刊上月發(fā)一篇,受到關注以至期待。2021年5月18日在美篇首發(fā)(57),2023年10月3日配網圖再發(fā)(3714)。2025年6月12日又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