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回憶2010年上海世博會

老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五月份在新聞里看到日本大坂正在舉辦世博會。我不由得想起在15年前我們上海舉辦的世博會。當年我也曾多次進入世博會園區(qū)參觀,甚至連最后一天,10月31日,我也去了。在這五個月中,我還曾多次在社區(qū)做志愿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說到世博會,就不能不提中國國家館。中國國家館的造型取材于中國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中的斗拱形狀?,其設計主題為"東方之冠",它是2010年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也是熱門場館。它以“中國紅”和斗拱造型聞名。世博會結(jié)束后,上海市政府于2012年8月宣布將其改造為?中華藝術(shù)宮?,并于同年10月1日試運營。??在那里收藏并陳列了許久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珍品,設有27個展廳,總面積達6.4萬平方米,兼具學術(shù)研究、教育推廣等功能。保留原中國館的“東方之冠”設計,我曾多次到那里去觀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三張照片是在那年的7月17日拍的,我的外甥一家三口到上海來玩,去登了東方明珠塔,去玩了朱家角,參觀了上??萍拣^,玩了豫園商城和新天地,當然也少不了逛逛世博園,所幸的是還搞到了中國館的入場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現(xiàn)在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Mercedes-Benz Arena)位于上海市世博園區(qū),擁有一個18,000座的主場館,以及音樂俱樂部、電影院、溜冰場、餐廳、零售區(qū)域。它原來是世博會期間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文化中心,2011年,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我呢習慣上把它叫做“蚌殼”,大家覺得像不像?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會舉辦期間,世博會文化中心上演了數(shù)萬場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演藝活動。我也曾進去聽了一場音樂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看這張圖要把手機橫過來,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大家還記得這個能顯示出氣溫實況的大煙囪嗎?上海世博會期間,由原來的南市區(qū)發(fā)電廠轉(zhuǎn)變?yōu)樯虾J啦鞘形磥眇^,繼而蛻變?yōu)楝F(xiàn)在的上海當代藝術(shù)博物館。上海世博會氣象景觀塔原為南市發(fā)電廠165米高的煙囪,2009年12月啟動改建工程,通過頂部加裝LED顯示屏、筒身安裝燈光系統(tǒng),轉(zhuǎn)型為兼具氣象信息播報與景觀照明功能的世博地標建筑。建筑主體保留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底部直徑達18.4米,外形改造為巨型溫度計造型,采用動態(tài)燈光色彩反映天氣狀況。這一狀況保持了十多年,直到2023年9月啟動了煙囪頂端的溫度計裝置拆除工作,保留原煙囪結(jié)構(gòu)進行功能改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來看看西班牙館,它的造型是不是像一個藤條編制的籃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其實西班牙館館內(nèi)最大的亮點是一尊坐高達6.5米,會呼吸、會眨眼的機器娃娃“小米寶寶”。在藤條的包圍覆蓋中,小米寶寶仿佛就在自己的搖籃中迎接各位游客。它的骨架是由鋼鋁合金構(gòu)成,皮膚是由透明可拉伸的硅膠做成,而它的頭發(fā)則是用馬的鬃毛一根一根做出來的。在藤條的包圍中,“小米寶寶”仿佛就坐在自己的搖籃中迎接四方來客。他還會用中文和西班牙語說“你好”。2010年5月31日,小米寶寶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要過兒童節(jié)了,“他”穿上了印有吉祥圖案的中國式紅肚兜,肚兜上還印有他的中文名“米”字。據(jù)西班牙館方介紹,小米寶寶的肚兜會一直穿到6月6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當年,走進上海世博園,英國館那“蒲公英種子”的亮麗而別致建筑的周邊,排隊等候參觀的游客人山人海,成為世博“視覺盛宴”之上一道格外“拉風”的風景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英國館建筑由60,000根亞克力桿組成,每根長7.5米,可以透射光線,遠看形似建筑的“毛發(fā)”。白天,這些桿向內(nèi)吸引日光可以照亮內(nèi)部;晚上,每個桿內(nèi)的光源可使整個結(jié)構(gòu)發(fā)光,照亮內(nèi)部和嵌在桿尖上的250,000顆種子。隨著風吹過,建筑及其光學“毛發(fā)”逐漸移動,產(chǎn)生動態(tài)效果,就像風中搖曳的長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展館核心部分位于“種子圣殿”內(nèi)部,整齊的“種子墻”宛如堆疊在一起的教科書,時刻準備著向參觀者講述每一顆植物種子的神奇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其中所有種子都來自英國皇家植物園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種子銀行項目,羅望子、八角茴香、地涌金蓮、咖啡、蓖麻、鄉(xiāng)思子、白果樹……耳熟能詳或者聞所未聞的,都鮮活靈動地呈現(xiàn)在了觀眾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個“種子圣殿”是由英國建筑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設計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澳門館,是不是像一個兔子燈?它的名字就叫“玉兔”。它的位置就挨著中國館。中國館”名為“東方之冠”,所欲表達的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zhì)。“玉兔”沿用了中國經(jīng)典的古神話故事,將“東方之冠”比喻為傳說中分隔人間與天界的南天門,而“玉兔”則是傳說中在南天門前守待迎賓引路的仙兔?!坝裢谩苯Y(jié)合了華南地區(qū)古時的兔子燈籠外形以及現(xiàn)代的高新科技和環(huán)保建筑設計理念,將澳門集中西文化精華、揉合現(xiàn)代和古典的共融文化特色展露無遺。南天門的故事亦巧妙生動地道出澳門是中國的一部份,又享有“一國兩制”特殊政策的獨特優(yōu)勢。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澳門館的高度為19.99米,寓意澳門回歸祖國的年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馬來西亞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朝鮮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伊朗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黎巴嫩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卡塔爾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哈薩克斯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土耳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希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波蘭館的外墻像極了一幅剪紙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盧森堡大公國,鐵銹色的外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看到這一座金色女人雕像了嗎?這是一個戰(zhàn)爭紀念雕塑及國家文化遺產(chǎn),它是由盧森堡藝術(shù)家克勞斯·西托于1923年創(chuàng)作的青銅雕塑,最初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犧牲的盧森堡志愿軍而立。雕像高3米,以手持橄欖枝花環(huán)的女性形象象征和平、自由與國家主權(quán),二戰(zhàn)期間被納粹推倒損毀后神秘失蹤,1985年經(jīng)全國募捐修復完成并重新矗立于憲法廣場。該雕像于2010年作為盧森堡國寶級展品亮相上海世博會,通過銹蝕鋼材展館與金色雕塑的對比設計,展現(xiàn)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的文化特質(zhì)。類似于這樣的從未離開過國門的國寶級作品不遠萬里遠渡重洋來到上海世博會的還不止這一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羅馬尼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大韓民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阿曼蘇丹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越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塞爾維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烏克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俄羅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利比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沙特阿拉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可以說沙特阿拉伯館是本屆世博會期間除了中國館以外最熱門的一個館,甚至可以說它和中國館的熱門程度不相上下。我就沒有進去過,那長長的隊伍使我望而卻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我在觀展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泰國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丹麥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在丹麥館的中心,端坐著丹麥的國寶——“小美人魚”銅像,它是丹麥雕塑家埃里克森根據(jù)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于1913年澆鑄而成的。銅像高1.25m,重175kg,連同基石總共約為600kg。97年來,雕像一直靜靜地坐在哥本哈根長堤公園的海邊,從沒離開過自己的故鄉(xiāng)。為了讓“小美人魚”在上海的這段時期不感到寂寞,設計團隊完全按照“小美人魚”所在的朗格寧海灣的海水“配方”,在水中添加鹽、微量元素等,向池中注入了1000 m 3 的高仿真海水。這使得游客在觀賞中感受北歐海濱風情的同時,還可以在池水中游泳嬉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丹麥的國寶,來自安徒生筆下的“人魚小公主”,近百年來都未離開過哥本哈根港口,但是在 2010 年,她“出訪”了中國,來到上海世博會這個平臺,成為童話樂園最美麗的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丹麥館的小賣部里不同尺寸的《海的女兒》的仿真制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非洲國家聯(lián)合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有以下43個國家和1個組織:布隆迪、多哥、厄立特里亞、佛得角、剛果(布)、幾內(nèi)亞、科摩羅、萊索托、馬里、毛里塔尼亞、塞舌爾、赤道幾內(nèi)亞、吉布提、貝寧、中非共和國、科特迪瓦、坦桑尼亞、塞內(nèi)加爾、津巴布韋、贊比亞、納米比亞、蘇丹、肯尼亞、加蓬、喀麥隆、盧旺達、塞拉利昂、馬達加斯加、剛果(金)、烏干達、埃塞俄比亞、毛里求斯、尼日爾、莫桑比克、幾內(nèi)亞比紹、利比里亞、乍得、索馬里、加納、博茨瓦納、馬拉維、布基納法索、岡比亞、非盟(43國+1組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各種藝術(shù)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非洲兒童照片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巨大的浮雕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上面有LED 燈滾動播出:非洲的微笑,由遠古至現(xiàn)代;人類的文明,從非洲到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它是烏干達的康康,我是中國的老康,那一定要合照一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期間,8月2日,參加了湯加王國的國家館日活動。這《請柬》是社區(qū)給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湯加地處南太平洋的西部,由173個島嶼組成,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人口中,98%是湯加人,屬于波利尼西亞人種,其余的是太平洋島國人、歐洲人、亞洲人的后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湯加的女性以胖為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湯加的男人都是穿裙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克羅地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你可知道領帶起源于克羅地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在歐洲三十年戰(zhàn)爭(1618~1648)期間,克羅地亞傳奇的輕騎兵一路到達巴黎,有趣的是,他們用他們獨特的方式,生動活潑地在脖子上圍了鮮艷的領草,其實這是克羅地亞傳統(tǒng)民族服裝的一部分,但是這種美麗的克羅地亞風格給挑剔的巴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 他們也用克羅地亞人的方式戴起了領帶,并以此作為一種新的時尚。這就是領帶成為當時的時尚的故事,也是歐洲和整個文明世界被領帶所征服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瑞士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瑞士館內(nèi)還有纜車,可以帶著參觀者從底部開始繞行四五圈,逐漸升到頂部,在頂部兜一圈,然后再繞回到底部,完成一次從城市到鄉(xiāng)村的美妙旅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屏幕前的你可曾坐過這個纜車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在瑞士館里的費德勒兵馬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上海世博會期間,費德勒等五位世界網(wǎng)壇巨星將現(xiàn)身申城,不過不是真身,而是五尊根據(jù)他們的面容精心打造的兵馬俑,他們由法國女雕塑家勞芮和四川美術(shù)學院申曉楠、張亞西夫婦共同制作,高1.95米,玻璃鋼材質(zhì),重100公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還記得世博會護照嗎?當年很多人會到世博紀念品商店買一本世博護照,30元(有時好德等便利店也可買到),進了館之后就問工作人員“蓋章的地方在哪里”,接著就可以到那地方蓋章了。大部分人蓋章是為了留作紀念,基本上每個館都有蓋章的環(huán)節(ji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位外國館的工作人員手中拿著的就是她所在的館的紀念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但是我并沒有準備世博會護照,請看圖中的這張報紙。這是一張很特殊的解放日報,是2010年3月12日出版的上海世博會特刋,是上海世博會的園區(qū)圖,整個園區(qū)被黃浦江一分為二,浦東(左邊)是A、B、C三個片區(qū),浦西是D、E兩個片區(q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正常情況下,每張解放日報是四版對折的,而這張報紙是整張八版,前一張是介紹了五個片區(qū)在浦江兩岸的分布以及交通情況,而這一張(其實是一張大報紙的兩個面)是介紹了五個片區(qū)分別有哪幾個館,例如在A片區(qū)有中國館,臺灣館,香港館,澳門館等;而大陸各省市的館都在B片區(q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于是我就帶上這張報紙去參觀,看完以后,就請蓋章的工作人員把章敲在相對應的國家的位置上,或者就敲在空白處。除了極個別的以外,大多數(shù)的工作人員都很樂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敲章的總數(shù)超過了一百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在世博會的各個片區(qū)都有很多志愿者,他們都穿著特別定制的綠色的志愿者服裝,人們親切地稱呼他們?yōu)椤靶“撞恕?。以下這幾張照片是在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小白菜”們在出口處送別參觀者的場景,照片上的這幾位志愿者都是交大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上海成功地舉辦了這次的世博會,也完美地落下了帷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世博會園區(qū)的導覽圖,注意邊上的小字:2010-10-31閉幕紀念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上海世博會的各種門票,種類也很多,有“當月”的,有“當日”的,還有“指定日”的,左上角的那張就是指定日,10月31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最后再發(fā)幾張我自己畫的圖,因為那個時候我正好是在社區(qū)里上班,分工的就是文化宣傳,所以圍繞世博會這個主題也專門搞了好幾個版面。這個就是志愿者的標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是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這張圖中的原物是在延安中路威海路口,上海展覽中心的東側(cè)。它是當年報業(yè)集團(就在威海路上)為了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而創(chuàng)立的,一直都在那里,如果沒有看到過的可以去看看。我就是按照它的尺寸比例畫的。 畫完的時候距離世博會開幕還有將近300天,所以我是從250天開始倒計時的,開始是50天一換,到了100天以內(nèi),就10天一換,到了還剩10天的時候,就10、9、8、7、6、5、4、3、2、1,開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