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靈武高廟后墻隔著一條休閑街,北面蓊蓊郁郁的林海里,就是著名的靈武棗博園。即世界棗樹博覽園和中國棗樹種質(zhì)資源庫(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認定)。<br> 靈武長棗聞名久矣,齊名于大荔圓棗和新疆大棗。中國棗博園所以選擇靈武臨河鎮(zhèn),在于這里是靈武棗樹最古老、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一片百年棗林。有百年以上的老棗樹16549棵,古棗樹之多,在全國首屈一指。2009年經(jīng)過論證,適于建園,并可發(fā)展為資源庫。遂投資2.78億元,在園區(qū)新栽植優(yōu)質(zhì)靈武長棗苗3000多株,并從河南、山東、陜西等省引種移栽名優(yōu)棗樹品種332種,栽種各類棗樹2.3萬株,建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棗樹博覽園。如今廣泛引進世界各地棗樹名種,利用先進技術(shù)予以栽培,已有龍棗、冬棗、婆棗、面棗、肉兜棗、無核大棗、灰棗、雞心棗、九月青、金絲小棗、油棗、狗頭棗、胎里紅、早脆王等700余種棗樹品種。占世界品種的98%。院內(nèi)休閑廣場南建有名棗墻,題銘永志天下名棗。 順披滿綠蔭的石徑小道進入棗博園,一股蜜一樣的清香彌漫在整個空氣里。時令五月底,正是棗樹開花季節(jié),我熟悉那溢滿空氣的淡淡的甜香,但這里的香,不僅僅是棗花香,還有一種桂花蜜一樣的清香混合在空氣中,才使得氣流充滿了襲人的蜜香。放眼看去,石徑兩翼,垂柳、側(cè)柏、國槐、云杉、紫穗槐后是一棵棵高大的長棗樹。和中寧小紅棗樹不一樣,樹冠收攏,軀干高大,新葉間綻滿了星星點點的淡黃色小花。而路邊的綠籬,竟然是寧夏難以種活的九里香,白色暈黃的花骨朵正在綻放,彌散著馥郁的芬芳。 綠樹成蔭,鳥鳴林杪;芳草如茵,灌木豐茂。整個園區(qū),為數(shù)萬株不同品種的棗樹,北地常有的樹木所覆蓋,綠玉飄拂,襟帶山河。<br> 行走間,左側(cè)出現(xiàn)了一轉(zhuǎn)洼地,雜花生樹,怪石點綴,亭臺宣傳欄架,有機地點綴在開滿牡丹花的空間里。雖然,時令已是小滿,但牡丹仍未開敗,魏紫、白鶴展翅仍滯留枝頭。望著那一凹有別于密林,蕩漾著詩情畫意的錦上添花的景物,豈不是“黃四娘家花滿蹊,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钡囊饩吃佻F(xiàn)。 往前去,一湖碧水出現(xiàn)在眼簾中,微風吹來,水面泛起陣陣漣漪。石徑與林蔭道環(huán)湖而去。我們繞過湖濱一組百年老棗樹,沿左而行那虬枝蒼勁的老樹,像閱盡人間滄桑,又煥發(fā)青春的漢子,以一頭青絲笑迎東風,凝目未來,以無限的希望告慰大地。 西行繞湖,樹影婆娑,滿眼皆綠,青青的草地,鋪滿林間,映日生輝。我愛這林間的翠綠鵝黃,躁動著青春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又以無限的溫婉柔情撫慰著游人的心靈。使他的靈魂從人間煩擾的躁動中,歸于寧靜、忘我和無憂………… <p class="ql-block"> 繞至湖北岸,進入中央廣場。從西南角鴿舍前進場。肥碩的鴿子普天飛起,又一個個落下,并不畏懼游人。鴿子口銜橄欖枝象征和平的使者,溫良恭順,與人類自然親昵。幼年在家屬院里,二哥和我也養(yǎng)過鴿子,喜歡聽那鴿哨聲,婉轉(zhuǎn)、流麗而悠長。那是該有多么美好,因為它蘊藉了我兒時的夢……</p><p class="ql-block">廣場北面,西麓是鹿苑,正北樹蔭背后,是附屬的動物園,也是兒童的樂園。不過這是一個非標準意義的動物園。而是滿足兒童親近自然,與動物友好相處的實踐園地。以為起重都是偶蹄目食草動物,個別飛禽也已馴化,雖有利爪,卻不傷人。所以最適宜與人親近,供兒童把玩。也是這里假節(jié)日游人如織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小兩口帶著孫子去體驗人與自然的感受,我陪著妻子繞行動物園一周,穿過石徑小橋,花叢流水。降噪博園一期項目看了個遍。眼前的儀器,只是一個縮微的版本,還有路東二期,路北三期。沒想到,靈武一隅,有這大氣魄園林,如此綠地美景,勝于銀川森林公園、植物園;更勝于青銅峽青秀園。</p> 與草食動物親近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