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詞曲 劉兆華 編曲 李筑 演唱 陳歌 </h3> <p class="ql-block"><b>作曲背景</b></p><p class="ql-block"> 端午節(jié)這天,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曹光裕的邀請,去了他們位于長壽湖“川江號子”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學館參觀學習。一行人在聽取了館長敖紅給我們講解“川江號子”三千多年歷史的由來,以及最終消失在我們?nèi)缃瘳F(xiàn)代生活中的整個歷程。</p> <p class="ql-block"> 奔騰不息的江水,流過座座延連不斷的群山??匆娛煜ご兊纳碛?,聽到久違的號子聲音,江邊一艘艘移動的帆船,一幅幅圖文并茂歷史追述的畫面,仿佛一下拉回到我在童年時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作為出生在長江邊,成長在長江邊的我,對川江號子有著極其深刻印象,腦海里還留存著他們在江面勞作時移動的記憶,悠長的呦嗬響徹于兩岸的畫面,也是我在看見他們身影和聽見他們的號子聲音中度過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遠古的時期,長江是人們出門遠行主要的交通航道,也是生活各類物質(zhì)交換的重要黃金通道。生活在長江中上游水域的地方,運送各類生活物資時,基本依靠一艘艘木制的帆船,在一群纖夫們的人力牽引下,統(tǒng)一節(jié)奏的號子聲中,齊心協(xié)力,一鼓作氣將裝有貨物的船,拉到各個需要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一代人,是目送“川江號子”最后的見證人,也是對長江如今的時代變化是最有感慨的人。</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被今天在研學館里有心靈的觸及,非常的感慨,心潮起伏。立即就有想寫上一首留在這一時代快速變化的歌曲,以紀念逐漸遠離我們“川江號子”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 今天,“川江號子”雖然已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但這段有著三千多年船工生活的歷史,在非遺物質(zhì)文化傳承人曹光裕帶領(lǐng)下,不僅,還原了它歷史真實的一面,記錄下了纖夫們非常艱辛和風雨兼程的川江生活。并且,以藝術(shù)性極高的表演形式,頻繁在國內(nèi)外許多的舞臺上展現(xiàn),讓長江邊船工們的號子聲,永遠響徹在我們未來生活的道路之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謝曹光裕的盛情款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向傳承歷史文化貢獻的你致敬!</b></p><p class="ql-block"> 兆華2025年6月12日寫于重慶</p> <b>詞曲作者簡歷 </b><br> 劉兆華,男,漢族。1962年出身于重慶。從83年至98年,曾在樂隊擔任貝斯手,有15年的音樂經(jīng)歷,未受過專業(yè)學習和名師指導(dǎo),自由音樂創(chuàng)作人。<br> 從2017年夏天,開始學習創(chuàng)作歌曲,至今,已完成了70多首原創(chuàng)歌曲。主要作品有<b>《我記憶中的黃家碼頭》</b>、<b>《我在回憶我的童年》</b>、<b>《夢回石獅》</b>等與自己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的回憶歌曲。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居家隔離期間創(chuàng)作了<b>《民族的希望》</b>、<b>《愛的力量》</b>、<b>《等待》</b>三首反映中國軍人和醫(yī)務(wù)工作人員所表現(xiàn)岀來的愛國主義歌曲。2021年,以旅游題材首次創(chuàng)作了<b>《美麗的海陵島》</b>歌曲。5月份發(fā)生了中印邊境武裝沖突,專為我軍英雄團長祁發(fā)寶事跡創(chuàng)作的<b>《額刺昆侖高原的戍邊英雄》</b>歌曲。為紀念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181周年,特意創(chuàng)作了<b>《民族之光》</b>愛國主義歌曲。為“吉”姓宗族譜曲<b>《物喚問道吉姓人》</b>歌曲。為當今涌現(xiàn)岀來的先進人物事跡特意創(chuàng)作的<b>《愛的贊歌》</b>歌曲。對自己生活居住的這座城市創(chuàng)作的<b>《我愛重慶的黃桷樹》</b>歌曲。對人生哲理方面創(chuàng)作了<b>《我在長江邊》</b>歌曲。在情感方面創(chuàng)作了<b>《擺脫》</b>、<b>《同學情》</b>、<b>《你離開我多年以后》</b>和<b>《嘉陵江的情懷》</b>等歌曲。因父親突然的離世特意創(chuàng)作了<b>《心中的脊梁》</b>、<b>《生命中的永恒》</b>等緬懷歌曲。同年10月,專為加拿大朋友創(chuàng)作了一首<b>《他鄉(xiāng)情思》</b>的思鄉(xiāng)類歌曲。年底與音樂朋友合作,寫了一首<b>《我在路上》</b>的勵志歌曲,2022年2月創(chuàng)作了ー首<b>《我還在思念你—海陵島》</b>的懷念歌曲。2022年4月與音樂好友合作創(chuàng)作以春天為背景<b>《春天向我們走來》</b>歌曲。以留守家庭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b>《留守》</b>等歌曲。5月又分別寫了<b>《我家的米蘭樹》</b>、<b>《歲月》</b>、<b>《多年的情誼》</b>和等三首歌曲。7月去武陵山木根鋪避暑,創(chuàng)作寫了<b>《走向武陵山》</b>贊美歌曲。隨后相繼完成了<b>《沁園村我最難忘的地方》</b>、 <b>《2022年重慶夏天的記憶》</b>等三首歌曲。11月份疫情又開始期間分別創(chuàng)作寫了<b>《2022年重慶初冬的日記》</b>和<b>《我們在疫情中的心愿》</b>等歌曲。2023年1月去云南西雙版和彌勒避冬生活,分別創(chuàng)作了<b>《回憶》</b>和<b>《往事》</b>二首歌曲,4月為居住海外的原音樂同事創(chuàng)作了一首<b>《我的故鄉(xiāng)—重慶》</b>歌曲。7月完成了<b>《歲月中的時光》</b>的創(chuàng)作。9月寫了<b>《思念》</b>純音樂作品。10月專為外孫女誕生特別創(chuàng)作<b>《生命》</b>歌曲。11月為原音樂同事創(chuàng)作一首校歌<b>《升格、我們的希望》</b>和專為遠征軍創(chuàng)作<b>《國殤墓前》</b>歌曲。2024年元月為我的兩位音樂同事離世,創(chuàng)作了<b>《你永遠的離去》</b>歌曲。2月創(chuàng)作了<b>《冬季—我們在海陵島》</b>。3月完成了<b>《再見了—海陵島》</b>歌曲創(chuàng)作。4月分別創(chuàng)作了<b>《飄落下的黃桷樹葉》</b>、<b>《春天的畫卷》</b>和<b>《感謝你,感恩你》</b>歌曲。5月創(chuàng)作了<b>《我童年岀生的地方》</b>、<b>《春天到來的小鳥》</b>和<b>《書包和挎包的故事》</b>。6月為外孫女寫了<b>《今天我一周歲了》</b>紀念歌曲。7月完成<b>《我在懷念那座城市—溫州》</b>的創(chuàng)作。10月分別完成<b>《秋天你已到來》</b>、<b>《夏天在木根鄉(xiāng)》</b>兩首歌曲和一首<b>《晨曦初露》</b>純音樂創(chuàng)作。11月完成<b>《冬天已到來》</b>的一首純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2025年2月完成一首<b>《別了~防城港》</b>純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4月分別創(chuàng)作了西征軍<b>《永遠的豐碑》</b>的緬懷紀念歌曲。<b>《心連著你,心連著我》</b>合唱歌曲和紀念首屆“重慶聲音”聯(lián)誼活動寫的<b>《老朋友》</b>和<b>《嘉陵江~我歲月中的回憶》</b>二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