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事物要一分為二的看,是非要從根本上來審查。</p><p class="ql-block">比如說,因為做一件好事而出現(xiàn)了意外,就歸咎于做這事的“動因”,這是極不對的,也是不客觀的!</p><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什么是“現(xiàn)象”?什么是“本質(zhì)”?看見的未必是“現(xiàn)象”,看不見的也未必是“本質(zhì)”!</p><p class="ql-block"> 第一個例子:新拿了駕照,新車入手,你的心里無比興奮和激動。因為你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目標,自豪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開車練手,凡是見到熟人,便熱情邀請乘座。一是友善之心本然,二來也有一點點連自己也察覺不到的“炫耀”。難于拒拂你的熱心,便接受了你熱心幫助,當然少不了你想聽的“贊嘆”。到站之后人家說要下車,而你又出于“好人做到底”的善良,主動堅持要“送佛送到西”,開進那并不理想的路。不料,這“增值的款送”偏偏出叉子,轎車跌落坎下!損失自不必說,你埋怨鬧個“禍是因送她而出”。且后來互相產(chǎn)生了很不愉快。</p><p class="ql-block"> 第二個例子:事逢春節(jié)打糍粑,老人吩咐“給鄰居家送幾個去”。一是老人之關(guān)愛,二是自己之關(guān)心,三是親自前往,所含之情更得到“具體”的表現(xiàn)。誰知剛巧下雨,摔倒一跤并且受傷,這份不悅,便勿需思索地責在“送東西”或“吩咐送東西的人”的份上!</p><p class="ql-block"> 第三個例子:有一位好少年因為“正義”幫助別的小孩,被壞人戧害。由是網(wǎng)上扒出:說他從小受到很“善良、正義的教育”,因而帶來了這個后果!如果他“不是這個德性就不會出事”,“如果他不是個乖孩子也不會招來橫禍”……凡此種種,都是他“受到正統(tǒng)教育”的錯嗎?</p><p class="ql-block"> 絕不是的!人云亦云的說辭經(jīng)不起分析!是“雜音”!混淆了視聽!更顛倒了是非!</p><p class="ql-block"> 從第一個例子來說,試想:客人己經(jīng)很感謝你,下了車相安無事。你在“練車”,堅持要“再送一程”的善心和“繼續(xù)驅(qū)車”的善行也沒有錯,錯的是自己!具體來說,主觀上是“盲目自信“,客現(xiàn)上是“技術(shù)不行”。賴在“因為她的原因”是站不住腳的!更說白點是你“為練而練、以練為送”所致,發(fā)生車禍始料未及。換句話說,人家也是“受害者”呢。所謂“因她”,就是她的責任嗎!</p><p class="ql-block"> 第二個例子也不難理解:于老于己的一片好的,一次好行,都因客觀上的“下雨路滑”,主觀上的“沒注意到”,實實在在的摔得不輕,受了傷痛而不是“份害”。是請你“送吃的、送情感、送好意”去,不是吩咐你“去摔倒、去受傷、去受虐”。干嗎歸責于“因為送”這件事,或者“誰叫送”呢?如須這樣,就成了“愛心是錯、善行是錯、交往是錯”的偽命題!</p><p class="ql-block"> 第三個例子的“追根”就更荒唐了。說什么“如果孩子不是受正統(tǒng)教育、或者他不是一個正義熱的的人就不會出現(xiàn)這個凄慘結(jié)果”胡亂聯(lián)系起來,把“受到善良和正義”的價值觀念與受前“壞人壞事”侵害的根本原因,以及“偶然他剛好碰上而導致”的直接后果,模糊為“善良者承受惡果、為冷血者逃過一劫”。這樣來說,還有天理嗎?還有善良和正義可講嗎?這明明是壞人的“惡行”之錯,干嗎賴在“怪好人不壞、好人不自私”的上?摧毀了“好人之所以好的根基(教育和價值觀念)”,能拿什么維護世界?</p><p class="ql-block"> 表象上的“意外”,實質(zhì)上只要有壞人侵害存在,那“意外”不在這個人(該少年)這兒發(fā)生、也必將在另外的人那兒“發(fā)生”。故而,要法律、要懲處、要治理!而不是“不要善良、不要正義、不正統(tǒng)教育”!</p><p class="ql-block"> 要從根本上看,不是“自私”“逃避”就能避免的。只要世界上一天存在著“壞人”,就必須有“好人”站出來主持正義!而不是錯誤地認為是你“受了善良的教育而必然要到傷害”,教你“與人為善而必定墜入深淵”!</p><p class="ql-block"> 人若不能心懷正氣,不能從根本上來看待問題,就會片面的、錯誤地把“美好的東西”成為視為“不好”,從而導致“價值偏離”、觀念倒置、走向另一個錯誤的極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