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心一意,把自已的本份做好,把生活過好,你家里的父母也希望你這樣,同學也希望你這樣,老師也希望你這樣。做人不要小氣,越小氣越內(nèi)縮,小氣內(nèi)縮就是多照顧自己,什么事情都想到自己,于是就像老子說的“寵辱若驚”。</p><p class="ql-block">為什么寵辱若驚呢,因為“貴大患若身”,患就是你人生所有的煩憂、不如意,而且那些患最后變成大患,你會貴這個大患,就是你對那些患很看重,看重到什么地步?看重到若身,身就是你的,體,你現(xiàn)實的生命,好像你的身體受到威脅,現(xiàn)實生命就要完蛋了一樣,所以“得之若驚,失之若驚”。</p><p class="ql-block">其實有那么嚴重嗎?平日一般的風言風語有什么嚴重的?是你把它看得嚴重了,所以你就“得之若驚,失之若驚”,過著虛幻而又痛苦的人生,這不是很是愚昧嗎?所以老子又說“及吾無身,吾有何患?”</p> <p class="ql-block">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不要隨時都想著自己吃了多少虧了,你不要這樣想,不要小氣,要大方;大方就是把自己張開來,坦蕩蕩,小氣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只好整天長戚戚了。</p><p class="ql-block">封閉起來,就是這個“厶”字,這個厶字,就是這個“私”的本字最初的造型。韓非子解釋這字形,說是“自環(huán)為私”,你看這個字自己把自己圈起來,叫做自環(huán),表示“自私”之</p><p class="ql-block">意。如果在這字的上面左右各加一撇,成個八,八就是分別。我的文字學老師說,八就是背,兩只胳膊一左一右相背,所以八就是背,就是往兩邊走。八和厶合起來,就是公,韓非子說是“背厶為公”,跟私相反就是公。</p> <p class="ql-block">所以要檢查自己的一念心是公心呢還是私心呢,這不是很簡單嗎?要把自己用墻四面圍起來,越圍越小、越圍越小……那不是小氣嗎?</p><p class="ql-block">小氣其實是就是自私的結(jié)果,因為他老是想著自己。環(huán)得越小越小,就越有我,有我就是只看重自己,什么事情都想著自己,那叫自私。</p><p class="ql-block">如果遇到什么事情都想著自己,又用一種很美麗的言辭來掩飾,那叫“巧言令色”。</p><p class="ql-block">這個人如果能展開他的心量,不是就大方了嗎?心里一片誠意,坦坦蕩蕩,不是很令人愉快嗎?再用這坦蕩的心去愛人,人間因為你而充滿溫暖,那是人生何等可樂的事情啊,你怎么不做這種人呢?</p><p class="ql-block">因為人的習氣太重,整個社會的風氣太壞,所以我們只有通過經(jīng)典,才能學到人生的正常態(tài)度,你要過正常的人生,就是要開朗。</p><p class="ql-block">經(jīng)典每一句都叫我們開朗,但現(xiàn)實的世界里,幾乎每一天每一處都在教導我們?nèi)绾伪Wo自已。你要走哪條人生之路?應該知所選擇,你只有開朗了,你的心才能夠真正地平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