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張?zhí)?、美篇號?69701283</p><p class="ql-block">攝影:張?zhí)?lt;/p><p class="ql-block">文字:張?zhí)?lt;/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p> <p class="ql-block">6月10日我們跟小型旅行團的二天三人行,旅行規(guī)劃第一天游西線,第二天游東線,今天游的是西線,一清早就起霧下雨,也沒阻止我們的旅行腳步。</p><p class="ql-block">旅行遇到這牌坊的小景點,牌坊上有廬山二字,這是一個文字標志,所以要頂著雨拍照,上張留影照我的身前還飄著霧呢!</p> <p class="ql-block">九江市廬山風景名勝區(qū),簡稱廬山風景區(qū),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牯嶺鎮(zhèn)境內(nèi)的旅游景區(qū),風景區(qū)面積30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廬山,又名匡山、匡廬,是座地壘式斷塊山。</p><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氣候宜人,植被蔥茂,形成了瀑泉、山石、植物、地質、建筑等多類景觀,共有景區(qū)12處、景點37處,各種景物景觀370個。</p><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有五老峰、三疊泉、含鄱口、蘆林湖、大天池、花徑、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小天池、東林寺、白鹿洞書院、廬山植物園、廬山博物院等。牯嶺鎮(zhèn)是廬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廬山風景區(qū)的游覽中心。</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廬山風景名勝區(qū)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確認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我在登廬山</p> <p class="ql-block">因下雨路滑,我小心翼翼的行走。</p> <p class="ql-block">我此處拍云海,我找?guī)滋幾罴雅臄z地點拍到的如下云海</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錦秀谷拍云霧照霧很大,沒有景深。這可是一條景點眾多路線,它其中包括天橋、好運石、險峰,談判臺、梵音泉、豬頭峰、觀妙亭、御碑亭和仙人洞等</p><p class="ql-block">錦繡谷冰川 U 形谷,谷長1600米,是110-90萬年前冰川</p><p class="ql-block">侵蝕作用的結果,后經(jīng)流水侵蝕及崩塌作用,谷被改造成兩壁呈懸崖狀的嶂谷。因谷中山花爛漫,故有"錦繡"之譽。</p> <p class="ql-block">起風云霧在飄移,山景時隱時現(xiàn)</p> <p class="ql-block">下面隱隱約約看到的鄱陽湖</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西游記片頭曲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西游記片頭曲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我在這拍小視頻,加了82年西游記.片頭曲天宮訊音</p> <p class="ql-block">稱廬山的天橋</p><p class="ql-block">天橋是冰溢口遺跡,傳說為</p><p class="ql-block">天降金龍化成虹橋救朱元璋處。</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天橋是怎樣拍出來的嗎?</p> <p class="ql-block">其實斷縫的石橋,并不在一條線上,是錯位的,趕.本圖片,為什么廬山的斷縫天橋確在一條線上好像一步就能跨過去。</p><p class="ql-block">其實廬山懸空斷縫的石橋(即“天橋”)的拍攝效果主要通過</p><p class="ql-block">?找著特定拍攝角度,利用視覺錯位使石橋與背景懸崖形成“懸空斷縫”的錯覺,無需后期PS即可呈現(xiàn)驚險效果?。</p><p class="ql-block">通過調(diào)整拍攝者站位和鏡頭方向,將石橋邊緣與遠處懸崖輪廓對齊,強化縱深感和懸空感?。拍攝手法創(chuàng)造的“障眼法”?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老伴坐石板上,我給兩塊石板對接效果。</p> <p class="ql-block">對過天橋平臺上了一幫人,拍出的效果更佳。</p> <p class="ql-block">對天橋分別拍,眼前懸空石板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對天橋分別拍,遠處的石板平臺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所以在這里拍天橋特別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無限風光在險峰石刻</p> <p class="ql-block">我在無限風光在險峰石刻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廬山 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 匡廬奇秀甲天下 ”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我們老的禮賢門進口</p> <p class="ql-block">我們出了禮賢門回手拍</p><p class="ql-block">洞很婑,走此洞要低頭。</p> <p class="ql-block">也可不走禮賢洞,可走步行棧道</p> <p class="ql-block">好運石</p><p class="ql-block">好運石 ?,又稱 鷹嘴石 ,是 廬山 風景區(qū)內(nèi)的一個重要景點,位于錦繡谷的一條山道上。好運石是第四紀冰山運動的產(chǎn)物,形狀獨特,像一只從天而降的巨石,立于錦繡谷內(nèi)的山崖邊,一邊是蜿蜒的山路,一邊是長江畔的廣袤平原,風光優(yōu)美?。</p><p class="ql-block">傳說故事圍繞著好運石轉圈可以帶來好運,轉一圈可以帶來官運,轉兩圈可以帶來財運,轉三圈可以帶來桃花運。因此,許多游客都會圍繞好運石轉圈,希望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我在好運石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老伴在好運石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導游說:前方巨石是否像豬頭,我立馬拍照,巖壁上刻有三個字~錦繡谷</p> <p class="ql-block">把鏡頭拉近一點,又像人頭像,查一下資料:</p><p class="ql-block">廬山巨人像是位于江西廬山風景區(qū)錦繡谷至仙人洞途中的一處危崖峭壁,其天然形成的巖石輪廓酷似人類頭像。該景觀由懸崖頂部的松樹、刻有"錦繡谷"的尖鼻狀巨石及下方的峭壁共同構成,五官清晰可見,被導游稱為"豬頭石"。2013年9月,廬山管理局為此景觀舉辦全球征名活動,懸賞10000元人民幣采納最佳命名方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錦繡谷從左向右拍的視頻呈現(xiàn)景色為鄱陽湖、西游記取景地、巨人像也稱為豬頭石</p> <p class="ql-block">石松堪稱匡山一奇景。此處左側峭壁巨石凌空而臥,似劍直插錦繡谷,又宛如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躍,人稱"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蒼松,名為石松。石松凌空展開兩條綠臂,作擁抱態(tài)。其枝枝針葉,密密層層,蓊蓊郁郁,生機盎然;其根須裸露,卻能迎風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展示了廬山松特有的堅強不屈的性格。此處為旅游、攝影之佳處。</p> <p class="ql-block">拉近觀看"蟾蜍石"</p> <p class="ql-block">谷談判臺廬山錦繡谷景區(qū)內(nèi)的歷史遺跡,原為明代朱元璋所建,1946年因美國特使馬歇爾與蔣介石在此進行國共內(nèi)戰(zhàn)調(diào)停談判而聞名?。該建筑兼具自然景觀與歷史價值,現(xiàn)為廬山重要景點之一。????1</p> <p class="ql-block">名稱:廬山御碑亭</p><p class="ql-block">編號:7-1120-3-418</p><p class="ql-block">年代:明</p><p class="ql-block">類型:古建筑</p><p class="ql-block">所在地: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qū)</p><p class="ql-block">保護范圍:碑亭四周外延50米</p><p class="ql-block">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各向外延伸30米</p><p class="ql-block">建設控制高度:4米</p><p class="ql-block">簡介:古為白鹿升仙臺,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為紀念周顛仙人而賜建此亭。亭中立有由朱元璋撰文詹希原手書的《周顛仙人傳》大理石碑。亭坐北朝南,四方形,亭東南西三面開門。正脊兩頭飾鰲魚張口吞脊,中綴寶瓶。南面正門中間雙龍的"御制"匾額。亭中方形石藻井,中間圓形雙龍戲珠浮雕。御碑亭為石構歇山頂方亭,結構獨特,工藝精美,是廬山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明代紀念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廬山御碑亭</p><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p><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8日</p><p class="ql-block">江西省人民政府立</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廬山錦繡谷 仙人洞?位于廬山天池山西麓,是一個由砂崖構成的巖石洞,形成于大自然的不斷風化和山水長期沖刷。仙人洞因其形似佛手,故又名 佛手巖 。洞內(nèi)幽深,洞高達7米,深逾14米,洞內(nèi)有 純陽殿 ,供奉著呂洞賓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梵音泉</p><p class="ql-block">是廬山錦繡谷內(nèi)一處以泉水聲似木魚聞名的自然景觀?,位于訪仙亭旁石壁下,泉水從民國刻石下方流出,因撞擊巖石發(fā)出類似佛教梵音的聲音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觀妙亭</p> <p class="ql-block">觀妙亭</p><p class="ql-block">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派使者來廬山尋找曾幫助過他的周顛仙等人,因來山尋找未果,便在此地修建"訪仙亭"。后毀。民國時期,國民革命軍將領夏斗寅在原訪仙亭基地舊址上重新修建一亭,名"觀妙亭"。石</p><p class="ql-block">結構,六角,攢尖頂,石板瓦,單檐翹角。</p> <p class="ql-block">花徑公園占地面積36.5公頃,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350米,是廬山主要景點之一。817年,唐代詩人白居易游覽至此,詠詩《大林寺桃花》。白居易時任江州(今九江)司馬,此地因詩而得名,故又稱白司馬花徑,現(xiàn)園內(nèi)有花徑亭、白居易草堂、覓春園等景點,是集山水、人文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p> <p class="ql-block">蘆林湖</p><p class="ql-block">介于玉屏星洲兩峰之間,古時山谷里蘆草叢生,野獸出沒,故稱蘆林。1953年由武漢營造廠設計建造水庫,1954年開始施工,1955年開始蓄水總庫容為112-6萬立方米,壩高33.8米,壩頂長112米,寬12.5米。大壩為5孔溢流,壩頂建有公路橋,湖中有2座湖心亭,蘆林湖為牯嶺鎮(zhèn)居民和游客的主要飲用水源。</p><p class="ql-block">從地質學來講,蘆林湖曾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囤冰的冰窖。湖下方的原有一個冰坎,下面有一懸谷。是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地質遺跡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蘆林湖也是電影廬山戀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建于1961年,因湖旁原有"水聲如琴"石刻,且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琵琶)而得名。又因湖傍花徑,故亦稱花徑湖。湖中有湖心島,呈橢圓形。島上有九曲橋與湖岸相聯(lián)。島四周蒼松含翠,宛如一根碧綠的"項鏈"平鋪在湖上。此處可觀如琴之四季美景,賞晴雨自然之變化,為旅游、攝影之佳處。</p> <p class="ql-block">早屒走在如琴湖時,下雨起霧,濃見渡非常低,看完廬山主要景點,再回到如琴湖天氣晴了,補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島上九曲橋與湖岸相聯(lián)。島上四周蒼松含翠,像一條項鏈。</p> <p class="ql-block">廬山會議舊址 ?,原名? 廬山大禮堂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牯嶺東谷長沖河畔、擲筆峰麓的火蓮院。該建筑由? 華中公司 ?工程師? 高觀四 ?設計,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廬山大禮堂為宮殿式建筑,平面呈“丁”字形,占地面積約83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采用石頭和鋼筋水泥結構,兩層,坡面鐵棱瓦?。</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這幢建筑更名為?廬山人民劇院?。自1959年開始,?中共中央?曾在這里召開過三次重要會議: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廬山會議舊址于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廬山陳毅別墅 ?位于廬山的 柏樹路124號別墅 ,這棟別墅依山坡而建,具有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背景。別墅建于1919年,由 俄國亞洲銀行 購地建造,最初為灰褐色的墻面、綠色的門窗和深紅色的老虎窗及屋頂。別墅的圍墻由石頭砌成,庭園寬敞,園中種植了名貴花草和樹木?。</p><p class="ql-block">1938年,這棟別墅成為 堅守廬山抗戰(zhàn) 的江西省保安團指揮部。在1959年和1961年廬山會議期間,劉少奇曾在此下榻。此后,陳毅也在此居住過?。</p> <p class="ql-block">?劉伯承元帥在廬山的故居位于河西路33號?,是一棟典型的美式別墅。該別墅于1959年和1961年兩次作為其居住地,見證了他在軍事和政治活動中的重要時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慶齡等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亦曾在此休息和居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當晚宿住牯領鎮(zhèn)北斗星三號貴賓樓</p> <p class="ql-block">晚上到牯領鎮(zhèn)的街道走走</p> <p class="ql-block">?廬山牯嶺鎮(zhèn)是中國江西省廬山市下轄的鎮(zhèn),位于廬山山腰,海拔1164米,素有“云中山城”之稱,是廬山風景區(qū)的中心和旅游接待樞紐。? 全鎮(zhèn)面積104.15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qū)、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約2萬</p><p class="ql-block">人,以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為特征,夏季涼爽宜人,終年云霧繚繞。</p><p class="ql-block">牯嶺鎮(zhèn)地處東靠大月山,南接漢陽峰,西鄰鐵船峰,北臨剪刀峽,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谷的地形形成獨特的高山盆地景觀。其海拔1164米的地理位置使其夏季氣溫比山下低7-8℃,年均霧日達190多天,云霧與松濤構成“桃源仙境”般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名稱由來?:因牯牛嶺形似臥牛得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開發(fā)避暑別墅區(qū),簡稱為“牯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