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歲月的回響.蒲口火車站》</p><p class="ql-block"> 山 澗</p><p class="ql-block"> 在長江北岸,有一處地方靜靜佇立,見證著歷史的風(fēng)云變幻,它便是浦口火車站。這座始建于1908年的老站,曾是津浦鐵路的南端終點站,這條全長1013.83公里的鐵路,北起天津,南至浦口,如一條鋼鐵巨龍,在1912年全線通車后,成為連接南北的交通“主動脈”,而浦口火車站則是這條巨龍最關(guān)鍵的節(jié)點,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離別與相聚,夢想與希望 。</p><p class="ql-block"> 1914年,浦口火車站正式投入使用,其獨特的英式建筑風(fēng)格在當(dāng)時獨樹一幟。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主樓,米黃色外墻在陽光下散發(fā)著溫暖的氣息,紅色大屋頂莊重而典雅,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伸出直通月臺的單柱傘形長廊,連接輪渡碼頭的拱形雨廊,像歲月的臂彎,迎接著南來北往的旅人。站在月臺上,似乎還能看到1918年冬朱自清與父親話別的場景,父親蹣跚著穿過月臺去買橘子的“背影”,被歲月定格在這古老的站臺上,化作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也讓浦口火車站多了一份溫情與眷戀。</p><p class="ql-block"> 1929年5月28日,對于浦口火車站來說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這一天,裝運孫中山先生靈柩的火車,沿著津浦鐵路緩緩抵達(dá),盛大的接靈儀式在此舉行,之后靈柩經(jīng)浦口碼頭過江,最終安放在中山陵。浦口火車站成為這一歷史時刻的見證者,也因此被賦予了更厚重的歷史使命和文化意義。</p><p class="ql-block"> 時光流轉(zhuǎn),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連成一線,火車不再需要依靠輪渡,浦口火車站的客運暫時中止,它從繁忙的交通樞紐逐漸歸于平靜。1985年,它短暫恢復(fù)部分客運,更名為“南京北站”,然而,2004年10月,隨著最后一班列車緩緩駛出,浦口火車站徹底結(jié)束了客運歷史 ,各項客運設(shè)施全部封存,仿佛一位遲暮的老人,默默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中心。</p><p class="ql-block"> 如今,當(dāng)我們漫步在浦口火車站街區(qū),那些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建筑依然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主體大樓雖大門緊閉,但它米黃色的外墻和紅色屋頂,依然能讓人想象到當(dāng)年的熱鬧景象。中山停靈臺靜靜矗立,訴說著對偉人的緬懷。貴賓樓、電報房等建筑,也都在向人們展示著過去的榮耀與故事。周邊的老房子、街道,依舊保留著舊時的格局和韻味,地面上那19塊講述百年老站歷史故事的浮雕,更是像一本本翻開的史書,讓人在不經(jīng)意間就能觸摸到歷史的脈絡(luò)。</p><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車站,它不僅僅是一座車站,更是一部生動的史書,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回憶,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在這里,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往昔的輝煌與今日的寧靜相融,每一塊磚石、每一條長廊,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等待著人們?nèi)A聽、去探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