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立志救國砥礪行,告別雙親投軍營。</p><p class="ql-block">長沙城頭灑熱血,岳麓山前祭英靈。</p> <p class="ql-block">沈慶霖像</p><p class="ql-block">沈慶霖(1913- 1942) 江蘇省邳縣人, 1913年,沈慶霖出生在江蘇省邳縣土山一個家境殷實的書香門第。1939年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七分校15期6總隊炮兵系。 1942年1月3日沈慶霖在指揮攻擊來犯的敵機中不幸中彈,為國捐軀。著名民國抗日將領(lǐng)。</p> <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1913年,沈慶霖出生在江蘇省邳縣土山一個家境殷實的書香門第,父親沈憲邦是一位儒商。沈慶霖幼時聰穎過人,在父親的督導(dǎo)下勤于讀書,立志報國。及長,先就讀于家鄉(xiāng)小學,后來,沈憲邦將其送到徐州讀中學。</p><p class="ql-block">1934年,沈慶霖考入南京高等中學。</p><p class="ql-block">1936年,沈慶霖到位于連云港的海州師范讀書。</p><p class="ql-block">1937年,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時局緊張,學校停課,沈慶霖回到了家鄉(xiāng)。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際,沈慶霖沒有貪戀優(yōu)裕舒適的家庭生活,四處奔走鄉(xiāng)里,宣傳和尋求救國之道。</p> <p class="ql-block">徐州會戰(zhàn)</p><p class="ql-block">1937年底,日軍占領(lǐng)南京后,為溝通南北戰(zhàn)場,打通津浦路,會師武漢,把徐州作為他們攻取的首要目標。徐州是江蘇省西北部一個重要城市,是津浦、隴海兩鐵路之樞紐。鑒于徐州戰(zhàn)場的安危直接關(guān)系到全國的抗日大事,中國政府決心全力防守,在此進行一次會戰(zhàn)。這次會戰(zhàn)以徐州為中心,史稱徐州會戰(zhàn)。</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駐節(jié)徐州,指揮津浦路沿線作戰(zhàn)。11月初,李宗仁奔赴徐州前線。在徐州中學,李宗仁先生作了一場愛國動員報告,沈慶霖和同鄉(xiāng)曹化樓(江蘇邳縣碾莊人,在抗日戰(zhàn)爭中陣亡)在現(xiàn)場聆聽了李將軍的報告后,沈慶霖沒有顧慮年邁的雙親,丟下年輕的妻子和3歲的幼子,毅然脫下長衫換上戎裝,參加了李宗仁的部隊,走上了硝煙彌漫的抗日救國戰(zhàn)場。李宗仁將軍特別垂愛這批投筆從戎的青年,將他們安排在第五戰(zhàn)區(qū)徐州青年干部團集訓。沈慶霖跟隨李宗仁將軍的部隊轉(zhuǎn)戰(zhàn)江蘇、安徽、魯南一帶。</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1938年春,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以中國軍民完勝告終,這場戰(zhàn)役極大的鼓舞了全國抗日軍民的斗志,振奮了民族精神,使沈慶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決心任憑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抗日的戰(zhàn)場上。臺兒莊戰(zhàn)役后,沈慶霖隨軍轉(zhuǎn)戰(zhàn)南北,先后在安徽、河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屢立戰(zhàn)功,逐漸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青年干部。</p><p class="ql-block">戰(zhàn)爭期間,先后于河南黃川參訓,1939年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七分校15期6總隊炮兵系?!?lt;/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長沙第三次保衛(wèi)戰(zhàn)</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后,選派到第九戰(zhàn)區(qū)干部訓練團第二期步炮協(xié)同作戰(zhàn)學習,1941年初,調(diào)任52軍195師直屬山炮營營長。由于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我方炮兵沒起到作用,所以戰(zhàn)后沈慶霖會同王若卿、董浩等人對長沙周圍進行了詳細的測量,詳細繪制了標點圖,后來的事實證明,此舉對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步炮協(xié)同作戰(zhàn)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23日,日軍強渡新墻河,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開始。這次會戰(zhàn),中國軍隊一改被動局面,在前兩次長沙會戰(zhàn)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總結(jié)經(jīng)驗,展開防御作戰(zhàn)。沈慶霖山炮營直屬195師,師長為梁凱、譚異之,在新墻河防御戰(zhàn)中頑強阻擊進犯的日軍,戰(zhàn)斗非常慘烈,戰(zhàn)士們?nèi)巳藠^勇,個個爭先,極大的挫傷了日寇狂妄叫囂的氣焰,為戰(zhàn)役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1942年元月2日日軍第三師團的石野聯(lián)隊向黃土嶺一帶發(fā)起了猛攻。薛岳將戰(zhàn)區(qū)直屬炮營全部交由李玉堂軍長指揮,沈慶霖山炮營將預(yù)10師防守的陣地作為炮火支援的重點。當日拂曉,日軍出動二十多架飛機對我前沿陣地狂轟濫炸,一場驚天動地的殊死戰(zhàn)就此展開。沈慶霖所率山炮營集中炮火,一改常規(guī),不怕暴露目標,向敵機展開猛擊,迫使敵機不敢輕易俯沖和低飛,配合地面部隊,使來犯的日軍傷亡慘重。日軍為了突破中國軍隊防線,不顧國際公約,悍然使用了毒氣彈。</p> <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3日,預(yù)十師的第二道防線遭受到了空前慘烈的攻擊。日軍主力開始攻打東瓜山、紅頭山一帶防線。敵軍地面部隊進展很快,道路破壞嚴重,重兵器很難跟上,僅有的小型炮也被我方炮火壓制。沈慶霖山炮營用密集的炮火給來犯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有力的支援了前沿陣地。日軍下令第三師團偷襲我軍修械所和山炮陣地,沈慶霖率全體官兵與來犯的日軍展開殊死搏斗,工兵營、搜索連和輸送連都投入了戰(zhàn)斗,打退了敵軍的11次進攻,徹底粉碎了敵軍的企圖。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漫山遍野盡是敵我不分的尸體,日軍傷亡2000余人,我軍傷亡很重,沈慶霖在指揮攻擊來犯的敵機中不幸中彈,為國捐軀。</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 </p><p class="ql-block">終于等來烈士榮譽</p><p class="ql-block"> 2006年夏天,一名50來歲的中年男子敲開了南岳區(qū)文物局的房門?!拔襾碚覡敔?shù)馁Y料,他是在這里犧牲的,他是個英雄!”男子額頭上冒著汗珠,聲音也有些急促。待得細問,方才得知,男子的爺爺1937年離家從戎,1939年寄來最后一封家書后再沒了音訊。之前聽說爺爺殉國于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他到南京、長沙的檔案館、文物管理單位輾轉(zhuǎn)多次都未尋到爺爺?shù)南嚓P(guān)記載,為國捐軀的爺爺不能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p><p class="ql-block"> “我爺爺叫沈慶霖,是炮兵營長,拜托您幫我找找吧。”說話的就是沈祥忠。</p><p class="ql-block"> “53號,沈慶霖,1913年生,江蘇邳縣人……任52軍195師直屬山炮營長。1942年元月在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中在岳麓山炮兵陣地不幸殉國,年僅29歲,葬于岳麓山烈士公墓,后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碑斏蛳橹以凇队肋h的豐碑——國民黨抗日陣亡將士英名錄》中看到這一行的字的時候,眼淚幾乎噴涌而出。</p><p class="ql-block"> 過了這么多年,他總算找到了爺爺。95歲的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愛人得到追烈。一年后的2007年8月27日,奶奶得償所愿,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沈慶霖為革命烈士。捧著《革命烈士證明書》,奶奶又一次潸然淚下,“看到慶霖追烈,我死也瞑目了!”</p><p class="ql-block"> 半年后,這位96歲的老人靜靜地離開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江蘇省民政廳為沈慶霖頒發(fā)的烈士證書</p><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27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以蘇政烈字第64號,下達了“革命烈士通知書:邳州市人民政府:沈慶霖同志于1942年1月3日在對敵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根據(jù)《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第三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條件,已批準為革命烈士。請發(fā)給其家屬《革命烈士證明書》,并按革命烈士家屬給予撫恤優(yōu)待。</p> <p class="ql-block">沈慶霖烈士證書</p> <p class="ql-block">沈慶霖烈士后代及親屬合影</p> <p class="ql-block">烈士的家鄉(xiāng)土山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