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稱:魯繼田</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2029831</b></p><p class="ql-block"><b>插圖:網(wǎng)絡</b></p> <p class="ql-block">在寧靜的常青小區(qū),住著兩對老年再婚夫妻,呂先生和楊女士,李先生和朱女士。這兩對夫妻再婚后,都選擇了私有制的 AA 制理財模式,平日里基本是自己顧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按照他們的家庭分工,依舊遵循著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模式。呂先生和李先生負責諸如水電費、物業(yè)費、吃喝這類“門外”的開銷,而楊女士和朱女士則承擔起操持家務的責任,洗衣、做飯等一應事務都由她們負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起初,這種模式看似井井有條,大家各司其職。可日子一長,矛盾漸漸浮出水面。楊女士和朱女士心里有些委屈,覺得自己為了操持家務忙前忙后,可先生們給的買菜錢有限,總是擔心超支,導致一家人吃得不夠好。而呂先生和李先生也有怨言,覺得妻子們太過吝嗇,家里的生活質量似乎總是提不上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晚上,呂先生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腹部一陣劇痛,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楊女士慌了神,趕緊撥打了 120 將他送往醫(yī)院。到了醫(yī)院,醫(yī)生說需要馬上辦理住院手續(xù),可楊女士身上沒帶那么多錢。按照他們一直以來的 AA 制,這住院費應該由呂先生自己出,可呂先生此時疼得意識模糊,根本沒辦法處理。楊女士無奈之下,只好打電話給呂先生的兒子,等孩子趕來繳納了住院費,呂先生才得以順利住院治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件事之后,小區(qū)里的鄰居們也開始私下議論起 AA 制這種理財模式。大家都覺得,雖然 AA 制看似賬目清晰,各自的經(jīng)濟責任明確,可在老年再婚生活中,這種缺乏經(jīng)濟融合的方式,一旦遇到像呂先生生病這樣的突發(fā)狀況,就很容易引發(fā)矛盾和問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李先生和朱女士聽聞呂先生的遭遇后,心里也不禁泛起了嘀咕。他們開始反思,這種看似簡單明了的 AA 制,是不是真的適合老年再婚夫妻呢?畢竟,兩個人走到一起,組成了新的家庭,很多時候需要相互扶持,而不僅僅是在經(jīng)濟上分得清清楚楚。這場發(fā)生在身邊的風波,讓他們意識到,老年再婚理財,或許需要更周全、更人性化的方式,才能讓生活真正安穩(wěn)幸福。</p> 謝謝閱讀? 感謝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