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h5> <h5> 大雁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晉昌坊的大慈恩寺內(nèi),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jīng)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jīng)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武則天長安年間改至七層,此后一直保持著七層的外觀至今 。<br> 大雁塔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br><br></h5> <h5> 玄奘俗名陳祎,生于隋仁壽二年(602年),河南洛陽緱氏縣(今偃師市)人,其父陳惠曾任隋朝縣令。他自幼聰慧,13歲在洛陽凈土寺出家,法名“玄奘”,后游歷各地研習(xí)《涅槃經(jīng)》《攝大乘論》等經(jīng)典,因發(fā)現(xiàn)漢譯佛經(jīng)矛盾而決心西行求法。????</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小雁塔</h1><h5> 小雁塔,位于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nèi),又稱“薦福寺塔”,建于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的重要標志。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nèi)的古鐘合稱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西安博物院的組成部分,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h5><br><br> <h5> 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xiàn)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筑藝術(shù)遺產(chǎn),佛教傳入中原地區(qū)并融入漢族文化的標志性建筑。 </h5> <h5>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上,小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