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上四點多鐘布谷鳥“布谷、布谷”的叫聲就在催人早起了。雖然拉了厚厚的雙層窗簾還是有光線透了進(jìn)來,干脆起來拉開窗簾往外瞧,天亮了,一層薄薄的晨霧正彌漫在林區(qū)的山野之間,如若披著薄紗的仙境一般,真想再次登上觀景臺看看昨天那些騎馬的人兒是否還在河谷游蕩。</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要自駕穿越全長約200公里的卡線,“卡”就是哨所的意思,這條沿著邊境線的公路被自駕愛好者稱為“卡線”。哨卡均以數(shù)字命名,九卡、八卡、七卡……就這么一路走下去,就連我們不時要駐足觀景的景區(qū)也都是以數(shù)字命名的。時不時我們車上的司機就會用對講機呼喚后面兩臺車:下一個??刻幨?86、下一個??刻幨?90、下一處???86??ň€的一側(cè)是蜿蜒的額爾古納河,對岸則是俄羅斯的國土,隔著一道并不高的鐵絲網(wǎng)。每隔不到幾百米就會看到邊防部隊設(shè)立的“偷渡國境,魂斷他鄉(xiāng)”、“邊境前沿,請勿靠近”的藍(lán)色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 草原上的天氣真是瞬息萬變,前五公里還是藍(lán)天白云,和風(fēng)麗日,后五公里就是陰云密布,雨打車窗。我們行走在卡線上不斷的邂逅草原、丘陵、河流、濕地、森林等各種地貌,蜿蜒曲折,直至行駛到黑山頭鎮(zhèn)后才脫離卡線,改為正常的行程路線。一路走來,真可謂是:“天蒼蒼,野茫茫,不時路上有牛羊”。這里是牛羊和馬兒的天堂,我們是闖入者,所以我們會很自覺的停下車來任他們悠閑自在地通過馬路。</p> <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我們抵達(dá)水墨仙境般的烏蘭山。乘坐觀光纜車至山腰,再步行不長距離便能登頂烏蘭山。站在山巔,眼前呈現(xiàn)的畫卷是那么的七彩斑斕、層次感極強,然而我聯(lián)想到“鱗次櫛比”的成語在這里形容多姿多彩并不貼切。遠(yuǎn)處的額爾古納河蜿蜒流向前方,山盡頭是綿綿無盡的翠綠蔥黃說不盡的顏色,我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山頂上有那種三叉戟式的圖騰標(biāo)識,我請教了當(dāng)?shù)氐木用瘢麄冋f那就是敖包。額爾古納河右岸矗立著遠(yuǎn)古第一座敖包和最古老的敖包群落,是神圣敖包的誕生之地。烏蘭,蒙古語“紅色”,引喻為圣地。烏蘭山脈背倚山林,瞭望草原,是蒙古部落化鐵出山后的休養(yǎng)生息之地,是開啟征伐草原征程的起點。烏蘭山就像額爾古納河沿岸的一面旗幟,引領(lǐng)著蒙古先民沿著額爾古納河一路西行。重走蒙兀室韋部落出山之路,可以領(lǐng)略蒙古族發(fā)祥地的壯美山河,感受蒙古先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魄。</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來到了“草原在這里”景區(qū),欣賞這里暮云千里、碧草連天的景象,大家一起乘坐草原上獨有的觀光小火車,奔赴草原腹地。在草原上只有動起來才能免于遭受蚊蟲的騷擾,一旦停下,各種蚊蟲便會蜂擁而至,由于畏懼滑草處排隊時的蚊蟲,我自愿放棄了。一個人獨自去體驗徒步穿越牧場深處,轉(zhuǎn)而向一個小山頭進(jìn)軍。和煦的春風(fēng)在耳邊緩緩的吹著,無數(shù)的花兒在草地上柔柔的招搖,天空中那一抹抹微藍(lán)、一朵朵白云不斷地向我示意著草原的美好,我便沉浸其中,讓心靈伸向更加無盡寬闊的遠(yuǎn)方,也許這里就是我想要的草原度假,簡單到只身投入草原的懷抱,只去領(lǐng)略大自然帶給你的無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 本次行程含帶了一個無人機旅拍,待我從山坡上下來一行九人已沒有幾個愿意拍攝的,看著導(dǎo)游兼司機無奈的眼神我們四人完全抱著友情客串的態(tài)度走向了拍攝地,未曾想后來居然還被制作的有點小驚喜,拍攝地門口的烤羊肉串味道著實不錯,應(yīng)該是牧民們剛剛宰殺的羊肉烤制而成,非常的鮮美,等晚上回到入住地才反應(yīng)過來買少了,沒吃夠。</p> <p class="ql-block"> 今晚入住黑山頭邊防營地被譽為“哈薩爾圣地”,非常有特色的蒙古包。這里沒有WIFI,沒有電視,手機信號也比較微弱,出行幾天來我頭一次整晚使用了空調(diào)。雨后的草原感覺有些潮濕,蒙古包的四周開遍了黃色蒲公英花兒 。今晚我便要一個人下榻這樣的一座蒙古包內(nèi)了,心里多少還是有些畏懼,臨睡前鎖好了所有的門窗,仔細(xì)地又檢查了一遍方敢去睡。反正手機沒有信號、也遠(yuǎn)離了塵囂,就讓漂泊的靈魂就此駐留,煩躁的內(nèi)心在此入定吧。我在遙遠(yuǎn)的額爾古納蒙古包里向你說“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