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論文發(fā)表是許多科研工作者的目標,能夠讓所撰寫的學術論文順利發(fā)表出來,順利地發(fā)表在自己期望的期刊上,更是科研工作者想要的。對于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不能僅僅悶頭寫文章,更要去關注論文撰寫之外的其他要素,也要了解如何撰寫才能夠提升論文質(zhì)量,如何撰寫才能夠讓論文有效地通過期刊初審、外審、終審,從而能夠順利錄用出刊。正如之前推文分享過的,論文質(zhì)量等于論文選題+論文撰寫+論文修改。<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從論文發(fā)表層面看,更多因素會在于論文選題,但是只有好的選題或者有的時候是熱點選題,還遠遠不夠,還要取決于論文整體質(zhì)量,這又是一個多維度的理解,還取決于所投期刊是否合適,是否有一些特定的要求</span>,尤其是對作者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或規(guī)定甚至成為初審不過的原因。本條推文拋開選題不說,選題曾經(jīng)在公眾號上分享過系列推文。選題差不多也稱為很多搞科研的都了解的原因。張老師將從其他維度,來分享如何能夠有效地提升論文發(fā)表概率,也可以理解為如何能夠順利地通過論文的各輪審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要提升論文的整體質(zhì)量。</span></p><p class="ql-block">選題可以納入論文整體質(zhì)量之一,但論文整體質(zhì)量更多是從題目、摘要、標題,到內(nèi)容邏輯、語言文字等等全流程的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關于題目,不宜過長,不宜核心詞過多</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需要能夠直接體現(xiàn)出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有的論文是需要體現(xiàn)出研究方法(如果方法是亮點或創(chuàng)新點的話)。</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題目還要注意能夠讀得通、讀得懂,不能有歧義,不能有語法問題</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2)關于摘要,格式規(guī)范、要素完整。摘要對于論文是很重要的,很多審稿中只看完題目與摘要,就把論文斃掉了。摘要是一個小小說,透過摘要能夠總覽全文。摘要是有寫作范式的,尤其有的期刊對摘要有自己的格式要求。先拋開期刊固有要求,建議按照</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摘要三要素或四要素來寫(四要素是多了一個“方法過程”,有的論文沒有就不用寫),三要素指的是“背景/意義,結果,結論”。</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同所投期刊有自己的摘要要求,那么就按照執(zhí)行即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關于論文正文,內(nèi)容詳實、邏輯清晰、論點正確、論據(jù)充分。</span>這更是一篇學術論文的核心與靈魂,也是決定了學術論文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內(nèi)容詳實的維度很多,要有一定的深度,關于研究問題的陳述要有亮點,<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至少從字數(shù)上看,比較建議寫至少一萬字,或一萬五以上</span>。邏輯清晰這取決于一級標題與論文題目的邏輯關系,<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級標題之前的邏輯關系,一級標題與二級標題之間的邏輯關系,二級標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標題與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關系。</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同級標題之間要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同級標題之間要用邏輯體現(xiàn)(如并列、遞進等),內(nèi)容一定是服務于標題、呈現(xiàn)標題或支撐標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關于語言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嚴禁有錯別字,語言還要體現(xiàn)出學術語言,不要用大白話,內(nèi)容陳述不要啰里啰嗦,語言文字盡可能精煉,不要用大段大段的文字,盡可能分條分層分段,不建議“一逗到底”“一了到底”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論文要投到合適的期刊。</span></p><p class="ql-block"> 論文的發(fā)表不僅體現(xiàn)在論文本身,還在于所投刊物,也就是投過去的刊物是否近期在選用該主題的稿件。要了解刊物的喜好與風格,比如有的期刊偏好規(guī)范性研究(如綜合社科類期刊),有的期刊偏好實證類研究,還有的期刊對實證方法也有特定的要求。有幾種方式需要作者自己了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一,</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查詢所投期刊當年的選題重點</span>,看下自己的論文是否在選題重點之內(nè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二,</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通過知網(wǎng)查詢要投稿的期刊當年或上一年,尤其是近幾期,是否發(fā)表過類似主題的論文,</span>如發(fā)表過,可以投稿,如近兩三年都沒發(fā)表過,就不建議投稿,如果熱點話題近幾期發(fā)表過很多,也不建議投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三,</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要了解所投期刊的一些特殊的要求</span>,比如對平臺、身份等,如不符合,就不要去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還有論文投稿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按照期刊的要求處理論文。</span></p><p class="ql-block">不少期刊對所投稿件都會有一些要求,這些要求會成為論文初審的條件,也就是不符合期刊要求的稿件,初審就直接不通過。所以,張老師一直強調(diào),論文發(fā)表不單單是論文撰寫的事情,很多也在于論文撰寫之外的功夫。這里拋開論文對作者平臺、學歷、職稱、項目等要求不談,更多聚焦論文本身。常見的一些要求,</p><p class="ql-block">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論文重復率,</span></p><p class="ql-block">期刊要求有20%、15%、12%、10%、8%、5%等等,如果投稿前不清楚,那么安全的重復率是控制在10%以內(nèi),建議花上十幾塊,用知網(wǎng)查詢下,以免因為重復率不過初審不過,甚至被掛在那里,投稿人自己還不知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是否匿名稿件,</span></p><p class="ql-block">無論是系統(tǒng)投稿還是郵箱投稿,有的期刊會要求作者提供匿名版,也就是不能包括作者名稱、簡介、單位、基金等信息,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這方面投稿前務必重視哦,有的還規(guī)定了匿名的一些具體處理方式,反正一條,期刊讓咋來就咋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稿件特有格式,</span></p><p class="ql-block">有的期刊對于稿件會有一些專門的格式要求,比如字體字號(包括標題、正文等)、行間距、是否雙欄排版、圖標格式等等,還有的讓中文參考文獻都加上英文信息,建議投稿前看下期刊是否有這方面要求,尤其期刊會給出投稿稿件格式,遵從即可,因為有的期刊要求不按格式投稿就直接不審稿或斃掉。關于這一點,張老師不很認可,因為投稿每次都要調(diào)整格式,很耗費時間與精力,但又能咋滴,遵循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