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界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又譯為梵蒂岡圣伯鐸大殿)建于公元326~333年,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198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保護(hù)名錄。</p><p class="ql-block"> 教堂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內(nèi)部可容納6萬人,擁有眾多的稀世文物和藝術(shù)珍品,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來參觀、禮拜。</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門前豎立著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態(tài)自若,面帶微笑,右手握著兩把耶穌送給他的通往天堂的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給他的圣旨。↓</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大殿堂總面積15000平方米,能容納6萬人。高大的石柱和墻壁,拱形的殿頂,到處是色彩艷麗的圖案,栩栩如生的塑像和精美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鋪成的地面光亮照人,殿堂之宏偉華麗,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內(nèi)部裝飾華麗,教堂中央就是一個(gè)巨大的圓頂,圓頂廊檐上有十一個(gè)雕像,耶穌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間,廊檐兩側(cè)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時(shí)間,左邊是羅馬時(shí)間。</p> <p class="ql-block"> 教堂墻壁、中殿兩排石拱內(nèi)壁龕處,以及前廳走廊裝飾有自公元4世紀(jì)老圣彼得大教堂建造的馬賽克圖畫、文藝復(fù)興時(shí)期的繪畫,描繪了《圣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場景。</p> <p class="ql-block"> 克雷芒六世教皇祭臺(tái)上的鑲嵌畫《圣母無染原罪》↓</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教堂正中,教皇的祭壇上方是金碧輝煌的青銅華蓋(教堂“三寶”之一),由四根螺旋形銅柱支撐,足有5層樓高。華蓋的上方是布滿美麗圖案和浮雕的教堂頂部的圓穹。</p> <p class="ql-block"> 華蓋后面便是圣彼得寶座(教堂“三寶”之一),這是貝爾尼尼設(shè)計(jì)的鍍金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兩個(gè)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p> <p class="ql-block"> 大殿內(nèi)有很多巨大的雕塑和浮雕,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圣經(jīng)》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這些雕塑和繪畫不僅具極高的藝術(shù)價(jià)值,也是了解基督教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拍攝的部分雕塑)</p> <p class="ql-block"> 這是教堂中“三寶”之一,米開朗基羅的傳世之作《圣殤》。這座大理石雕刻,細(xì)膩地表現(xiàn)了圣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與對上帝旨意的順從?!?lt;/p> <p class="ql-block"> 圖中:跪著的是教皇八世,上面是耶穌,左右是彼得和保羅?!?lt;/p> <p class="ql-block"> 【圣·卡杰坦·蒂內(nèi)(意大利人)的紀(jì)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面是能容納30萬人的圣彼得廣場,廣場長340米,寬240米,被兩個(gè)半圓形的長廊環(huán)繞,每個(gè)長廊由284根高大的圓石柱支撐,頂上有142個(gè)教會(huì)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廣場中間聳立著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方尖碑兩旁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涓涓的泉水象征著上帝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進(jìn)圣彼得廣場的人無不為這宏大的場面而感慨。</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中央的埃及方尖碑承載著古老與神圣的歷史?!?lt;/p> <p class="ql-block"> 教堂中央的穹頂外觀↓</p> <p class="ql-block"> 教堂頂部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守衛(wèi)在大教堂左邊大門的皇家衛(wèi)士,他們身穿紅黃藍(lán)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裝,手持長戟,威風(fēng)凜凜。</p> <p class="ql-block"> 這是從教堂出來,必到的打卡處。</p> <p class="ql-block"> 從教堂左邊大門出來,走出右邊教堂廣場約50米就是梵蒂岡與意大利羅馬的分界線,梵蒂岡的四周都與意大利羅馬交界,所以說梵蒂岡是一個(gè)國中國,城中國。</p> <p class="ql-block">攝影制作: 老馬識(shí)途</p><p class="ql-block">美 篇 號(hào): 140407402</p><p class="ql-block">攝影器材: 華為Mate50pro</p><p class="ql-block">拍攝時(shí)間: 2025年3月14日</p>